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概念出发,介绍我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康泽龙 《科技信息》2008,(32):139-139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等的能耗。对比国外建筑节能现状后,根据我国建筑节能当前发展状况,提出了通过抓标准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纵横》2006,(2):64-64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大约30%~32%,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长。我国作为一个能源保有量缺乏的国家,在世界性的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的适时成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汉中农村建筑的各围护结构及构件现状进行调研,在Ecotect Analysis软件中赋予模拟建筑模型材质,计算各个构件环境温度、室内热舒适等热工指标,并对结果加以分析。针对汉中农村建筑室内热舒适度差现象,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墙体、屋顶材质及构造可以提高其室内的热舒适度。模拟结果表明,模型中逐月能耗最高的7月不舒适度峰值未到50%。对农村既有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数字化节能设计措施,可为陕南及同类地区的乡村民居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红  屈靖华  魏孝民 《科技信息》2013,(16):398-398
<正>建筑能耗即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日益增长,因而,暖通空调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创新在以后的建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其具体的可概括为以下十二个方面:1.供暖技术  相似文献   

6.
《科技促进发展》2013,(6):139-139
<正>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的总体要求,截至2010年底,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5.4%;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17个,启动了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实践;完成了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82亿平方米;推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与改造,完成能耗统计33000栋,能源审计4850栋,公示了近6000栋建筑的能耗状况,对1500余栋建筑的能耗进行动态监测。在北京、  相似文献   

7.
使用DeST模型, 对深圳市典型民用建筑类型的能耗进行模拟, 归纳出各类型建筑能耗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 深圳市各类民用建筑能耗特征表现出较大的时空异质性, 居住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小, 但总量大; 商业建筑虽然数量相对较少, 但单个建筑体量大, 且单位面积能耗大, 因此总量不容忽视; 办公建筑对模型参数变化最敏感, 节能潜力大。结合深圳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对深圳市建筑碳减排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1) 全面打造智慧城市, 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监测体系, 更科学地管理能耗行为; 2) 全面普及绿色建筑, 在对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同时, 重视老建筑的节能改造, 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的能耗特征, 分别采取部分改造、拆除重建、优化房间组合以及提高能耗效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宪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6653-6657
建筑能耗是继工业、交通能耗之后的第三大社会能源消耗主体。结合LEAP模型,将吉林省城镇居住建筑能耗分为采暖、炊事热水、照明、电冰箱和其他家用电器用能。在不同情景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吉林省城镇居住建筑能耗在基准情景、政策情景下分别为1 082万吨标煤、952万吨标煤,并对吉林省城镇居住建筑节能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推动吉林省城镇居住建筑向建筑设节能设计标准迈进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魏崴 《华东科技》2010,(7):18-19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却依然无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能源。上海目前的建筑能耗占到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18%,随着房地产的迅猛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膨胀,建筑能耗正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目前由上海市政府起草的《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正在交付市政府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些关于城市节能的全新思想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华东科技》2011,(11):28-28
作为上海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业的专业服务平台,在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包括中国馆、“沪上·生态家”案例馆、世博轴、世博中心等在内的数十项重大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的技术咨询,均是由上海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依托单位——上海市建科院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中心受政府委托承担,  相似文献   

11.
陈小进 《天津科技》2013,40(1):38-40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追求要求建筑业改变既有的发展方式.近年来,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天津作为直辖市,其绿色建筑发展在国内起步较早且发展也较快.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以及绿色建筑在天津的开展情况,并以中新生态城内的某绿色生态办公楼为例介绍了绿色建筑的部分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笑盈 《科技信息》2012,(16):48+50-48,50
围绕国家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关要求,了解梁园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做出的成绩、特色与经验,以及依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和有效措施,从而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尤其是建筑行业发展更加迅猛.在建筑行业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对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誉嘉挥 《广东科技》2011,20(19):21-25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但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漠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开始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的主旋律,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绿色建筑”之路。  相似文献   

15.
赵恒煜 《广东科技》2011,20(19):16-17
站在闹市中,抬头四望自己身处一片水泥森林里,你是否会有一种想要逃离城市的冲动?是否会闪现这样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能在绿色的大自然中居住、工作?  相似文献   

16.
聂恩来  马小平 《科技信息》2008,(11):132-132
当今工业文明对居住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动了住区的可持续设计的研究。为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提倡,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新方向。“绿色建筑”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理想居住模式,它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等特点。“绿色建筑”的发展必将推动住区的可持续设计。  相似文献   

17.
薛桂琴 《科技资讯》2010,(6):243-243
甘肃省渭源县中南部板屋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深入探究其建筑形式和艺术特色,作为校本教研课题对学生会产生积极有益的启发,培养他们研究地方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广博的地域资源中汲取历史的养分。  相似文献   

18.
杨黎 《科技信息》2009,(30):I0335-I0335
建筑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建筑一定的意义和特征,我们也常常会从建筑中看出一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它的生命意义不只在于完美的工艺,流畅的线条,顽强的生命力,完善的功能,更深层地表现在它独特的底蕴,它要能够体现人们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因此建筑不是"机器",而是生活的"容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耗大国,建筑空调制冷与采暖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5%,并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我国建设部测算,目前.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如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仅建筑能耗就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0年全国一次能源总产量).空调高峰负荷则将达到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供电量。  相似文献   

20.
对每个单体建筑来说,它与街道相接的方式有所不同,除了直接与街道相连接以外,还通过外部庭院、停车场地等与街道相接,这样的一些外部空间,在文中被定义为“间隙”.本文将以此为视点来研究汉正街传统街区建筑和街道的关系.借助类型学的方法,对“间隙”进行分析并划分为四类,它们代表了建筑和街道之间不同的对话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