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为体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明确提出的“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等城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结合我国村镇住宅建筑特点及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村镇现代住宅、传统住宅、村镇住宅配套设施、住宅结构、住宅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可操作的配套指导村镇住宅设计与建设的技术规范、设计手册、技术措施和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构建我国村镇住宅建筑设计、建设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提升村镇建筑的整体技术水平,以推动乡村建设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7-28
本课题是“十一五”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领域的重大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的第二课题,课题的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研究。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标准、有机制、有人才的保护规划技术体系。切实促进村镇的规划建设,而不破坏历史文化信息,处理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自“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的课题,课题研究以村民需求和地域文化为标准,构建一套适应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完整的集约化住区布局关键技术,建立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级配技术与标准、农村住区基础设施空间配置技术与标准,形成生态环境景观规划体系,形成指导全国农村住区规划的导则。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2008BAJ08800)的课题之一。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村镇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的开发集成,建立村镇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提出耕地质量遥感监测技术,开发耕地质量遥感监测与预警服务系统,形成有关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系列标准和监测技术,为科学编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村镇住宅建设用地、加强村镇土地利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村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0-31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研究目标是:遵循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在推行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提高村镇生活垃圾、有机垃圾资源化水平和可燃垃圾清洁能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杨帆  蒋勇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2):59-60
按照建设部建质质函[2006]17号《关于转发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和《关于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指导意见》通知中提出的“逐步建立住宅工程‘一户一验’制定”的要求,重庆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协同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共同完成了重庆市强制性地方标准——《清水住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编制工作。该标准已于2007年11月26日顺利通过国家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备案(建标标备便[2007]159号文),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发布文件(渝建发[2007]230号文)批准该标准为重庆市内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自2008年2月1日起强制实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5-25
本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下的第12课题.通过5年的努力,课题承担单位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 课题组通过调研,从理论、产品、标准等方面对我国住宅厨房卫生间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住宅厨房卫生间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程和图集,有利于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可指导我国住宅厨房卫生间中长期的发展,为推动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推行绿色低碳住宅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住宅产业化是发展绿色低碳住宅的重要途径,住宅产业化依托保障性住房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是实施住宅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绿色低碳住宅建设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分析发展绿色低碳住宅的作用、存在的困难及公共租赁住房的特质,提出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过程中实施住宅产业化的措施,以及推行绿色低碳住宅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7-27,29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突出的环境问题,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战略高度,选择快速城镇化区、乡村旅游区和村落聚集区等典型区域,系统开展我国不同区域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30-30,33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紧缺,生态环境呈现的巨大压力,村镇住区缺乏规划、住宅设计不合理、施工安全管理落后、居住环境质量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各种形式的住宅楼拔地而起 ,越来越多的人喜迁新居 ,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与此同时 ,很多建筑术语也随之走进千家万户 ,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的关注。本文将《住宅设计规范》(GB 50 0 0 96 - 1 999)中的一些关于住宅型式的常用术语介绍给广大读者 ,并对此加以解释或说明。低层住宅 按《住宅设计规范》1 .0 .3条规定为 1至 3层。低层住宅常见的型式是各种平房、院落式住宅、独立式或并联式住宅(俗称别墅 )以及上海地区的里弄住宅和南方城市沿街的铺面房等。最近引进的欧式街坊住宅TOWNHOU…  相似文献   

12.
日本有一种住房,叫“公营住宅”,是专门用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也就是日本式的“经济适用房”。可别小觑这“公营住宅”,它在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发挥的作用可不小。从一位做小时工的家庭主妇的住房经历中,我们对日本在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上所实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7-4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地区幅员广阔,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和人口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是首次从国家层面上通过政府专项研究资金立项,由科技、卫生、中医药、计划生育及示范地区相关部门多方联合组织的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8):46-46
“吉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2004BA715B07)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立足于吉林省情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技术人员提供卫生适宜技术,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课题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承担,课题负责人邱德亮。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为提升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污染控制水平,统筹利用城乡污水处理资源,针对城郊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人口集中,生活污水易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城乡生活污水共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南方丘陵地区农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难于收集等特点,研发分散式污水处理关键技术;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等特点,研发适合村落聚集区的生活污水节能处理和分质回用关键技术;针对东北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污染严重等特点,研发适合当地冬季低温条件的低成本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分别在上述典型区域进行技术集成和关键装备开发,并开展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是“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技术与对策的研究”的第三个课题。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自然生态体系破碎化程度日趋突出、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压力增大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带来的城乡生态恶化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维护、城乡结合部生态缓冲带保育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优化的科技需求,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生态缓冲带建设技术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关键技术研究,选择典型地区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17.
国外住宅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全面而完善,而我国目前没有适用于住宅建筑能耗的监测仪器,给建筑节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项目将自主研发适用于住宅建筑的能耗与环境监测平台。通过我们开发的电能、燃气用量、人体红外和门窗开启监测仪等进行数据采集,监测室内家用电器用电、燃气用气情况和人员在室、门窗开启情况等。所有测量仪器可在不破坏住宅现有的设施、设备条件下安装,同时为方便用户查看实时能耗数据,开发了建筑能耗与环境监测软件平台。本项目解决了住宅建筑因其私密性不易对其能耗和环境进行监测的难题,可为建筑节能研究得到更直观有效的数据,可为建筑节能方案的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服务、运营与管理模式研究”课题(2005BA414B14)力图全面分析国内外已建及在建交通信息平台和相关交通信息系统,深入研究其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服务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对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特色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管理与服务机制,具体包括平台性质与定位、建设机制、运行管理机制、服务模式与保障机制,对国内各省市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给与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不同区域生态建筑建设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的重要课题。课题以华庄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项目为载体,以华中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承担完成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创新机制研究》,《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等成果为技术支撑。完成了5项研究成果和6项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1):54-54
“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小城镇科技发展项目中的研究课题。课题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联合攻关完成。项目主持人周建春,负责人为唐健、姚丽、叶剑平、冯长春、吴次芳,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共68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