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晓霞  汝琨  严凤娇 《科技信息》2012,(22):463-464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29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皮瓣修复创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除3例因局部缺血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外,26例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1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后愈合。结论:应用血运良好的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创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铆钉缝合法在特殊部位薄中厚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铆钉缝合法在某些皮片易移位处固定皮片。结果临床应用共260例,无1例出现皮片移位,无皮片下血肿,创底血运良好者皮片均存活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在某些皮片易移位处固定皮片效果确切,皮片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双下肢严重疤痕挛缩手术治疗1例报告林维和(海南省琼山市人民医院骨伤科,琼山571100)关键词挛缩症;双膝关节畸形;松解术;中厚皮移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2.24116床资料患者郑某,女性,10岁.住院号:1032.因双下肢严重疤痕挛缩致双膝部屈...  相似文献   

4.
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9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外伤治疗中常见手掌、手背及拇指部皮肤缺损,导致大片肌腱、骨与关节外露,此类损伤大多不宜用游离皮片移植,需要早期应用质地较好的组织修复,才有利于手功能恢复。自1994~1999年,对皮肤缺损面积较大者,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共9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组98例,男76例,女22例,年龄16~58岁。损伤原因:切割伤51例,挤压伤47例。皮肤缺损部位:拇指部36例,手掌部35例,其他手指部12例,手背部6例,腕掌部9例。皮瓣类型:带指动脉、静脉、神经蒂岛状皮瓣36例,远位皮瓣62例,其中胸腹部皮瓣51例,髂腹股沟部皮瓣11例。皮瓣面积:最大14 cm×9 cm,最小5 cm×2.5 cm。  相似文献   

5.
人工细胞愈合膜(速愈平)是由杭康药业。杭州积好脂质体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人工细胞型医用活性材料。经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江西、湖北等省市多家医院的临床应用,表明对局部烧伤、烫伤提前愈合3~7天,对皮肤溃疡有效率达100%,甚至对各类切口液化、腹部接、窦道的治愈率也达100%,在整形整容术后康复也有独到效果。现综述如下:1.入工细胞愈合膜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上海瑞金医院灼伤科1994年11月至1995年4月,将人工细胞愈合膜应用于浅11”烧伤创面、中厚皮供皮区、小皮片植皮创面和残余烧伤创面共20例20处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急诊创面覆盖方法.方法:将撕脱皮肤"反取皮"制成筛状全厚皮片原位移植.结果:156例患者中皮片平均成活面积达95%,且创面具有良好的感觉,外形及功能正常.结论:"反取皮"制成筛状全厚皮片原位回植是早期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一种很实用的方法,且操作简便,皮片成活质量高,对患者损伤小.  相似文献   

7.
在手外伤治疗中常见手掌、手背及拇指部皮肤缺损 ,导致大片肌腱、骨与关节外露 ,此类损伤大多不宜用游离皮片移植 ,需要早期应用质地较好的组织修复 ,才有利于手功能恢复。自 1994~ 1999年 ,对皮肤缺损面积较大者 ,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共 9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 98例 ,男 76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58岁。损伤原因 :切割伤 51例 ,挤压伤 4 7例。皮肤缺损部位 :拇指部 36例 ,手掌部 35例 ,其他手指部 12例 ,手背部 6例 ,腕掌部 9例。皮瓣类型 :带指动脉、静脉、神经蒂岛状皮瓣 36例 ,远位皮瓣 62…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0,(5):23-24
悉尼大学和悉尼协和医院联合成立的悉尼烧伤基金会的发言人表示,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实验室研制供移植用的全功能皮肤,将有望改变皮肤严重烧伤患者的生活,发明一种仿真型全功能皮肤。从目前来看,针对烧伤患者的治疗都是进行皮肤移植,供移植的皮肤一般从患者身上未受损的部分提取,或者使用患者的皮肤细胞培养成小面积移植用皮。  相似文献   

9.
刘诚 《遵义科技》2004,32(2):40-41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启体角膜缘结膜移植在防止翼状胬肉复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82眼翼状胬肉行广泛翼状胬肉切除,巩膜裸露区用0.02%(0.2mg/m1)丝裂霉素C棉片接触3—5分钟,彻底冲洗后再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结果 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18个月,翼状胬肉复发率1.4%。结论 翼状胬肉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鸭胚肌腱干细胞,构建其最佳培养体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鉴定、RT-PCR、流式阳性率等实验方法检测肌腱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将肌腱干细胞向成脂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表明其具有多向诱导分化潜能;运用I型胶原酶构建小鼠肌腱组织急性损伤动物模型.结果:肌腱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至31代;CD44、CD105、CollagenI、CollagenIII、Tenascin-C等表面标记物呈阳性表达;CM-Dil标记的肌腱干细胞移植到小鼠肌腱损伤部位,能够稳定迁移到损伤组织周围并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近交系同系异体自发性先天性白内障(TSC)大鼠皮肤移植反应的影响以及生化标记基因位点的测定.方法 选用TSC大鼠10只,6~8周龄,体质量170~200 g,雌雄各半,采用背-背皮肤移植法进行自体和异体皮肤移植,一周后拆除包扎,观察皮片生长情况.取基础群F29代的同一窝群TSC大鼠6只,6~8周龄,体质量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淫羊藿甙(ICA)对小鼠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ICA、环孢素A(CsA)以及CsA与ICA联用4组,5 d后将C57BL/C小鼠的背部皮片移植到BALB/c小鼠的相同位置,用眼科缝合线缝合,观察皮片愈合情况并记录皮片外观性状、排斥时间,于第11天取移植皮片做病理石蜡切片,取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做增殖实验(CFDA-SE染色).结果:CsA+ICA联用能够延长皮片排斥时间,使皮片愈合得更好,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比单独CsA组高,切片显示浸润的炎症细胞也较少,其淋巴结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CsA与ICA联合能抑制移植造成的免疫排斥反应,可能是通过抑制受体小鼠的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来降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正常人皮肤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常人皮肤裸鼠移植模型,建立一种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首先将正常人全厚皮肤移植于裸鼠背部,待皮片完全成活后,用高压蒸气消毒锅及自制蒸气烫伤装置,以压力0.12 MPa、直径1.5 cm 在裸鼠背部植皮区作用8 s,分别于伤后24 h、2、4、6周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观察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的损伤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被毛生长等情况.结果表明,正常人全厚皮肤于移植后2周完全成活,具有正常的组织结构;高压蒸气作用8 s,可造成所移植皮肤组织的深Ⅱ度烫伤,创面于伤后3周愈合,6周后有少量被毛生长.该模型可成功复制正常人皮肤深Ⅱ度烫伤创面,为研究创面愈合过程中皮肤附件的病理变化提供了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14.
张芬萍 《甘肃科技》2012,28(10):132-133
探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作用.以68例(73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观察6~24月,平均(13.1±2.3)月.植片全部存活,无排斥反应发生.随访期2例(2只眼)翼状胬肉发生复发.1例发生巩膜裸露区溶解.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患者自体来源的皮肤细胞,在经过短时间的体外培养后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对其移植后的转归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分离培养头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及创面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扩增.利用三维立体培养系统构建复合细胞膜片,移植于裸鼠背部全层缺损创面,以单层细胞膜片为对照,对其转归进行大体及病理学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皮肤细胞在体外扩增2周后即可用于构建复合细胞膜片,在移植覆盖裸鼠全层皮肤创面后,伤口愈合良好,移植2月后的病理结果显示皮肤结构明显优于单层膜片移植.证明利用患者自体来源的皮肤细胞可快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有望成为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颈部烧伤在临床较常见,由于颈前皮肤菲薄,易遭毁损,烧伤后易形成瘢痕组织,并且颈前为一柔软的凹陷面,即使轻微的瘢痕,也可以发生挛缩。并且此部位瘢痕组织常坚硬厚实,与深部组织严重粘连。影响颈部活动及美观。本文通过对8例颈前烧伤后瘢痕挛缩,颌颈粘连的病例分别进行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胸三角皮瓣转移、颈肩皮瓣转移、锁骨前胸皮瓣转移等方法治疗。认为颈肩瓣,锁骨前胸皮瓣转移治疗颈前烧伤颌颈粘连有良好的疗效,美观适用。 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火焰烧伤,颈部瘢痕按瘢痕对颈部功能的影响和对邻近器官的牵引程度分类:Ⅱ…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各种机械的使用,复杂而严重的外伤屡有发生。部分病例由于断离肢体失去一定的完整性且伴有广泛的组织损伤不能进行再植.如何挽救伤员的生命,保存伤肢的最大功能,促使癌者早日康复是临床探索的问题.我科自1986年6月至1987年6月收治的2例外伤性下肢离断及广泛皮肤脱套伤患者,经用断离肢体皮游离移植达到了闭合创面,减少感染、保存伤肢长度.早日恢复的目地,其中一例从断肢切取前部分皮肤电冰箱低温保存18天后再次游离移植亦获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技》2004,(12):49-49
皮肤深度烧伤后的植皮对患者来说可谓“拆东墙补西墙”,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恢复原有的皮肤外观和功能。从近日结束的中国国际丝绸会议上获悉,这类传统的自体皮移植方式有可能被可爱的蚕宝宝分泌的丝蛋白来取代。具体地说,就是蚕丝中的丝素和丝胶将通过科学家的妙手“变出”皮肤、骨骼、血管。  相似文献   

19.
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移植免疫及药物免疫机理研究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动物模型。方法:受体BALB/c分为A~E共5组,即对照组,5.0、7.5、10、20mg/kg环孢菌素A(CsA)剂量组,通过背-背法进行C57BL/6的全厚皮皮片移植,以探求通过较小剂量CsA及优化实验条件和护理方式建立供免疫机理研究的动物试验平台。结果:5.0、7.5、10mg/kg组相对于对照组皮片排斥时间无明显差别,而20mg/kg组植皮能较长时间存活。结论:20mg/kg的CsA剂量可以经济,快速地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移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以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rauch)后肢芽期蝌蚪为材料,切断其左眼视神经并进行角膜移植,在角膜诱导的不同时期取眼球固定,用环氧树脂Epon812包埋,制成兰薄切片,用次甲蓝、天青Ⅱ、硼砂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切断视神经后视网膜的退化过程及在视神经再生的情况下视网膜诱导皮肤移植片转化为角膜的作用。结果表明,切断视神经,引起视网膜逐渐退化,移植的皮肤片与正常的皮肤其本相似;在分断的视神经发生再生并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的情况下,退化的视网膜逐渐恢复,同时被移植的皮肤片也出现表皮的去分化及表皮变薄等被诱导为角膜的过程,并对视神经的完整性与其诱导皮肤移植片转化为角膜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