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绿蓝悖论是检验证据理论的一块试金石,而阿钦斯坦(Peter Achinstein)是一个致力于建构系统的证据理论并且先后提出了两个关于绿蓝悖论解决方案的学者。他早期追随卡尔纳普的研究纲领,认为产生绿蓝悖论的原因是因为"绿蓝"是一个时态谓词。这种解悖方案比较有代表性,耶和科尔(Gal Yehezkel)在2016年提出的解悖方案也属于这个研究路径。但是阿钦斯坦后来承认早期的解悖论方案是失败的,并且从证据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解悖方案,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绿蓝"的析取性质对提取证据的选择程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变反映了证据理论的一个困境:证据定义总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2.
诺顿近年来系统地发展了一种新确证理论,反对将归纳推理形式化,并且认为诸如简单性这样的理论评价标准也不是普遍有效的;相反,一切归纳推理都是局部性的,并且归纳推理只能通过局部有效的事实性证据得到辩护。以实质归纳理论为基础,诺顿给出了两个解决绿蓝悖论的方案。在他的第一个解决方案中,他认为可以从经验证据的角度打破绿蓝悖论的困境;但是在他的第二个方案中,他认为在想象的时空膨胀情况下,没有任何经验证据能够对相互矛盾的假说进行区分。绿蓝悖论成为经验证据效力消失的边界。但是,在诺顿的实质归纳理论中,实际上也需要预设某种普遍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古德曼的绿蓝悖论,以及卡尔纳普的解决方案和古德曼的投射理论;其次,对两位学者解决绿蓝悖论的方案进行了评价,即孔宪中先生的解决方法和陈晓平教授的解决方法,指出他们的方法最终还是无法消除绿蓝悖论;最后,在借鉴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种粗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察确证悖论、绿蓝悖论和彩票悖论的演进过程,揭示它们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历史关联的悖论家族,是信念合理接受难题家族在不同层面的具体展现;在对三大悖论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认归纳悖论语用的知识论悖论本体地位,并明确界说归纳悖论;指出了当前归纳悖论研究的整体趋向。  相似文献   

5.
绿蓝悖论是现代归纳逻辑研究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直接挑战了归纳的逻辑基础,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现代归纳逻辑的发展方向的问题.近年来,归纳逻辑的研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取向.而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对绿蓝悖论的最新回应.一方面,以诺顿为代表的实质归纳理论主张彻底摒弃归纳的形式化规则,认为应当把归纳推理研究的重心集中到经验事实...  相似文献   

6.
确证悖论是一个重大的逻辑哲学和科学哲学问题,围绕着它主要有三类解决方案被提了出来。这三类方案之间有内在的逻辑一历史关联,它们是避层发展的,并实现了从情境缺场到情境迟钝的转向。确证悖论研究历史和最新成果向我们启示:确证悖论的良好解悖方案应该是情境敏感型的,确证悖论的研究将实现第二次转向。即从情境迟钝转向情境敏感。  相似文献   

7.
酒-水悖论在诸多无差别悖论中具有典型性,不少学者曾为消除这些悖论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文对酒-水悖论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对古典无差别原则加以试验机制的限制和提出从参数θ到f(θ)的线性无差别条件。此外,本文还对酒-水悖论给出一种语言分析,从另一角度表明对无差别原则加以试验机制的限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力图通过细致而深入的逻辑分析,揭示出导致说谎者悖论和集合论悖论的逻辑上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之上,独立地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一个悖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弗雷格逻辑主义思想发展的经过,重点考究了罗素悖论对弗雷格的影响,分析了弗雷格逻辑主义思想与其在数理逻辑,逻辑哲学,分析哲学三大领域内所作成就的重要笔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解析芝诺悖论内含的逻辑漏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亚里士多德等人对芝诺悖论的一些看法,指出寻找该悖论推理过程逻辑漏洞的必要性,并试图给出对追龟辩和飞矢辩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罗素等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无差别原则及其悖论由来已久.当代归纳逻辑的创始人之一凯恩斯曾为消除这些悖论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文介绍了若干重要的无差别悖论和对它们的一些尝试性解决,并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此方案的核心是对古典无差别原则加以试验机制的条件限制和提出从参数θ到f(θ)的线性无差别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文[1]中,刘春生先生断言"投票悖论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悖论",但在其论证中却存在着约定前提含义不明和一些逻辑错误.另一方面,由于"投票"悖论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现象的一种反映,所以它不构成逻辑悖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义悖论切入“存在”性质的哲学考察,消解了逻辑哲学中的诸多歧义性,然后,在无歧义的语义学基础上,讨论并明确了逻辑形式语言和基因信息语言的性质同一关系,并将量化了的真值函项和逻辑编码的各种信息特征与生物信息分子和基因编码的种种物理生化性质相对应,从而使得二者的性质同一关系能够在可测量或实验的条件下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4.
知道者悖论产生的根源在于“知道”一词的意义的模糊性。现代逻辑追求对“知道”的明晰表达,但对于“知道”本身缺乏深入的反省。本文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知道模型”,此模型可以作为认识论逻辑的语义基础。在这个模型中,“时间秩序”是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哲学由理论优位逐渐转向实践优位的背景之下,本文以科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的变化为线索,重新梳理了20世纪科学哲学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了逻辑经验主义(尤其是维也纳学派)所具有的实践意蕴。首先考察了维也纳学派兴起的理论渊源;其次深入挖掘了维也纳学派实用主义的内涵,比较并分析了二战前后逻辑经验主义在理论目标、研究方法和核心问题等方面的变化;最后结合历史经验与"情境"反思了西方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困境,并尝试给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意义的科学哲学研究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绿蓝问题与简单性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蓝问题是假说选择问题的一种范型.科学假说精确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假说适用的情景和敏感因子.简单性标准是广为接受的一种假说选择标准,在运用到解决绿蓝问题时,提出了简单性的句法理论和语义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遭遇了对表达系统和概念框架的相对性,不能处理某些绿蓝型问题,甚至会陷入反直观境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康德哲学的二律背反是将知性范畴引入理性所引起的矛盾,而理性具有无限的内涵;数学中悖论的重要根源是由于将无限引入数学而引起的。二律背反和悖论有着相同的根源——无限。排除二律背反和悖论,会增强人们对“无限”的认识;把握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还必须通过实践去实现。  相似文献   

18.
"罗斯悖论"是道义逻辑中的第一个"悖论",对此中外学者有过诸多研究,见解纷呈.在评述以往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原则的讨论和"悖论度"概念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澄清罗斯悖论的实质及其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我欺骗问题涉及到不一致信念的合理性的讨论,它引起了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自我欺骗的认知机制的共同兴趣。本文的任务是:首先完整表述自我欺骗问题和自我欺骗悖论,然后讨论解决自我欺骗悖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和评价几种遵循不同研究途径的自我欺骗解决方案,包括:怀疑主义方案、分裂主义方案、修改定义方案、弗协调逻辑方案和信念逻辑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研究一阶逻辑与模态逻辑之间的历史关系以及模态逻辑的产生发展。文章首先回顾了《概念文字》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探讨其形式化和公理化研究方法对逻辑研究的历史贡献。接着,我们重点关注经典一阶逻辑所采用的实质蕴涵概念的意义,表明这样的蕴涵概念如何导致实质蕴涵悖论。接着,文章考察了模态逻辑如何在解决实质蕴涵的悖论中产生,后来如何为哲学概念的分析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