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哈金的科学推理风格理论是历史知识论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最近,马丁.库什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哈金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批评。这些批评认为,哈金的理论无法避免内在主义编史学和极端相对主义的结论,它是建立在不恰当的论据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相对主义观念是人类学的思想精髓,本文首先讨论人类学中的文化相对主义观念以及这一观念的核心立场;继而,重点论述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观念所带来的科学观的变化,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最后对围绕相对主义的相关争论进行几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科学知识经济学把科学知识作为经济分析的对象,以"科学基本上是社会的"这个命题作为出发点,明确以经济学术语描述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把来自新制度主义经济学、非合作博弈论、信息理论等领域的概念付诸应用.它对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机制的阐述在理论上有助于应对科学相对主义的威胁,在实践上对制定科学政策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客观主义是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典型特征。客观主义导致了心理学中的价值中立论、方法中心论、普适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观点。社会建构论的兴起挑战了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传统,主张实在是建构出来的,不存在超越文化的普遍真理。作者认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并非非此即彼,应该在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经验主义和相对主义三个方面超越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尼采力图超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传统真理观,提出了透视主义真理观:尼采通过揭示传统真理观所预设的本体信念的非理性根源,撼动了基于神目观的绝对主义真理观的根基;通过阐明认识所依赖的透视视角的种类和特点,批判了传统相对主义真理观中唯我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通过向价值关系的回溯,凸显出真理与生活实践和生命的形而上追求的紧密关系。尼采透视主义真理观将人性关切和实践理性引入到对真理的哲学反思中,为全面理解真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文语境。  相似文献   

6.
孙思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3):46-52,111
"强纲领"是埃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简称SSK)提出的研究知识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巴里·巴恩斯和大卫·布鲁尔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把自己的纲领定位在"相对主义知识观"上,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在20世纪曾经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理性主义知识观受到挑战后,如何评价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知识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批判SSK相对主义知识观的几个主要观点,并对现代科学哲学中相关的理论做出历史反思和辩护来审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库恩推动了20世纪科学观的巨大变革,他的工作与SSK的探索之间有着显然的关联.库恩在论战中面对种种指责,表现为想与SSK划界.这并不表明库恩对SSK的评论是准确的.SSK之相对主义必然导致矛盾的指责,是错误的.相对主义的某个版本可以做到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8.
分析陈述与综合陈述的区分究竟是否可能,是卡尔纳普与奎因论战的中心问题。瑞士当代分析哲学家劳纳从语言一元化的立场出发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奎卡之争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内容即是“语境”以及对“误境”的相对主义和实在化处理。这一方案克服了卡尔纳普对分析与综合陈述的绝然划分引起的经验主义教条问题;同时也克服了奎因的整体主义所引起的新形而上学问题。这反映了当今欧洲大陆分析哲学不同于英美同行的传统哲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把科学争论作为重要的研究场点,以表述其相对主义的和社会建构论的知识主张。本文概述了SSK科学争论研究的基本策略、主要代表人物和经验研究纲领,并做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10.
“强纲领”SSK的相对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纲领”SSK的相对主义特征体现在对实在、科学方法、实验和理论的解构中,体现在对科学知识的意识形态化中,体现在其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上。这种思潮不仅威胁到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危及到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拯救传统的经验论,蒯因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把认识论自然化,将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继续发展经验论的事业。但是,有的哲学家对蒯因为自然化认识论设计的路线不以为然,例如,肯定地说,罗蒂认为,蒯因的认识论应该走相对主义的路线;否定地说,里勒认为,蒯因的认识论不应该坚持心理主义的路线。无论哪种评价,都存在着对蒯因自然化认识论要旨的严重误解。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与主体性密切联系在一起.随着主体性概念的变化,建构主义也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在原初意义上,建构主义是关于概念起源的分析,这种分析和客观性相连,在社会建构主义那里,建构主义作为形而上的原则存在着,对科学知识给予了不同于现代视野的理解,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个与主体性概念变化相关的逐渐走向相对主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阿赞德人案例的分析,考察了不同学者对阿赞德人行为是否合理的不同看法。作者赞同SSK学者关于合理性及其标准的主张,同意其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并对相对主义自我驳斥的批判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14.
逻辑相对主义观点是指不同的文化也许根据不同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来自人类学关于偏远民族的调查引起了是否存在不同于西方逻辑的其他逻辑的争论。以关于阿赞德逻辑的争论为例进行分析,表明争论的缘起在于用西方形式逻辑的视角讨论特定文化的实践推理。从一种非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阿赞德推理,则引起争论的疑惑点得以解释与澄清。  相似文献   

15.
试析皮克林实践研究转向的根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托马斯.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及爱丁堡学派的"利益模式"来解释高能物理学的发展,但随后深入的研究发现,单纯的社会学解释不能解决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以及客观性与相对性的矛盾等问题。80年代后期皮克林回到物质实践的维度,以实验室中科学家通过物质仪器的实践活动来理解科学知识的增长,实现了从社会学解释向实践研究的转向。他的实践转向不但给SSK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80年代以来相对比较沉闷的科学哲学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论应用伦理学的批判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对话商谈而达成道德共识,以便为立法和公共政策提供依据,但这不是应用伦理学惟一的任务.确立对话程序不是应用伦理学的任务.批判现实和时尚,改变共识是应用伦理学更重要的任务.应用伦理学不可能对各种不同的哲学保持中立.程序论者设定相对主义,但相对主义是自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科学哲学界的重要人物,哈金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本文旨在把哈金置于当代科学论的背景之下来集中阐述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其中包括实验科学哲学、历史本体论、世界的重构与人的构造以及推理风格,并对其中可能引发的相对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由胡塞尔开启的,用来克服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解传统认识之谜的先验现象学,强调为一种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方法与注重为绝对主义的严密的科学相比是更为恰当的。在多元化发展的现象学中,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现象学试图用人的存在来代替纯粹意识主体,以消除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势。有别于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路径,劳斯从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看出科学知识的地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