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不育患者,采用睾丸活检组织观察睾丸组织生殖病理学(n=18)及其睾丸精子(n=8)特征。结果显示这类患者宰丸曲细精管界膜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大部分标本的曲细精管扩张,生精上皮变薄、剥落。精子发生障碍以轻、中度为主。间质无明显病变。睾丸组织切片(n=18)见曲细精管腔内有精子,睾丸活检组织(n=8)可分离出精子,睾丸精子可呈微弱运动,精于畸形率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系列组织化学方法,较全面地揭示了黑线仓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中各期生精细胞的组织化学特点及其与生精能力的关系,提出了糖原细胞分裂同步化程度和精子的PAS反应强弱程度可分别作为衡量睾丸组织生精能力和精子受精能力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曲细精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慢病毒载体曲细精管注射方法建立转基因动物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4w~5w龄的雄性昆明小鼠分为高剂量(2只)、低剂量(6只)2个实验组,曲细精管注射滴度分别为1×109、2×107TU/mL的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LV-GFP),注射量均为20μL/testis。注射后第4w、8w分别处死高剂量组小鼠各1只,于第5w、13w、17w各处死2只低剂量组小鼠,取睾丸,通过PCR、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GFP基因及表达。结果3只低剂量和2只高剂量小鼠睾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GFP基因;但GFP表达仅见于高剂量组小鼠睾丸,其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曲细精管基膜及管间隙。结论慢病毒载体可通过曲细精管注射感染小鼠睾丸组织,但其感染效率与病毒滴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一整套组织化学方法,首次全面地揭示小白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中各期生精细胞的结构及机能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对大鼠睾丸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在大鼠膀胱内接种uu(10^5 ccU/mL),在大鼠的睾丸组织中培养出uu,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u,并用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结果模型组检测出Uu阳性8只,检测阳性率为66.7%,正常组均未检测出Uu;模型组睾丸重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正常组睾丸曲细精管正常,生精细胞排列有序,管腔中常可见到精子,模型组光镜可见曲细精管变性,生精细胞减少,部分区域问质呈渗出、水肿。结论提示Uu感染可干扰精子发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对小鼠睾丸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明种健康成年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注射刺五加注射液和等量生理盐水30天。取睾丸做常规石蜡切片,组织学观察;并用体视学方法测量睾丸曲细精管直径。结果显示:刺五加使睾丸重量增加了21.7%,曲细精管直径增加了20.5%,并且光镜下生精细胞的层数及精子的数量有所增加。推测刺五加可能有促进精子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将生后1~57d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17组昆明种正常小鼠睾丸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小鼠生后初期睾丸曲细精管中只有支持细胞和原始生精细胞;至生后8d时出现B型精原细胞;15d时出现初级精母细胞;23d时出现次级精母细胞及少量圆形精子细胞,此后圆形精子细胞逐渐增多;30d时圆形精子细胞发生变态;36d时大量精子开始稳定出现于曲细精管管腔中,并延续至此后各期。这意味着小鼠生精细胞在出生后经过一个相对连续的发育分化过程,至生后约36d发育成熟。这为细化小鼠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提供了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87头1.5-60.5月龄四川水牛及其与摩拉水牛杂交F1公牛睾丸切片,发现四川水牛睾丸曲细精管内,最先形成精子的为14.2月龄;F1为13月龄,四川水牛附睾尾部出现精子是16月龄,F1为15月龄。  相似文献   

9.
王锦蛇尿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王锦蛇(Flaphecarinata)尿殖系统的各个器官进行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其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和集合管构成,输尿管分粘膜层、肌层和外膜。卵巢外被生殖上皮,内为结缔组织构成。输卵管在形态结构上有前、中、后段的差异,睾丸外被结缔组织膜,内为曲细精管,小管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副睾被睾丸系膜与睾丸包裹在一起,内含副睾管,输精管分粘膜层、肌层和外膜,交接囊各段的组织结构不同,远端有类似于哺乳类阴茎的海绵体和血窦,体现了爬行类与哺乳类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甲肿过程中小鼠睾丸肥大细胞(MC)的数量、分布及组织化学性质的改变.结果表明,随甲肿时间的延长,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管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管壁厚度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睾丸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睾丸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睾丸被膜下、曲细精管基膜周围、睾丸间质小血管周围、间质内、附睾管周围及管壁上皮细胞之间,其红染、红蓝混染颗粒逐渐减少,蓝染颗粒逐渐增多,且临界电解质浓度(CEC)值逐渐减小.结果提示,甲肿过程中小鼠睾丸和附睾肥大细胞增多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雄性生殖.  相似文献   

11.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spermatogenesis in an infertility BALB/c-nu mouse model by reinfusing germline stem cells into seminiferous tubules. Donor germ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male FVB/NJ-GFP trensgenic mice. Seminiferous tubule microinjection was applied to achieve intratubular germ cell transfer. The germ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exposed testes of the infertility mice. We used green fluorescence and DNA analysis of donor cells from GFP transgenic mice as genetic marker. The natural mating and Southern blot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per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sperm function after seminiferous tubule microinjection. The spermatogenesis was morphologically observed from the seminiferous tubules in 41/60 (68.33%) of the injected recipient mice using allogeneic donor cells. In the colonized testes, matured spermatozoa were seen in the lumen of the seminiferous tubules. In this research, BALB/c-nu infertility mouse model, the recipient animal, was used to avoid immunological rejection of donor cells, and germ cell transplantation was applied to overcome infertility caused by busulfan treatment.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technique of ger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of great use. Germ cell transplantation could be potentially valuable to oncologica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塔形马蹄螺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形马蹄螺为雌雄异体,其雄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和输精管组成,没有交接器,也没有其他的附属腺体.精巢由许多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内有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输精管壁的上皮细胞游离面具有纤毛;精巢的发育具有季节性.  相似文献   

13.
大鼠生精小管组织结构增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观察了从出生到生后 1 2月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 ,结果发现 :1 .生精小管平均横切面面积从出生到生后 6月龄迅速增大 ,从生后 1 0月龄到生后 1 2月龄生精小管平均横切面面积逐渐减小 ;2 .生精小管平均横切单位面积内精原细胞数量从出生到生后 6月龄迅速减少 ,从生后1 0月龄到生后 1 2月龄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绒山羊曲细精管生殖细胞的长期培养和精子发生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是生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了开展对山羊精子发生过程的研究,我们首次建立了绒山羊睾丸生殖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原代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Sertolicells)由绒山羊睾丸曲细精管组织块产生,在体外共培养超过三个月.在共培养期间,观察到绒山羊的精原干细胞分化为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形态变化过程.这一方法的建立为山羊精子发生过程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实验结果显示,在没有添加任何生长因子的条件下,绒山羊睾丸生殖细胞长期增生分化,不断产生精子细胞.这一结果暗示了组织块和共生的支持细胞为生殖细胞的增生和分化提供了营养因子和调节因子.生成的游离精子细胞最后全部死亡,暗示这一共培养体系不能提供变态过程所需因子.  相似文献   

15.
16.
秀丽白虾繁殖生物学研究Ⅰ.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组织学方法对秀丽白虾( Exopalaem on m odestus) 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秀丽白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和雄性生殖孔组成.精巢由许多生精小管组成,生发区位于小管一侧,不同区段的生精小管内精子发生不同步.精巢的发育有季节性:12 月~次年2月为精原细胞增殖期,3月~4 月为精母细胞形成期,5月~8月为精子形成期,9月~11月精巢退化,越年虾死亡.输精管可分为前、中、后、末四部分,各部管壁上皮构成有所不同,繁殖季节后,上皮细胞分泌活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