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面测控网的深空探测器精密测轨观测需要消除无线电观测量中的传播介质的影响。除了传统的方法以外,在GNSS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在测控网站并置布设GNSS地面基准站。参考国际上的通用做法,在我国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中,我们在VLBI测控台站布设了GPS基准站,成功实现了这一技术,为未来我国测控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新疆天文台同时拥有GPS与VLBI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是国际、国内VLBI观测网与GPS观测网的重要观测台站之一。本文介绍了2011年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首次进行GPS与VLBI2.5米射电望远镜的本地连接测量,文中着重介绍了本地连接的控制网的布设、观测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基于数字无线电技术,开发了基于卫星视向速度提取的开环测量技术和原理样机。利用中国VLBI网,针对欧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车”(Mars Express)探测器进行了三程多普勒观测实验。目前结果显示,在1秒积分情况下,“火星快车”的三程多普勒测量精度RMS达到1mm/s,这一精度与通常的双程多普勒水平相当。三程多普勒数据已经开始尝试用于嫦娥一号卫星的定轨,在提高卫星横向速度分辨上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增加了有效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4.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和GPS/GNSS技术都可以提供对地球动力学运动的基本参数—地球自转参数(ERP)的连续测量。本文通过比较VLBI技术CONT05集中连续观测解算ERP的结果,与利用全球GPS数据所得的ER,P结果,来说明用GPS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所需的台站个数情况。发现:GPS与CONT05台站并置不满足对ERP解析的要求,只有当全球均匀分布的GPS台站数目达到80个左右时,才可以满足要求。这个结论对在中国建立GPS/GNSS全球数据解析中心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星座空间构型设计的原则,初步对月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分布构型进行了分析设计。讨论了月球导航星座空间分布的卫星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评估了最佳星座设计,本研究可以为将来建立月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星座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近半个世纪间世界许多国家送上太空的,或借助他国的运载工具发射升空的空间飞行器和空间探测器已经数以千计。其中有面向地球的通信、气象、海洋、资源、导航、测地、定位、军事等等人造地球卫星;还有探测月球、太阳、日地空间、行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开发了可用于行星无线电掩星观测的信号接收设备和相应的观测资料处理软件,最后可以得到反演火星大气和电离层的各种物理参数廓线,整个系统被称为掩星接收机。利用CE-1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前期的验证,目标是将该系统应用到YH-1星一地掩星计划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开发了可用于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开环差分测速观测技术和设备,并首次应用于嫦娥-1绕月探测中。测轨观测验证的结果表明,差分观测可以很好地消除开环观测中上行站的系统频率漂移问题。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太阳系中更遥远天体的探测,如在中俄联合火星探测中对YH-1探测器的差分单程测轨任务。  相似文献   

9.
“嫦娥一号/二号”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是我国首台用于深空等离子体环境探测的仪器,成功地对月球轨道太阳风离子、近月等离子体环境以及L2点等离子体环境进行了探测,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科学数据,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探测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到来.从1958年开始,美、苏超级大国为了争夺空间霸权和开展冷战对抗的需要,在月球探测与载人登月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赛.1958年,美国先后发射了“先驱者”号系列的4个月球探测器,苏联发射了“月球”号系列的3个探测器,但全部失败了.  相似文献   

11.
月球上的水     
美国航空航天局在2009年宣布,月球勘测轨道器上的子探测器——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撞击月球获得重要成果,撞击分析数据表明月球上确实有水。2010年3月1日,NASA又宣布,由其负责研制、搭载印度2008年10月22日发射的"月船一号"探测器的一台微型雷达探测获得了月球水冰存在的有力证据。正如上世纪90年代"克莱门汀"号和"月球勘探者"号发现月球极区存在水冰而掀起人类重返月球的热潮一样,有关月球有水的消息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对建立月球基地并长期驻留月球的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底,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缩写为CMONOC)开始建设,整个工程在2000年底建成.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监测地壳运动服务于地震预测预报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大地测量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该工程由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同承担,包括基准网、基本网、区域网、数据传输与处理分析系统四大部分.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技术为主,辅之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和人卫激光测距(SL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辩率的地壳运动监测系统.这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其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网络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对地球表层固、液、气三个圈层的动态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13.
车载多传感器集成快速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是测绘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提高数据获取与处理工作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新型的多传感器技术可应用于组建快速的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本课题利用先进的定位定姿传感器、激光扫描传感器和数码影像传感器,研制开发了一个用于空间数据快速获取与处理的车载移动测绘系统(MSMP)。本文对MSMP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23-23
目前常用的水下钢结构修复技术主要有机械连接器、湿式焊接、高压干式电弧焊接和摩擦焊接。对于钢结构而言,机械连接器的准确就位和安装本身就是很困难的问题,同时其水下应用的长期可靠性问题一直没有消除;湿式焊接受困于较差的连接质量,通常只应用于浅水、结构非重要部位或者非严重裂纹的修复;高压电弧焊接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接头,但是当水深达到300m时电弧难以稳定,而且一般需要用一系列组装的高压焊接舱包围带焊结构,整套系统非常复杂,安装费时、费用极高,致使业界一直力图回避这种维修方法。摩擦叠焊与高压焊接等传统的水下焊接方法相比的突出优点如下:焊接参数不受水深影响,不需要根据水深重新评定焊接参数,浅水参数可以直接用于深水;作业在水中直接实施,不需要营造高压环境等特殊空间;可以与ROV配套,实现全套作业完全自动化,突破饱和潜水深度限制,从而率先有可能真正促使水下连接技术走向深水。  相似文献   

15.
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环境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要素观测的准确性受到观测仪器精度、观测方法、观测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观测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观测环境变化、恶化所造成的误差通常大于仪器测量误差,完全能够淹没气候变化的信号。我国现有2400余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已经或轻或重地受到了观测环境的影响,目前这些资料正在气象业务、服务中应用。由于缺乏观测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数据应用者无法判断数据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更无法对数据进行精确订正,无形中已将资料的偏差带入到业务服务工作中,影响了气象业务服务的质量。因此,亟需通过定量分析与研究,确定气象观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量值,并给出不同条件下观测要素的不确定范围和可订正性,将这些作为元数据提供给数据使用者参考使用,或将误差订正后的序列提供使用,提高观测资料的使用效益和气象业务服务水平。本项目针对此目的开展研究,旨在解决观测环境对观测要素影响的定量评价问题,并据此提出观测环境等级划分标准和相应的误差水平估计,进而根据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国家一般气象站对误差水平的技术要求,确定不同类别台站相应的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及选址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任务中,轨道设计初期需要确定合适的发射窗口,对后期的轨道设计任务提供初步约束。合适的发射窗口对任务期间的各种仿真计算也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二体问题的兰伯特(Lambert)方程来搜索从地球到其他行星的探测器行星际转移轨道的发射窗口,给出了发射窗口的分布和相应的能量等高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8-29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海上搜救指挥系统应用示范(2009BAG18B04)的子课题。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机器视觉增强技术和海上目标搜寻和定位方法,确定通过可见光、红外和雷达等用于海上目标搜救的目标检测算法,研制机器视觉增强系统,安装在搜救船舶上进行示范辅助搜救,解决夜间的搜救难题,完成及其视觉增强系统在东海救助局形成应用示范,提高东海救助局在其辖区内的救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正>对太空农业的研究,导致了地球上的众多进步——如温室大棚和垂直农场中用到的LED照明、马铃薯育种新技术等。虽然,现在仍面临许多技术困难,但植物和相关生物系统将会成为在月球、火星,甚至更远星球上生存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国会于2017年3月批准将195亿美元用于201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1,(19):23-24
随着各个国家积极开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多系统和高性能导航接收技术和设备的需求逐渐提升,兼容性问题不断出现。本课题开展高性能实时GNSS软件接收机研究,突破多系统兼容、高性能和多平台软件接收机的关键技术,并研制基于通用平台的相关样机。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6-56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面向骨肉瘤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针对骨肉瘤异常复杂的医学影像学表现,研究了多模式、多序列医学图像分割、定位和三维重建等医学图像可视化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面向骨肉瘤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图像处理原型系统。为术前判断骨肉瘤生物行为、制定手术方案和调整化疗方案,提供高效率高准确性的辅助诊断平台。这对于实现骨肉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