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技术语研究》2010,(5):62-64
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又称“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用以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成为西方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是通过药物、基因选择等生物医学技术,增强或削弱人的情感使之具有更好的道德动机,从而提高人的道德行为。尽管科学家运用生物医学技术在调节道德情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道德情感难以量化、道德心理的复杂性、道德多元化以及道德增强本身带来的伦理问题都将给道德增强带来严峻的挑战。所以,在不太遥远的未来,生物医学道德增强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道德培养模式。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传统道德培养的优势,重视认知和理性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仅仅关注情感的表层调节。  相似文献   

3.
基因组计划为生物医学领域开展国际性大科研合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随后的蛋白质组计划、人类脑计划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生物医学是关系全人类健康的重要领域,世界各国在该领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积累了海量数据。用户很难从海量数据中便捷地获取有用的知  相似文献   

4.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意在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解决各种与道德相关的社会问题,包括生物医学认知干预增强和情感干预增强。情感干预是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最主要的方法。发展生物医学道德增强,需要对情感干预的作用以及合理性进行深入研究。当前生物医学情感干预受到的三种主要的质疑是:情感增强是否是有效的道德增强方法,情感所激发的行为有没有道德价值,以及反道德情感的减弱是否侵犯自主性。情感干预是一种有效的道德增强方式;完全由情感所激发的道德行为因为有助于美德的形成,并且有可能进一步维护人的同一性,所以具有道德价值;反道德情感的削弱或消除不会直接降低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因而并不会侵犯人的自主性。通过生物医学方法对情感进行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合乎伦理的道德增强方式。  相似文献   

5.
纳米生物医学是基于纳米技术的生物医学应用,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方向。本文将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2009~2019年纳米生物医学领域发表的论文为指标,分析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等,并对我国纳米生物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进展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与讨论。这十年来,我国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量快速增长,但高质量与高影响力的论文发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统计发表的SCI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等对我国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22,(2):12-13
海洋源生物医用材料功能独特、资源丰富,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分支,也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之一.壳聚糖、海藻酸类海洋生物医用材料产品经多年临床应用,其用于伤口护理、组织工程产品等领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实.我国的海洋源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但仍存在多、小、散、低等问题,缺乏领军企业,产品技术附加值低、核心竞...  相似文献   

7.
面向细胞注射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IPMC(Ion-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离子交换膜金属复合材料)是智能材料的一种,属于电活性聚合物类的材料,又称人工肌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3):22-22
聚酯及其共聚物是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中研究和使用最广泛的一类生物降解高分子。但是,由于聚酯本身的结构及降解时产生的局部酸性,致使不能获得人们期望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在聚酯中引入其它分子,比如聚乙二醇(PEG),是近10年来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们致力进行的研究课题。但PEG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它自身是非生物降解材料,且目前还没有关于其毒性、体内排出效率的完整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学技术具有双重目的:治疗和增强。随着增强功能的彰显,生物医学技术不再仅仅是寻求治疗疾病的健康技术,而成为重塑身体和改造生命的增强技术。更重要的是,生物医学增强技术在分子层面对身体和生命进行深度干预、塑造和设计,由此导致生命政治的转向,且形成了新的分子生命政治,产生了一系列的公众反应,从希望、不确定性到忧虑,引发了超人类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围绕着生命的性质、新优生学的选择、社会自由权利的限度、社会分裂的风险、技术的政治管制等议题进行争论。面对此种争议,应当摒弃简单的支持或反对的伦理立场,国家需要在政策层面规范生物医学增强技术,以确保此技术的负责任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它可以勾画出医学科学总的特征。简单说来,医学所处理的问题乃是健康和疾病,因此,医学模式的不同,就表现在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上的差别。今天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式乃是“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它立足于生物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躯体)的变量来说明。这是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近百余年来,一系列重大科学进展的辉煌成果。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和医学本身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生物医学模式有着很大的缺陷,必须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相似文献   

11.
略论工程美     
工程美是工程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给作为审美活动主体的人的舒适与愉悦之情,工程美的实质是功能美,这一实质展现为工程美的实用性、科技依赖性、环境协调性、社会历史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美在和谐论和实践活动论是工程美的立论基础。由上述对工程美的学理分析为基础,从工程理念、工程造型、工程技术、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体现出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自然本质看,人类是生物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讨论生物学的未来,也就必然要谈到人类的未来,进而也要谈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一、从生物医学方面看我们民族的未来,涉及到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近来,报纸上刊登了许多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人口的数量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人口理论开始从禁区中解放出来了,急待研究和解  相似文献   

13.
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传统生物医学知识还是现代生物医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地方性",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构性、合理性、缺陷性。以畜牧兽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血液知识为例,不同畜牧兽医学对血液特征的认识,对血液现象的建构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而且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缺陷性。这种案例研究不仅有利于具体认识科学知识的"地方性"特征,而且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普遍主义科学观,从而发挥不同生物医学知识的长处,同时避免不同生物医学知识的短处。  相似文献   

14.
道德增强派与反增强派之间的博弈一直在持续,反增强派以“不自然”作为反驳生物医学道德增强技术的应用时,多从“自然道德被作为人为之物、道德医学化对道德疾病的等同、人性尊严受损与人格同一性的断裂”等方面进行论证,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局限。增强派以“纳入科学研究范围、顺应大众的常见技术、道德治疗的优手段”为理由所作的“自然”角度的论证,也有较大漏洞,易被二次反驳。症结在于,以“自然性”作为一条规范性论据去支持与反对道德增强技术是缺乏说服力的,由于“自然”概念本身的歧义性与复杂性,对自然与非自然的判定标准及适用界限未达成统一,易陷入将其作为好与坏的价值判断误区。  相似文献   

15.
组织缺损和器官功能缺失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不仅是导致人类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皮肤、骨、角膜等移植材料来源少,无法满足巨大的组织器官重建需求。自体组织或器官移植增加创伤且供区有限,同种异体或异种组织器官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和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障碍,人工替代材料也并不能完成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活动。组织工程是综合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在体外预先构建一个有生物活性的种植体,修复组织缺损和替代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且手术并发症少、材料来源广泛、无免疫排斥及医学伦理等问题的困扰,为结构类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缺失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于“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工程共同体”是现实工程活动所必须的特定人群共同体。该共同体是有结构的,由不同角色的人们组成,包括工程师、工人、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从工程共同体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工程活动共同体”与“工程职业共同体”,前者比后者更为基本,没有工程活动的共同体,也就没有工程职业共同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相对于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职业共同体就是亚共同体。从工程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来看,工程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或实体样式因其类型不同而异,即“工程活动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或实体样式为各类企业、公司或项目部等,它们是工程活动共同体的现实形态,并以制度的、工艺的、管理的方式或者以“物流”为基础的“人流”,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模式;“工程职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或实体样式则为工程师协会或学会、雇主协会、企业家协会、工会等,其显著的功能在于维护职业共同体职业形象和内部成员的合法权益,确立并完善规范,以集体认同的方式为个体辩护。从工程共同体的特征来看,则表现在组织性质、动力机制、结构分层、主体构成、获得承认的路径、制度性目标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项目以医用耗材规范管理为目标,以医用耗材实物流程中二级库流通环节为重点,研究二级库管理流程和机制创新,开发了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耗材使用流程中实物与信息跟踪与管理的紧密组合,为医院医用耗材的二级库管理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4):38-38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骆清铭教授被聘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JIOHS)主编,另一位主编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Arjun G.Yodh担任。该刊宗旨为集中反映光电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光子学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国际平台。  相似文献   

19.
人类面临着生化武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人为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全球经济不平等等重大威胁。佩尔松和萨夫列斯库称之为"道德大问题",并提出了生物医学道德增强(BME)这一应对之策。在阐明BME提出的背景和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基本内容和可能性,并揭示了其无碍于自由、较弱意义上改变个人同一性、兼容性、谨慎性和乌托邦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大跨径桥梁钢桥面的铺装材料主要是环氧沥青。与普通沥青或其它热塑性沥青相比,环氧沥青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的力学性能。1996年,Gallagher等明确提出了热固性沥青的概念,但他把研发重心放在了作为涂料或屋顶铺面材料,没有考虑路面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期(PotLife)等问题。从所采用的固化剂体系看,后来的研究也主要是常温固化速度快但毒性较大的胺类固化剂体系和无毒但固化速度很慢的醇类固化剂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