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基于海量数据点的四边形网格的曲面重建过程中,四边形网格的划分质量直接影响到曲面重建的精度,在海量空间数据点四边形网格的生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的优化方法.详细论述了网格质量的定义,网格拓扑优化,几何优化方法;在网格拓扑优化中,通过优化边界边、固定边界边的网格以及网格单元、网格角度的处理,最大极限的满足网格中每个节点的度为4;在几何优化方法中,通过调整网格顶点的位置,达到调整网格形状的目的.本优化算法采用网格拓扑优化与几何优化相结合的循环方式进行,提高了网格的质量,最后给出了网格优化实例.  相似文献   

2.
李林昊 《科技资讯》2008,(35):10-10
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网格安全问题已成了网格计算成败的关键。本文简述了网格的定义和安全特性、分析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网格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然后给出了网格安全策略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了未来网格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实现网格计目前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格安全已成为网格计算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网格技术和网格安全的概念以及需求,剖析了Globus下的网格安全基础设施和基于OGSA的网格安全体系结构两种典型的网格安全解决方案,并在Linux环境下进行了基于GT4的网格安全环境构建。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Mortar型旋转Q1元多重网格算法的收敛性.对于网格不嵌套的旋转Q1有限元空间提出了两种Mortar条件,针对这两种Mortar条件介绍了相应的多重网格的网格转移算子,并且建立了网格转移算子有效的一个标准,即只要网格转移算子符合标准,则多重网格算法收敛.理论证明和数值实验说明了该网格转移算子的多重网格算法收敛.  相似文献   

6.
针对虚拟整形手术中待整形部位的三维模型曲面编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角面片顶点均值网格编辑方法.该方法在保留网格原有拓扑结构的基础上,保持了网格曲面的原有曲率,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局部网格编辑;结合网格细分方法实现在不同分辨率下对网格曲面进行整体编辑.同时,为了增强网格模型显示的真实感,通过网格简化、网格平滑、网格数据点法向量计算、纹理贴图等方法,对网格模型进行优化,提高了整形后网格显示效果.实验证明,该方法交互方式简便,变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网格的概念;分析了网格的核心技术;介绍了网格典型体系结构以及网格的主要应用领域,并对网格发展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网格计算是一种重要的新的技术,网格上的大量数据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管理。在介绍了与网格环境下数据库系统相关的研究壬作之后,讨论了网格数据库的研究内容,包括网格数据库管理系统、网格数据库集成和网格应用的新需求。建议数据库研究人员对网格数据库作更多的研究,致力于从网格应用中发现并解决网格数据库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典型护卫舰简化模型SFS为研究对象,研究适用于复杂船型的网格划分方法.对比了结构、非结构和混合网格三种网格形式下的流场计算结果,研究表明:网格形式并不会显著影响计算结果,且混合网格在适用性方面优于结构化网格,网格数量控制方面优于非结构化网格.为验证混合网格精度,以CVN-73(乔治·华盛顿号)为验证对象划分混合网格进行数值计算,获得了与风洞试验具有较高符合度的仿真结果,证明混合网格针对复杂船型的CFD仿真计算更具优势,验证了混合网格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网格计算的概念,实现网格计算的关键技术以及现实中网格计算工作。根据目前网格计算发展的现状,对网格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阐述,并对网格计算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电网企业投资效益数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网企业的运营具有特殊性:投资大,经营周期长,供电价格受管制,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在诸多约束条件下,提篙电网投资的技术经济价值,取得合理效益,就必须依据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投资效益进行评估。对电网投资效益评价的数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并讨论了指标的约简方法、归一化处理和权重计算等问题,得到一般电网投资效益评价的综合数学模型。这种评价方法可适用于电网长期投资的各个阶段或整个寿命周期。  相似文献   

12.
为方便计算光伏离网发电系统的有关参数,基于塞班S60V5操作平台,设计了一套计算软件,可实现光伏离网发电系统参数的现场快速计算。  相似文献   

13.
大型接地网腐蚀优化诊断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长期以来,接地网腐蚀诊断一般通过大面积开挖的方法,此方法盲目性、工作量极大,且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以往提出的一些故障诊断方法对较小型地网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中大型地网的实用价值极小.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对中大型接地网腐蚀优化诊断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接地网腐蚀诊断时采用分步分块优化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不停电、不大面积开挖接地网的条件下,快速准确诊断大型接地网腐蚀情况.现场实用表明该优化诊断方法效果良好,基本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集合预报因扰动产生的多样本模式预报计算量巨大问题,充分利用分布异地的网络高性能资源,基于国家网格操作系统(GOS),在门户中间件Gridshpere之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合于集合预报应用系统的网格工作流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包括应用程序的服务封装功能,应用服务执行的节点资源动态绑定功能,应用服务之间的数据/控制相关管理功能、重启容错功能、流程监控功能等,已成功应用到集合预报应用网格门户系统,实践证明系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光热大功率碟式太阳能电站聚能器网架精确数学模型建立困难,而又迫切需要精确分析结果的实际,建立了25 kW碟式太阳能电站聚能器网架的ANSYS有限元模型,对聚能器网架在正常工作条件和结构校验载荷下的强度特性进行了校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变形和应力云图及一系列重要结论.研究表明:在常规工作条件下,自重对网架变形有较大影响,随着网架高度角的增加,网架变形逐渐增大,当高度角为90°时网架变形量达到最大值61 mm;在结构校验载荷下,聚能器网架结构满足强度要求.所作研究为检验和优化聚能器网架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网格计算环境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中国国家网格系统软件(CNGrid GOS)的安全框架,即使用证书来处理相互的认证,利用虚拟组织层次的访问控制决策和资源层次的访问控制实施进行处理授权.通信安全是通过在传输层使用安全套接字标准(SSL)、在消息层使用Web服务安全(WS-security)标准实现的.此安全框架已在CNGrid GOS中实现,且在中国国家网格环境中部署.  相似文献   

17.
从功能、稳定性及性能3个方面,对中国国家网格系统软件(CNGrid GOS)的批作业系统WebHPC(高性能网络计算平台软件)的易用性进行了研究.改进和完善了与批作业相关的作业管理、文件传输以及作业记账的功能;通过控制作业请求的流量、改进作业工作目录为层次式结构、减小内存泄漏以及改用vfork方式调用批作业脚本,极大地提升了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控制作业提交速率以及对临界资源的调用保护,明显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物流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以物流信息为中心,以信息网络和信息安全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整合政府、金融、税务、海关、社区等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各种资源和商业化运作模式,构筑统一开放的公共信息平台,并提供“一站式”物流信息化服务。论文首先分析研究了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模型和城市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结合网格计算和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现代物流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现代物流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模型——六层次体系结构模型。其技术特点是支持动态、异构虚拟组织的项目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其核心是资源操作系统。六层次体系结构模型从上至下依次为表现层、增值业务层、应用服务层、资源操作系统层、资源层和基础层。  相似文献   

19.
陈洪 《科技信息》2011,(31):I0287-I0288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20年来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对农电安全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这种保护方式对农村用电可靠性的影响。目前在农网改造中要解决农电安全与供电可靠性间的矛盾,就必须采用具有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级差相互配合的分级保护。分级保护是农村低压电网的最佳漏电保护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电网的漏电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预防连锁故障的发生,兼顾电网运行时的安全裕度和电压稳定情况,将电网当前运行与临界状态的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差值转化为安全裕度指标;分别将衡量电网整体和某节点电压稳定的雅可比矩阵最小特征值指标和电压稳定的L指标相结合,给出了电压稳定的综合指标;结合电网实际情况给出了各种约束条件,由此确定了完整的预防连锁故障模型;提出了监控优化过程中电网切除初始故障后的剩余支路所受潮流转移的影响程度是否在降低,从侧面证明了文中提出的预防连锁故障模型能够达到预防连锁故障的目的;通过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构建的预防连锁故障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