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咸阳宾馆工程施工采用土层锚杆进行基坑支护的方法,包括基坑支护方案、土层锚杆施工、挡土板施工等,利用土层锚杆进行基坑支护具有经济、简单、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土层锚杆是一种受拉杆件,它的一端与支护结构等连接,另一端锚固在主体中,将支护结构和其他结构所承受的荷载(侧向的土压力,水压力以及水上浮力和风力带来的倾覆力等),通过拉杆传递到处于稳定土层的锚固体上,再由锚固体将传来的荷载分散到周围的土层中去.我公司施工的哈尔滨铁道旅行社工程基础土方防护即采用了此种方式,并在实际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将水泥土连拱结构与内支撑复合构成基坑支护体系.通过水泥土桩的拱状排列形成较大空间刚度,在水平土压力作用下可将一部分土压力直接传至深部土层,减小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另一方面,拱壁材料基本上以受压为主,可充分发挥水泥土的强度特性.且支护体系不占用坑外地下空间,施工过程无需较大坑内空间.具有止水支护双重功效,为条形深基坑工程提供了一种支护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厦门某大厦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等方面的探讨,认为用土抗力法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比传统的极限平衡法更为合理,能更客观地反映桩土之间的受力情况;认为降水措施可增强基坑整体稳定和避免基坑底涌土;根据观测井水位变化观测结果,认为旋喷桩止水帷幕效果良好.另外,在使用拉锚效果不好的软弱土层中,采用环梁支撑具有受力明确、支护可靠、坑顶位移小、挖土工效高等优点.最后,认为监测工作至关重要,一定要做到动态设计与信息施工.  相似文献   

5.
介绍澳头小学东南侧挡土墙设计与开挖施工过程,在分析场地土层性质的基础上,采用喷锚支护措施和土钉墙支护技术,并制定合理实用的施工方案,以简单技术和较低造价成功处理了该地基,效益良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桩基础类型,可用于高层建筑、公用建筑和边坡支护中.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做基础,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相对低等优点.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黏土、亚黏土、含少量砂卵石的黏土层.对软土、流砂、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土层则不宜选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前的准备、挖孔、钢筋笼、浇注砼及成桩等几个方面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浅论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锚网索支护技术在软岩大断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软岩大断面巷道中采用锚网索支护,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和支护成本,提高功效和单进水平,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经济的支护形式。斌郎煤矿的实践表明,采用锚、网、梁+锚索支护,可解决大断面的支护难题;由金属支架的800元/m,降至200元/m;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单进水平可提高25%,工效可提高33%.  相似文献   

8.
基坑支护形式多样,但在软土中由于其土体的特殊性,本文介绍高压旋喷桩+锚管组合式支护结构在厦门内岛外沿海地区软弱土层中的应用,对设计、施工与监测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旨在为同行们在软弱土层中高压旋喷桩及锚管支护结构的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应山 《广东科技》2006,(11):80-81
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车站基坑施工和支护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并分析了初始应力场合基坑土层位移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深基坑支护形式多样,如何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基条件,并在进行深基坑降水施工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的支护方案,既可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又可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深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的方案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喷锚网支护技术在建筑物地基基坑开挖临时支护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而土层锚杆作为永久性支护在建筑物地下室中应用较少.拟通过广州大学广园校区体育馆工程地下室土层锚杆的施工技术,探讨土层锚杆在建筑物地下室中作为永久性地下室外墙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采用复合土钉墙作为支护结构日趋广泛,由于其支护能力强,使用范围广,易于在场地狭小的条件下方便施工,施工简便,经济合理。结合管井降水的支护形式可以有效的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提高坑壁的稳定性,节省支护工程费用。实践证明,管井降水能明显改善有粘质粉土层的复合土钉的支护性能,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沉降和位移,从而提高支护体的稳定性,节省支护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3.
夏晴 《广东科技》2009,(16):287-289
根据多年工程实践,在此种土层中施工的经济合理方法,且能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前,进行地面加固、超前降水等措施:施工中,进行超前支护,提高每循环作业的施工速度和效率,每循环完毕,及时封闭掌子面.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隧道穿越软弱土地层时的预支护措施,结合青海东部软弱土层隧道施工的案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了隧道在管棚、小导管预支护及无预支护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变化规律,表明超前小导管注浆可以满足围岩稳定要求,并进一步对小导管在不同管径、环距、管长、开挖步长等支护参数条件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不注浆情况下,单纯增大管长、管径、环距不能起到抑制围岩变形的作用;考虑管体注浆的情况下,随着剩余管长的增加,拱顶沉降值呈减小趋势,但存在某一临界长度,当剩余管长超过这一临界长度后,拱顶位移变化趋于稳定;对于软弱土层中修建隧道开挖进尺宜取1.0 m,环向间距宜取0.3 m,小导管长度宜取4.5 m.本结论可为软弱土层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迟俊德  赵凤瑞  刘殿忠 《科技信息》2011,(24):I0032-I0033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计算和技术的安全可靠性,经济的合理性,施工的可行性,确定采用土钉墙和护坡桩联合支护为最终支护手段,对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计算,以确定土钉的类型、长度以及加固、支护的土层范围等。在降水工程中对解决饱和地下水降水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现场条件及勘察报告分析降水采取管井和超轻型井点降水联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SMW工法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广泛使用,并在设计和施工方法上形成了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但在深厚淤泥质土层中,规范中套接一孔法施工存在缺陷。本文针对湖州地区土层地质条件,结合不同工程施工经验,探讨深厚淤泥质土层施工的SMW工法套接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卫星  汪俊  周鼎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3):11-13,68
深基坑支护体系一般情况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围护墙;另一是内支撑或土层锚杆。内支撑或土层锚杆与挡土桩墙一起,以增强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土方开挖和基坑的安全,而且对基坑的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影响很大。桩锚结构在控制基坑边壁侧移变形,减小环境影响,降低基坑支护施工难度,加快施工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技术优势,本文对武汉市首义通道工程西引道结构设计中桩锚挡墙的设计情况进行了描述、归纳和总结,可供设计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供热管道检查井三维模型。通过对拟做基坑开挖方案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基坑开挖过程中侧壁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基坑第二和第三层开挖时,土层中间位置的土体变形较大;基坑开挖完成后第二层支护结构混凝土拉压应力均较大,建议适当提高支护结构强度,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基坑侧墙土体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近十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国内对深基坑边坡支护和防水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喷锚网的应用就是成功的技术之一。此法结构简单,承载力高,安全可靠;可用于多种土层,适应性强;施工机具简单、施工灵活,污染小,噪声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可与土方开挖同步进行,不占用绝对工期;本身不需要打棱支护费用相对较低。本文根据工程实例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做出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砂质粉土地层矩形顶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依托南京某城市地铁车站出入口过街通道矩形顶管工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矩形顶管法在施工过程中呈现的地表沉降规律.探讨了是否及时注浆、支护压力、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针对工程中土体变形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地表沉降控制建议.结果表明,在掘进过程中,顶管机在不同的区段应采用与土层相适应的支护压力和注浆压力,同时,要采用同步注浆的措施以及适量的注浆量才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量,当支护压力、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施工参数分别设定在开挖面侧向静止土压力的1.0~1.5倍、150~175 kPa、注浆充盈系数为1.25~1.75时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