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周末的晚上,小宽刚刚躺下,忽然听到屋里有隐隐约约的青蛙叫声。他竖起耳朵细听,青蛙的叫声就在自己的家里。 可是,这青蛙的叫声并不是清脆的咕呱咕呱声,而是一会儿惨痛地尖叫,一会儿悲切地长鸣,一会儿又有气无力地抽泣,非常凄惨。 好像还不止一只青蛙在惨叫,大概足有五六只,叫声断断续续,此起彼伏。 小宽觉得很奇怪。他坐起来,打开电灯,睁大眼睛在屋的四角搜 索 着 ,又侧耳细听。青蛙的叫声不在自己的房 间 。 小 宽非常爱听雨后那种狂欢的蛙鸣声。但是现在这种青蛙叫声,使他心神不定。 深更半夜的,屋里怎么会有青蛙的叫声呢?他只好披上…  相似文献   

2.
蟋蟀素有"田园歌星"的美名,瞧,它们又在开"音乐会"了:只见一群蟋蟀恬然自得地鸣奏着"畅想曲";一只蟋蟀战胜了另一只,正高奏着"胜利进行曲";雄蟋蟀为了向雌蟋蟀求爱,弹起了"抒情曲"……听着蟋蟀们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蟋蟀喜欢听哪种"乐曲"?蟋蟀的种类有很多,如果将A类蟋蟀的鸣叫声放给B类蟋蟀听,B类蟋蟀会作何反应?我决定通过实验找到答案。为了便于观察和记录,我为蟋蟀们制作了一个"T型台",  相似文献   

3.
研究鼠类声行为,对探索鼠害控制的新方法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11只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行为的观察和对860个叫声的分析,初步得知褐家鼠4种明显不同的声行为。单个体见到人时的惊恐叫声呈多谐变频的声谱结构,叫声的持续时间较长,平均在(473±271)ms,通常有3个主要的谐音,MPF为(2 820±258)Hz。当两个体一起发生追打时,势弱个体表现出与其行为相应的3种明显不同的叫声:打斗时的惊叫声频率最高,MPF为(5 091±1 365)Hz,频率范围宽达(9 225±3 292)Hz,大多是多谐结构;面对势强个体的叫声的振幅低,为(0.44±0.25)V,几呈多谐恒频结构,MPF和频宽分别为(2 917±1 463)Hz和(4 360±3 421)Hz;堵挡在通道口的叫声的持续时间长,叫声的频率最低,MPF为(1 384±878)Hz。  相似文献   

4.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东北中心和船井电机新应用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最近研制出一种酶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利用一种只与甲醛反应的酶,可短时间、高精度地测定甲醛。研究人员将只与甲醛反应的酶封闭到二氧化硅上直径仅为8nm的吸管状空间内,并在盛放有这种二氧化硅的容器中注入需要检测的空气或水。如果从连接二氧化硅的电极接收到酶反应的电信号,就证明检测对象中存在甲醛。  相似文献   

5.
大杜鹃     
宋要强 《大自然》2014,(1):66-67
“布谷、布谷……”2012年3月,刚搬到新办公楼不久,不绝于耳的布谷鸟叫声便吸引了我.留意观察,原来是一只布谷鸟在办公楼附近的树上鸣叫. 布谷鸟因叫声而得名,中文名大杜鹃(Cuculus canorus),隶属杜鹃科杜鹃属,是重要的益鸟,主要以五毒蛾、松针枯叶蛾及其他鳞翅目幼虫为食,食量很大,也吃蝗虫、步行甲和叩头虫等.更厉害的是,其他鸟类不敢招惹的松毛虫,大杜鹃也照吃不误,对森林和农作物有很大益处,因而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动物”.  相似文献   

6.
快乐的一天     
正周末,我和我的好朋友去奎盛动物园参观。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可怕的大蟒蛇藏到屋子里了;凶猛的狮子正趴在地下,它的叫声可大了;老虎静悄悄地在睡觉,一点动静也没有;豹子身上痒痒,正用舌头舔它的腿;可爱的猴子有好多只,正在跳来跳去;美丽的孔雀尾巴展开了,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扇子,像是在和我们比美;一只骆驼站了起来,像是在和游人打招呼;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体细胞外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调频声频率变化率及时程对调频声所诱发的听皮层神经元反应的影响.实验在34只乌拉坦麻醉的SD大鼠上进行,在皮层41区记录了113个对调频声有反应的细胞电活动.观察发现,调频声刺激的时程和频率变化率发生改变,可对诱发的听皮层神经元反应的反应型式和放电频数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明,听皮层在复杂声上传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复杂的编码机制.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13,(1):35
正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它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而从来不敢换一种思维方式,另寻出路。发现这种虫子后,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它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了一个花盆周围,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虫子一只只不知疲倦地在围绕着花盆转圈。一  相似文献   

9.
鸟鸣叫声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对开展鸟类学工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鸟鸣叫声进行功率谱分析、声谱分析、Mel倒谱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而对鸟鸣叫声特征参数进行提取,为鸟鸣叫声的个体识别以及鸣叫声与鸟类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无毛的狮子     
冬天,山顶的狮子国街头突然来了一只没有长头发的小狮子。他的出现立即引来众多狮子围观,在嘲笑的目光和“秃头”、“秃头”的叫声里,无毛的小狮子感到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1.
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是发声的基本中枢,刺激DM核团诱发叫声的语图表现为单柱状,频率可高达12000Hz以上,在语图中表现出具鸣肌特性的噪音与乐音相混合,刺激左,右侧DM诱发的叫声,各项声学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种类的鸟之间在波形,频带范围上则有不同,惊吓叫声的语图也表现为柱状,各个频民在的范围较宽,乐声与噪声共存等特点,但不同种类的鸟有明显的种族差异,这表明惊吓叫声与刺激DM核团诱发的叫声具有种属差异,但同种之间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在夏威夷有一种漂亮的食虫小鸟,被当地人称为“包奥鸟利”,可能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鸟类。科学工作者认为这种鸟只剩下3只:一只雄性,两只雌性。据他们观察:雄鸟从未与雌鸟汇合在一起,它们栖息在毛伊岛哈利卡拉火山东北坡茂密的热带森林中,雄乌和雌鸟相距1.5英里。除非它们不久就进行交配,否则这种鸟将濒临灭绝。在试图野外诱导雄鸟和雌鸟相聚的行动失败之后,野生动物保护人员计划用网子将鸟捕住,把它们关在一起,为交配提供条件。美困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的有关人士指出:“如果我们不进行干预,这些小鸟可能永远不会相遇。”“包奥鸟利”(Melamprosopsphaeosoma)这种小鸟的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脸部看上去就好似戴了一个黑色的面罩。这种行迹难觅的小鸟靠吃热带雨林丛中的昆虫、蜘蛛和小蜗牛来  相似文献   

13.
正去跟动物沟通确实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AI也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动物词典"。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类一般无法听懂动物的叫声,只能通过它们的一些行为简单的判断情绪。美国有一名著名的"心通"奇人海蒂·莱特(Heidi Wright),她能与动物进行心灵沟通,知道动物的所思所想。2018年年初,海蒂的一个视频在网络走红:她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一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导盲犬沟通,将导盲犬的肢体动作和声音翻译成人  相似文献   

14.
狗语翻译器     
日本一家玩具公司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对狗的行为的观察研究,分析了数以千记的狗的叫声,收集大量数据,并拜访了它们的主人。用摄象机、数码录音机记录下狗的叫声和行为样本,再把声音分解成很多小的元素,根据带有细小频率的碎片把这些样品输送到具有非凡特征的录音设备中,把叫声变成数字记录的形式,制成声模。科学家把狗的叫声分成六类:高兴、悲伤、沮丧、愤怒、强硬和渴望。并根据不同的犬种,研制出200个短语,把声调和一组句子或词组联系起来,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狗语翻译器除了可以翻译狗的叫声外,还可以翻译它们的肢体语言等。狗语翻译器…  相似文献   

15.
根据饲养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咩叫声的记录分析,认为随着大熊猫表达感情强度的不同,咩叫声有长有短,基音区和泛音区频率、强度及颤抖节奏缓急有差异,并伴有唧唧声出现。通过对大熊猫咩叫声的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意义讨论,有助于掌握大熊猫的发情高潮。  相似文献   

16.
若水人生     
他曾是一个顽劣的孩子。用文具盒夹住前排女生的头发,在老师粉笔盒里放一只青蛙,让课桌抽屉里雏鸟的叫声响彻整个教室。父亲吊起他的双手,用粗粗的皮带抽打他。重重的体罚只会加重他的叛逆。最后一次,他打碎了全教室的玻璃。  相似文献   

17.
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和繁殖期较为复杂的鸣声行为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绿尾虹雉鸣声的生物学意义.2009年1-7月在四川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集绿尾虹雉的鸣叫声,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绿尾虹雉鸣声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用Excel软件对其各种鸣叫声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绿尾虹雉鸣声大多由短的重复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鸣声组成.鸣声类型具有报警鸣声、领域鸣声、惊叫声、啼叫声、求偶叫声、产卵叫声、休息时的叫声等7种.鸣声音节中最常见为洪亮高亢的单音节鸣声,双音节鸣声仅出现在产蛋时,多音节鸣声为啼叫声.繁殖季节鸣叫与非繁殖季节鸣叫相比,在鸣叫类型上有增加,鸣叫频次也有明显增多.本研究发现绿尾虹雉的鸣声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鸣声是它们在种群中进行语言交流的有效工具.研究鸟类鸣声的生物学特性对于了解鸟类的各种行为特征和有效的保护鸟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蛇毒的成分极为复杂,不同蛇毒的成分不完全一样。因而不同毒蛇咬伤出现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从事各种蛇毒对血像影响的研究工作很多,但应用蛇岛蝮蛇毒进行类似的试验尚未见有报导。本文仅就这种蛇毒在体内与体外对于血细胞的影响进行了一些试验与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蛇毒系1974年由蛇岛蝮蛇采取的毒液,经真空干燥后,在室温下,于暗处储藏的干品。试验动物为一至二公斤重的雄性家兔13只。试验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19.
人鹭情     
蹬了几年三轮车的刘绍国怎么也不会想到,一次偶然的机遇,他与白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竟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2年4月8日,在四川省简阳市农贸市场,一名少年正在叫卖一只幼小的白鹭。小白鹭凄惨的叫声令刘绍国动了恻隐之心。他当即决定买下小白鹭。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犬消声方法,并对其消声效果和声音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对10只易兴 奋,喜吠的普通级犬,行口腔内电刀直接切除声带,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d,7d,15d,30d,3个月,6个和12个月进行 声音值测量。结果术后犬叫声较术前有明显降低,随时问推移声音有所恢复,但不会恢复到原来状 态。结论烧烙法行El腔直接切除声带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犬消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