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正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文章从3D打印催生新一轮工业革命、3D打印在全球迅猛发展、3D打印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角度阐述了3D打印的发展进程,指出3D打印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科学》2010,(6):37-37
由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开展的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R&D总经费5802.1亿元,是2000年的6.5倍,年平均增长23.0%。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70%,比2000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70.3亿元,占4.7%;  相似文献   

3.
“高清晰宫腔操作可视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是拟使用影像处理技术、B超技术、三维(3D)立体显示技术,完成高清晰宫腔操作过程的图像采集、图像输送、图像还原、图像再现。旨在提高放、取宫内节育器以及人工流产和其他官腔内手术操作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助于提高医生对宫内节育器嵌顿、子宫畸形等疑难问题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合作研究成功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主要特点:(1)革新地面灌水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革新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3)减轻病害,抗倒伏;(4)该技术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使小麦的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一般增产10%左右,而且优化了套种作物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全年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12):58-58
“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查研究”是广东省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粤农办发[2006]40号)、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6B70102028)、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6GXQ3D111))。项目自2006年立项实施以来,已按合同要求完成了全部任务,部分指标超过原计划,并通过专家鉴定,成果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广东省成果登记。  相似文献   

6.
三维(3D)打印是当今科研界乃至商业界的一大热点,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或制造业的新突破点。人体器官打印已被当作概念股炒作上市,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但器官3D打印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尤其是复杂器官打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分支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快速构建。清华大学机械系王小红老师负责的团队,2004年由“生物制造中心”更名为“器官制造中心”,在“植入式人工肝组织喷射成形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表了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收录的研究论文五十多篇。  相似文献   

7.
虚拟博物馆(又称数字博物馆)是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图像、文字、音频、视频、3D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表现方式将博物馆的职能延伸到网络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展示和互动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41-41
2002~2007年期间,在连续3个国家863计划项目[1.“新型天线与分集技术”(2002AA123031);2.“新型天线与分集技术”(2005AA123830);3.“B3GFDD和TDD射频系统和天线阵列”(2003AA123310)]的支持下,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射频与天线技术课题组针对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射频、天线与分集技术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夺命深渊     
《科学大观园》2011,(19):54-55
剧情介绍 环球公司将和Relativity公司合作发行一部3D剧情片《圣地》(Sanctum)。该片将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担任制片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展示技术是集理科(空间造型的立面线型平滑、架构的可靠性、稳定性计算等)、工科(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机器人、非标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通信技术等)、视觉艺术(艺术设计、色彩学、动画技术)与艺术(国油雕、传统工艺、现代工艺等)的综合系统。这种系统技术,对接着文化领域及服务领域,特别是博物馆类场馆和会展业、历史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7-47
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有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和种植转移三种主要形式。抑制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新型制剂渐受重视,并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广谱性治疗肿瘤的手段。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ma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和D(VEGF—C和VEGF-D)结合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VEGFR-3),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58-58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长江、珠江流域及我国主要湖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课题之专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与典型地区研究(96-911-08-04)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为基础,以“3S”(RS、GIS、GPS)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模型,探索了景观生态学和遥感要素识别技术与方法,并在海河流域、黄河源区、深圳市和成都平原温(江)郫(县)、都(江堰)等典型地区进行了应用研究,为生态环境退化原因分析、生态保护对策制定提供了可操作的管理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丽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0):68-6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故核医学显像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3D电影、3D游戏、3D打印等高新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3D技术的概念特指基于计算机及互联网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3D技术在成熟度、易用度、经济性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成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8,(7):47-47
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有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和种植转移三种主要形式。抑制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新型制剂渐受重视,并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广谱性治疗肿瘤的手段。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和D(VEGF-C和VEGF-D)结合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VEGFR-3),刺激肿瘤新生淋巴管发生(lymphangiogenesis),进而促进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和激光扫描仪等方法,已经可以对物体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3D观测.近年来发展迅速的3D数字技术因具有测量速度快、分辨率高、非接触测量等优点,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8-58
本项技术研究为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计划项目(编号:农科攻字(2002)第1-3-6号)。 该项技术从建立快速生长和高繁殖力核心群、建立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和生长抑素基因免疫方法、制定安全规模化养羊技术标准、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古代目视天象记录中的尺度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古代以“丈、尺、寸”为单位的天象记录以及“大如X”形式(取象比类)的记录是成系统的,可统称为古代天象记录的“尺度体系”。古人裸眼目视观测天象时亦有天球模型,通过天球模型的建立,按1尺=1度的换算标准,可以确定“丈、尺、寸”天象记录的几何意义,并对“大如X”形式的记录进行尺度或亮度的量化,最后将两种记录统一在一个系统中。通过对尺寸系统起源的分析,认为古人裸眼目视观测时的天球半径约为13米上下。另从人本心理行为渊源、天文馆天象厅的半径、航海牵星术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人裸眼目视观测天象时有共同的视错觉现象,形成系统误差,此误差是将天穹视为扁平状造成的。在不同的天空照度与气象条件下,其扁平程度有所不同,可引入“视扁度角”概念加以量化。为对视觉误差进行校正,求出了各种状况下(昼、夜、阴、晴、有月、无月)裸眼观测时天体视高度、视长度与其真实尺度的校正归算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11-11
针对资源环境等行业应用对“资源三号”产品需求、“资源三号”立体测绘技术需求,研究和分析国外立体测图卫星技术特征及其航天立体测绘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基于“资源三号”立体测图卫星的影像产品标准(传感器校正产品、系统几何纠正产品、精纠正产品、核线影像产品)和DSM(1:50000比例尺)产品标准,形成影像产品和DSM(1:50000比例尺)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与现有的4D产品标准、专题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一起形成“资源三号”卫星产品标准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4,(4):23-24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综合症,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病残率和病死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疾病谱也在发生着转变,心脏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由此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也越来越多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心力衰竭的病程可分为四个阶段:A(危险因素阶段),B(无症状的心肌病变阶段),C(症状性心力衰竭阶段)和D(难治性心力衰竭阶段)。目前,国内外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和大规模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血管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对左室收缩功能减退心力衰竭(EF≤40%)疗效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延缓了这些患者的心力衰竭进程,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这些研究均是对心力衰竭处于阶段C和阶段D、并且左室收缩功能均严重减退(LVEF≤40%)患者进行的。对处于心力衰竭相对早期阶段(阶段A和B),或左室收缩功能相对保持(LVEF>40%)的心力衰竭患者(阶段C),国内外研究尚存在巨大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