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祈使句是英语中的一种极为常见的重要句子。它表示请求、命令等。其主语在大部分语境中是you(听话人),因而常常省略;但,目前在理论上人们只是简单地来认识祈使句。许多英语语法书,如:《University Grammar》(《大学英语语法》)、《A Practical English Grammar》(《实用英语语法》)、  相似文献   

2.
高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56-156,127
独立主格结构简称独立结构(Absolute Construction),没有主语和谓语,属于一种特殊的复合结构,所以在语法上不是句子,它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多用名词或代词表示逻辑主语,后半部分多用分词或不定式表示逻辑谓语,有时还有其他成分修饰,他是独立于句子之外,并通常在句子中起方式、时间、务件、原因等状语或状语从句作用主要用于书面语,是高中课本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3.
试谈《实用英语语法》与《新编英语语法教程》在体系上的差异魏湘萍由张道真编著的《实用英语语法》(以下简称《实用》)和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以下简称《教程》)都可作为高等院校的语法教材使用。在编写上,应该讲作者的目的和意旨是一致的,他们都力求...  相似文献   

4.
英语句子的逻辑主谓关系是与语法上的主谓关系相对而言的,这种主谓关系的特点是主谓之间没有明显的语法形式(如人称、数等语法形式),其谓语部分是以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形容词、名词、副词、介词短语等非谓语形式表示的。由于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只有从逻辑意义上来判断主题(逻辑主语)和行为、状态、性质、特征(逻辑谓语)之间的关系。否则,在语言实践中,我们对这种语言现象就不可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英语句子中的逻辑主谓关系主要表现在各种复合句中,现就一些句子简要分析如下。为了减少文字叙述,逻辑主语用单横线…  相似文献   

5.
悬垂分词是一种由省略而引起的复杂的语言现象。所省去的逻辑主语大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泛指;(2)由定语、宾语、从句主语等成分包含;(3)说话者(作者)本人;(4)由上下文说明。文章试图就此探讨悬垂分词的逻辑主语。  相似文献   

6.
非限定动词是动词的一种形式,除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外,它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各种成份,从而引发了逻辑主语这一问题。所谓逻辑主语,是指非限定动词表达的动作的执行者或随承受者。本文就三种非限定形式,即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逻辑主语进行讨论,并试图探讨因逻辑主语的省略而产生的意义上的差异。一、不定式当句中含有不定式时,其逻辑主语一般都能在句中找到,但也会出现逻辑主语隐形的情况。处于后一种情况时,逻辑主语通常可以加进去。请看动词不定式充当不同成份时,其逻辑主语的表达方式。1、当不定式充当主语时,其逻辑主语不可…  相似文献   

7.
Fawcett的主语检测法在教学语法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在语法理论的高度上尚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不能合理地解释Let's句式中的主语及其相关的主位和动作问题。从语用的角度探讨Let’s句式的主语问题,反过来可以更清楚地定义主语,以弥补Fawcett的主语检测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小逻辑》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尤其是逻辑学思想的精粹。郑又成教授的新著《黑格尔(小逻辑)解读》一书,是一本研读《小逻辑》的导读性著作,具有注重世界观、突出方法论、紧扣闪光点、挖掘新意蕴的特色,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语法课程是针对大学本科阶段英语及翻译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核心课,由于该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细碎,加之课堂时间有限,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创建线上SPOC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碎片时间学习视频课程上讲解的语法知识点,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更多时间进行练习和实践,从而提升学生语法学习的效果。从语法课程改革,建立SPOC课程的必要性和具体改革措施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大学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提升大学英语语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无主语分句在书面英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由于无主语分句本身不含主语,所以必须准确判断无主语分句的逻辑主语才能正确理解无主语分句的完整含义。本文通过大量例句分析了不定式分句、分词分句和无动词分句等三种无主语分句的逻辑主语  相似文献   

11.
描述逻辑由于有很好的建模和推理特性,已成为语义web本体描述语言的逻辑基础.描述逻辑SHIQ是语义web本体描述语言DAML+OIL的逻辑基础,也是OWLDL的核心.该文从逻辑的角度介绍了SHIQ的语法、语义、推理问题和推理算法.  相似文献   

12.
如何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以人为本转变传统思维,在语法教学中取得教学效果。我有如下体会: 一、明确学好语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英语语法教学理念 语法是一门语言的使用规则,我们只有利用语法才能更好地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语法是基础,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3.
以德语为三语的学习者在进行德语表达时,谓语、宾语、表语及状语在句中的位置都会受到来自先前习得的二语——英语句法的迁移影响。英语语法中没有对动词位置的明确规定,位于句首的通常是主语,状语一般位于句尾;而在德语语法中,动词有固定的占位,位于句首的除了主语,还可能是宾语、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句中状语的位置也十分灵活。在以德语为三语的习得过程中,应注重语际比较,以促进来自二语(英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英语造句的根本特征是主谓构造,包括语法性和逻辑性“主谓结构”。逻辑性“主语-谓语”结构的逻辑主语采用中心词为主格形式的名词词组,逻辑谓语采用非限定动词词组或无动词词组,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意义表达单位。该结构既分布于大句,也分布于小句,既可以是从属结构,又可以独立存在。在一定语境下实现意义表达的简洁化是其主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15.
句子是语法表达的基本单位,它是由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建立起来的,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其中,语序(WORDORDER)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汉语和英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语序,而它们这种相对固定的语序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主语一般在前,谓语在主语之后,也就是“主语+谓语”的结构。(在英语中称之为SV结构)这种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语序在汉语语法学中称之为“常式句”,英语语法中称之为“NORMALORDER”(正常词序)又叫“NATURAORDER”(自然词序),然而,在汉语和英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通过对历史上主要英语语法流派的简单回顾 ,将教学语法 (pedagogicalgram mar)与科学语法 (non - pedagogicalgrammar)区分开来。本文的重点在于以格语法为例 ,阐述如何利用格语法来改进传统语法教学的某些方面 ,说明语义学与语言教学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国语》中不定代词"或"和"莫"的用法有同有异。相同方面:两者在句中都用作主语,这又分为充当小句的主语与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两种情况。不同方面:不定代词"莫"的出现频率高于不定代词"或",在语法意义上,两者是相反的对应词;就演变趋势而言,《国语》中"莫"已虚化出副词的用法,而"或"还没有虚化的迹象,反映出这组对应词在发展演变中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英语语法研究较少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学习者如何使用语法学习策略获取语法知识,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以443名来自五所高校大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有效受试,运用测试、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他们使用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情况。研究表明,受试运用语法学习策略的总体意识不强;女生使用语法策略的频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显著;英语语法成绩与语法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低语法水平组与高语法水平组在情感、社交和认知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AB-演算刻画句法推演能力太弱,许多合语法的语句在 AB-演算中没有合适的推演形式.斯蒂德曼(Steedman)在 AB-演算基础上增加组合规则,产生了标准的组合范畴语法 CCG;CCG 刻画推演能力太强,不仅能推演出所有合语法的语句,而且可以推演出不合语法的语句;为制止非法句子的可推演性,就需要对推理规则做出限制,因为各种自然语言的特殊性,这种限制又会因语言而异,导致 CCG 失去一定的普遍性.鲍德里奇(Jason Baldridge)和克鲁伊夫(Geert-Jan M . Kruijff)把模态词引入 CCG,由此产生了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MMCCG;MMCCG 摒弃了 CCG 的限制规则的策略,在词法上控制组合规则的适用性,不同语言语法的区别仅仅体现在词汇上,使语法逻辑走上了完全的词汇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在提到单句的结构时,把单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主谓句;另一种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这种对句子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比之以前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把单句分为单部句和双部句较为恰当。《暂拟》中的双部句包括主谓句和省略句,单部句包括无主句和独词句。我国传统的语法学家认为,典型的句子形式必定包括主语和谓语两项。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谓两项,否则不成为句子。黎锦熙先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