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保护性耕作可有效地促进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对于防止耕地质量退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重庆地区生态环境、气候和农作制度特点,通过对农田保护性耕作模式与技术体系、农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田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研究,探索并建立了适应丘陵山区的农田保护性耕作主体模式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家重大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对治理农田水土流失的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的迫切需求,研究水土保持关键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重点突破复杂下垫面坡改梯技术、薄层土壤侵蚀田间治理工程等关键技术,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为我国农田水土流失工程治理和耕作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基于土壤肥力定向培育与养分综合管理,以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调控为突破,在有机无机合理配施基础上,应用水肥一体化手段进行大、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形成新垦地土壤肥力定向培育与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模式.适用于土壤养分瘠薄、透气良好的风沙土或土壤存在钙积层、易盐碱的灰钙土等障碍性土壤,对玉米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水土资源和环境健康为核心,以建立土壤轮耕技术体系和多元化覆盖技术体系为关键,减少水土侵蚀,维持土地生产力,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保持稳定产量效益,保证环境不退化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对于降低京郊冬春季农田裸露扬尘,减少水、燃油等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秸秆残茬覆盖、免耕播种、少耕深松、机械喷药防治病虫草害和合理轮作为核心内容.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强度,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节省能源、机械和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贮水保墒,抑制盐碱,增加地温.其主要创造性是:在深耕增肥、沟垄种植的基础上,实行膜草结合,采用最佳覆盖时间、最佳覆盖比例和最佳沟垄宽度,从汛期结束、秋种开始,对土地进行早盖、全盖、周年盖,从而取得贮水保墒、增加地积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收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干旱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自然降水保蓄率高,这为水分的余缺调剂提供了可能。“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耕作技术”把降水保蓄率提高到50%~65%,冬小麦增产58%,春玉米增产72.6%,苹果增值500元。在农业增收的同时,该项技术还具有优化农田生态、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解决土壤肥力递减等功能。该技术现已解决了覆盖条件下品种选配、病虫杂草防治、施肥播种机具研制等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防旱抗旱耕作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6大重点草原牧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草原、新疆山地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草原生态、牧业生产、牧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分区域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和创新研究,探索和解决“保生态、保生产、保生活”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并结合示范区进行推广应用,重点开展“牧区草原生态保育技术研究”、“牧区生产生活配套保障技术研究示范”、“牧业生产适应性管理模式技术研究”和“三保技术模式”等项内容的研发、创新、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并用作道路边坡和裸露山体植被恢复的植生基材添加剂的机理、方法、功能特点、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后,用作植生基材添加剂功效多,性能好,能有效提高植生基材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抗逆能力,尤其适合水热条件特别恶劣,施工养护极为不便的高陡岩石边坡的植被建植,为解决基材易滑落、植被易退化等行业共性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是“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技术与对策的研究”的第三个课题。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自然生态体系破碎化程度日趋突出、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压力增大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带来的城乡生态恶化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维护、城乡结合部生态缓冲带保育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优化的科技需求,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生态缓冲带建设技术和城郊保留农田生态经济服务功能转型关键技术研究,选择典型地区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重金属阻隔技术新型复合叶面硅肥及其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项目总体思路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引起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率较高,农产品安全状况堪忧。大面积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难以采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问题。亟待开发一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本较低、不误农时的技术方法,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针对这一思路,我们的关键技术:环保型叶面硅肥产品及重金属阻隔技术。主要功能是抑制重金属向农产品可食部位运输,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是目前仅有50%的秸秆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其中,约有28.2%的秸秆用于还田,剩余近50%的秸秆在农田直接焚烧或者废弃。为了达到秸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作物高产稳产、耕地质量提升和农田环境改善的目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安徽省科技项目“秸秆资源养分循环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农业“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的支持下,组织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水旱轮作制下秸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模式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0-21
1PJ-2500型农田激光精平机是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支持下研制的光机电液一体化农田精细平整设备。该设备充分运用了激光测量、液压控制和电子传感等先进技术,为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的技术设备,  相似文献   

14.
国家863计划“农田节水标准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2001AA242081)以农田节水高效为目标,集中研制一批农田节水高效的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并以此带动农田节水高效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15.
一、产地条件选择距主要交通干线10千米,并且3千米以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医院等污染源),土壤和灌溉用水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耕层疏松深厚,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肥、保水能力的田块。二、秧田管理种子处理:选用适合产地生产条件、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乌江峡谷瘠薄地的立地类型和瘠薄地上的造林整地试验、覆盖对比试验、直播造林试验、树种对比试验的研究,总结出适合乌江峡谷瘠薄地不同立地类型的最佳造林模式,旨在为该区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造林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项目以沼液为研究对象,从沼液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化处理达标排放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其中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分为4个方向:沼液原液就地精准利用技术;沼液体积减量和浓缩技术研究;沼液生物药肥开发技术;沼液药肥高效利用技术。沼液处理达标排放研究分为3个方向:生物强化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研究;生物固定化技术研究;各种反应器的提升组合工艺技术研究。该技术成果来源于国家863计划课题“沼液生物药肥开发与生态网槽处理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62344)”、浙江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C13036)”及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沼液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06C13056)”。  相似文献   

18.
通过6年时间对有机食品花生生产基地建设与配套技术进行的系统研究,明确了基地建设的原则要求、最佳生产条件和环境卫生标准。从种子的选择与处理、改进耕作方式、筛选应用有机肥与生物肥、生物药剂、物理保护剂等新技术,改变了传统栽培技术,创新了有机食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在自建有机食品花生基地的基础上,将成套技术用来指导出口企业的有机基地建设,累计已被认证的有机食品花生基地面积1000余公顷,另有一批基地正处在有机转换期,发展前景良好,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2-12,14
1 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该课题率先对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大气沉降、畜禽粪便、肥料农药、污水灌溉及污泥等主要污染源入手,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现状和发展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沉降是大多数重金属进入农田土壤主要途径之一;畜禽粪便是Cd、Cu、Cr及Zn等污染物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23):72-73
本项成果针对干旱荒漠区新垦土地贫瘠、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绿洲一荒漠过渡带萎缩、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受损以及绿洲农业面临的干旱、盐碱、风沙三大环境问题,以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为重点,以新垦绿洲土地生产力培植与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维护为主线,采用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开展干旱荒漠区土地开发保护技术、土地生产力提升技术、绿洲边缘荒漠生态系统保育、恢复以及干旱荒漠区新垦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的研发与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