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月芳 《科学之友》2008,(11):127-128
针对当今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保护较多的现象,文章分析并提出建议:建设精神损害赔偿应逐步修改并完善,以适应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叙述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原则及适用范围,指出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其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要求侵权人进行金钱赔偿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新《婚姻法》的规定,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今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保护较多的现象,文章分析并提出建议:建设精神损害赔偿应逐步修改并完善,以适应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对目前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承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太行精神的内涵入手,考察太行精神的由来,从源与流、面与线、经与纬、内与外、行与知、进与出、形与质的关系方面,着重研究弘扬太行精神的路径探索,最后对弘扬太行精神的效果作出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中国作为一项新的婚姻法律制度,将为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婚姻法律制度的有机结合能使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带来我国婚姻法律体系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8.
牛艳华 《科学之友》2009,(10):108-108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它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飞天 《科学之友》2010,(3):6-10
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泛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0.
黄跃伟 《科学之友》2009,(7):131-131
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创造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