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化论题"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已成为西方医学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伴随着70年代妇女健康运动的兴起,女性的生命周期,如怀孕、分娩、月经、更年期等成为医学化研究的新焦点。本文梳理了分娩医学化的历史进程;从技术应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厘清围绕分娩医学化的诸多争论,认为尽管分娩的医学干预受到持续批判,并有"家庭分娩运动"之类的去医学化努力,但整体而言,分娩是医学化最为成功的一个范例,且随着产前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发展,这一进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还将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2.
“新歇斯底里研究”从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揭示了人类对歇斯底里的认识历程,“体现了科学、性与哗众取宠的难以抵制的掺杂”.它过往的病因论暗含着子宫左右女性身心的观念,承担着规训她们生育角色的社会使命,是对她们身体的病态化、性欲化和道德化塑造的一种形式,而男病患则在医学话语中受到了不同形式的漠视.对于歇斯底里及承袭其文化角...  相似文献   

3.
论医学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在论述了医学人文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医学的文化价值、的概念,它包括真、善、美三个方面,指出不应把医学作为一门纯自然科学来发展,医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在于它的文化价值,然后讨论了医学的文化价值医学道德建设及医学中人的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伴随着相关专业术语的不断创造与积累,西方医学源远流长,众多独特的医学术语背后聚焦着一段段盐折坎坷的医学发展历程。因此,深入追溯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etymology)往往可触摸到西方医学发展、进步的脉搏,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对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医学方面影响颇深。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因而词语是承载文化最直接的工具。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职能、形象、称谓和典故往往被直接用来命名医学术语或者从中衍生出词根和词缀来构成医学术语。通过古希腊罗马神话探索医学英语术语词源的由来,有助于理解词语的深层意义,准确把握词语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近代学术勃兴以来,医史学者对中外医学关系的探讨就一直没有降低过兴趣,而在近年“新史学”口号下倡导的“作为社会史的医疗史”研究中,它更成了需要重点讨论的课题之一。其中,由于历史上中印文化的异乎寻常的亲密接触,中印医学的关系史几乎就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的辉煌篇章中,中印传统医学的交流确实占有了灿烂夺目的一页。像印度文化的诸多其他因子影响中国一样,印度医学对中医的  相似文献   

7.
叙事医学为人文学科介入医学提供了一种构建性的方案,然而,尽管叙事医学在我国越来越受欢迎,但依然需要对它做出一些批判性反思。叙事医学旨在消除医患鸿沟的理念值得支持,但需要对其认识论局限、实践困境及其差异性主张中的普遍主义特征加以反思和批判,尤其需要考虑其西方城邦理想下的叙事模式与中国的文化差异,避免形成简单化的理论照搬与实践应用,从而限定叙事医学的适用条件,在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的基础上,发展适应不同个体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叙事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伴随着相关专业术语的不断创造与积累,西方医学源远流长,众多独特的医学术语背后聚焦着一段段曲折坎坷的医学发展历程.因此,深入追溯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etymology)往往可触摸到西方医学发展、进步的脉搏,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细细品味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沉淀、筛选而保留至今的词汇,依旧能发掘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前期,英国殖民者在西非饱受热带病的死亡威胁。对此,英国医学界根据环境医学学说对西非热带病展开研究,试图找到有效的医疗方式。作为一种并不完善的医学学说,环境医学将热带病视为“不健康”的热带环境的直接产物。这种认知不仅影响着英国殖民者对西非热带病的医疗应对,也塑造着英国人对西非热带环境的自然印象。同时,在殖民主义的框架下,环境医学也具有某种殖民属性,它赋予西非热带环境一种“不文明”的性质,为英国殖民扩张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形象思维在医学英语术语的命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植物、动物、自然现象、物品、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对医学英语术语进行命名,可以增加医学英语术语的美感、趣味性和准确性,利于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东汉时期,“外科鼻祖”华佗就采用酒服“麻沸散”来实施腹部手术,开创了麻醉手术的先河,一千多年后西方才发明了乙醚麻醉,从此开启了现代麻醉学的时代。多年来,在探索麻醉医学的道路上,他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用一双丹青妙手、一颗医者仁心、一份精诚博爱,赢得了患者及业界人士的口碑载道,不断书写着麻醉学科的传奇佳话,他就是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麻醉教研室主任王天龙。  相似文献   

12.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循证医学深藏着工具理性主义的导向,其特征是工具理性过度膨胀价值理性相对缺失,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二者不平衡发展。因此,循证医学面临一些方法论难题:一是忽略了证据本身的差异性和不可通约性,不能实现对不同来源的证据的评价、评级和整合;二是把技术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推到了过高的位置,而忽略了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和医疗体验的重要性。工具理性主义主导下的循证医学预设了一种机械观的世界图景,这实际上形成了某种绝对主义和技术至上,导致了某种"循证霸权"和"循证僵化",减少甚至杜绝了哲学反思和人文情怀进入诊疗过程的契机,造成了循证医学发展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医学与当地原始医学结合的产物,汉方医学在日本古代长期是该国的官方正统医学。汉方医学思想体系也未曾脱离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畴。然而在18、19世纪吸收西学的过程中,汉方医学不仅接受了近代西方医学临床知识,也与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汉方医学舍去了传统中医理论中所有形而上之部分,从"辨证论治"演变为"方症对治"。通过考察汉方医学思想对近代身体机械论理论体系的内化过程,指出东西方科学技术哲学在近代转型期的不同融合路径和东亚传统医学在中日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性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医学领域内,预防医学称为“第一医学”,治疗医学称为“第二医学”,这些或许你都曾经耳熟能详,但是,素有“第三医学”之称的康复医学却鲜为人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拯救战争带来的创伤,康复医学应运而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为主要诊治重点,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简讯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会议研讨医学名词审定工作本刊讯2006年8月30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就医学名词审定工作问题召开研讨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大大提高,汉语和中华文化也在迅速走向世界。当前,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成为支撑科技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基础工作,继续开展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是医学领域基础性工作中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会议总结了医学名词审定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医学名词包括了近90个分支学科,审定工作十分艰巨,目前已公布出版了7…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医学传统会形成不同的身体认知,因此,并不存在统一一致的身体观。蒙医关于身体的模型可分为三个层次:身体的物质层面;身体的生命要素;身体运行的基本原理。显然,蒙医学对身体的理解与现代生物医学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我们很难确切地说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因为它们本来就分属于不同的范畴,所针对的也并不是同一个"身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医学是多元的,而身体是被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文化下的医学所建构的,因此,也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7.
德贞(John Dudgeon,1837-1901)是享誉中外朝野的良医和名人,他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最早创始人;中国最早的官方医学教育由他开始;他翻译了世界经典的解剖学教科书《全体通考》(Gray’s Anatomy)和哈维的《心血运动论》。德贞主动承担着将中国的健康理念和医疗方式推广至西方世界的责任,他在欧洲医学界演讲中医健康术、在英文医学杂志发表探讨中医的论文。本文介绍了德贞如何以旧学新解的方式开创近代以来东西方医学跨文化传通的先例,担当起东西方医学文化的交流使者。以此探索既存传统医药文化和卫生习俗与新兴医学知识间的互动和彼此影响,发现彼此间的相似性和普适性,寻求可能的学术汇通。  相似文献   

18.
医学语词及非语词信号、影像或图谱是联结疾病医疗信息的介质符号,而不断演化的医学符号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呈现语言能指/所指、医学信号/信息结合体的本质,流畅地表达、传承与传播医学科学文化知识。本文基于医学符号学的框架,打通医学与语言学研究的学科界限,在东西方视野里对医学符号做出跨学科、跨文化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医学革命"一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种权威的期刊数据库中,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然而,在众多包含着"医学革命"这一概念的文献里,不是直接把发生在医学领域内但凡称得上"变化"的,不加讨论地直接算作一场"革命",就是直接将"医学革命"归结为某个人(如帕拉塞尔苏斯或维萨留斯等人)或某个医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区别于形形色色的"医学革命"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医史资料和重要人物系统地梳理和论述,确定近代发生了一场类似于天文学革命的医学革命且其概念所指;同时,在当今以天文学革命解读科学革命为主的科学史界增加一条全新地"解读"科学革命的视域和路径,在比较科技史的视角下,为理解科学革命提供更加多元的进路。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0):17-17,51
《医学与哲学》创刊于1980年,为月刊(大16开),至2004年已出版25卷,《医学与哲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亦是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评定)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定),为国内同类期刊中仅有的一份同被选人上述两种核心期刊的高质量、高品味杂志;同时,是国际上仅有的两本同名杂志(另一为美国的《医学与哲学杂志》)中的一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