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氮杂对环吩主体分子的合成及对萘衍生物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氮杂对环吩大环分子中引入氯取代基和甲基对其进行化学修饰,成功合成新的氮杂对环吩主体化合物,并对其与萘衍生物客体2,3二羟基萘6磺酸,α萘酚,β萘酚及2,6二羟基萘包结配合行为进行研究.化学计量法表明这4种萘衍生物与主体均形成1∶1的超分子体系.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正电子荷氮杂对环吩主体不仅能识别萘衍生物的磺酸基与羟基的差异,而且还可以识别同分异构体α萘酚,β萘酚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主客体间的静电引力、分子结构、几何互补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体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邻氯乙酰胺基苯基)卟啉锌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并表征了α,α,α,β-四-(邻氯乙酰胺基苯基)卟啉(Ⅰ)及其锌(Ⅱ)配合物(2)。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配合物2与三种典型的咪唑类配体轴向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研究了其作为主体分子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结果表明,各配体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N-甲基咪唑)>K(咪唑)>K(2-甲基咪唑)。根据量化计算结果,讨论了三种咪唑类配体与主体分子配位时的进攻方向,咪唑和氮甲基咪唑从锌卟啉具有三个侧链的方向进攻,而2-甲基咪唑则从锌卟啉具有一个侧链的方向进攻。由轴向配位反应的△rHm^θ、△rSm^θ和△rGm^θ可以确定该反应是放热、熵减小的焓驱动过程。实验和计算结果均表明:配合物2对咪唑类客体的识别是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四氮杂环蕃CP44并对二茂铁或氮杂环化合物进行分子识别,研究其红外吸收光谱。方法用高度稀释法合成了1,6,16,21-四氮杂[6.1.6.1]对环蕃CP44,在酸性条件下与具有生物活性的咪唑类或二茂铁氮进行反应,IR和MS对包结物的结构进行测定。结果得到7个主-客体包结物。结论由IR中N-H伸缩频率可以研究四氮杂环蕃与含氮杂环的分子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与萘酚包合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α,β-萘酚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圆二色谱、核磁共振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薄层分析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α,β萘酚均形成11的包合物,氢键、包合水的释放是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α,β萘酚为客体的包合反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圆二色谱、核磁共振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薄层分析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α,β萘酚均形成1∶1的包合物,氢键、包合水的释放是形成包合物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单-[6-(8-氧喹啉基)]-β-环糊精(2)与9 种脂肪醇、3 种脂肪酸和樟脑手性对映体在磷酸缓冲溶液中,25℃时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与母体β-环糊精(1)的分子键合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客体分子的结构与主体化合物空腔的尺寸匹配决定了所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即范德华力和疏水相互作用是分子识别的主要驱动力,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键合到β-环糊精主面的喹啉基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荧光光谱的探针,也可以识别客体分子的手性,其中对(+ )/ (- )-薄荷醇的对映体选择性高达4.4(ΔΔG°= - 3.67kJ·m ol- 1).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单-[6-(8-氧喹啉基)]-β-环糊精(2)与9种脂肪醇、3种脂肪酸和樟脑手性对映体在磷酸缓冲溶液中,25℃时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与母体β-环糊精(1)的分子键合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客体分子的结构与主体化合物空腔的尺寸匹配决定了所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即范德华力和蔬水相互作用是分子识别的主要驱动力,而氢键作用对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键合到  相似文献   

8.
以酚酞为光谱探针,在25℃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分别测定了β-环糊精(β-CD)、2,3,6-三[氧-(2-羟基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及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MO-β-CD)与3种生物胆汁盐分子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3种甾类生物分子客体与3种环糊精主体之间的键合能力和选择性主要受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的影响.几种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协同贡献于主-客体的包结配位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技术考察了瓜环与香料吲哚的分子包结.实验表明,主客体相互作用时,吲哚分子进入瓜环的空腔,形成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分子胶囊;热力学研究表明主客体包结物的形成与瓜环空腔的疏水作用引起的焓变、熵变有关;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不同的瓜环增大客体或瓜环的初始浓度对体系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将?-环糊精的6-OH用二乙烯三胺基取代,得到了6-脱氧-二乙烯三胺基?-环糊精(DTCD),在镧系金属NdCl3的存在下,分别与1,5-萘二胺和1,8-萘二胺反应,得到了2种三元超分子配合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其中主客体分子的化学计量比为2:1,客体分子等价氢原子的信号简并现象在包合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表明客体分子在主体空腔保持着对称的构象。2种三元超分子配合物均呈“三明治”式夹心结构。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自环已烷中吸附芳香化合物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5℃和40℃时活性自环已烷中吸附苯甲酸、水杨酸、苯酚、萘和α—萘酚的吸附等温线,用Lagmuir吸附参数计算了吸附过程的标准热力学函数△G°、△H°和△S°。结果表明,苯酚、萘和α—萘酚的△G°相近,苯甲酸的△G°比水相酸的大。苯甲酸的△S°为大的正值,水杨酸的△S°为不大的正值,苯酚的△S°近于零;而萘和α—萘酚△S°为大的负值。认为,在溶液吸附中有的体系熵效应则可能是吸附过程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萘的异丙基化反应的意义及研究概况,着重分析了物料配比对高压釜中萘的异丙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在0.1L高压釜中的最佳物料配比为:0.0375mol萘/0.1mol异丙醇/10mL 氢化萘/1.5g丝光沸石。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度脱铝丝光沸石为原料,按实验确定的物料配比在高压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50℃,反应时间为3.5h,得到萘的转化率为44.8%,产物的β,β-DIPN的选择性为95.4%,2,6-DIPN的选择性为73.0%,2,6-DIPN/2,7-DIPN的值达到3.2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系列甲氧基取代萘磺化反应,考察立体效应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了分子力学DTMM程序计算及相应核磁谱数据解释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唐世华 《河南科学》2000,18(2):144-146
用紫外及荧光光谱法测定了 β -环糊精与酚类包合物的解离常数 ,分析了 β -环湖精对苯环和萘环共轭效应的影响 ,通过比较紫外法和荧光法测定包合物解离常数的可靠性 ,提出用荧光光谱法测定包合物中客体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吡啶-2,6-二甲酸为配体与CaCl2和Gd(NO3)3·6H2O在120 ℃下进行水热反应72 h,合成了一个四核Ca(II)-Gd(III)异金属配合物,[Gd2(pydc)6Ca2(H2O)10]·2Him·6H2O (1, H2pydc=吡啶-2,6-二甲酸; Him=质子化的咪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此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以及室温固态荧光发射光谱等性质.结果显示: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空间群,晶胞参数a=1.23722(10) nm, b=1.24751(10) nm, c=2.24917(19) nm, α=101.251(2)°, β=103.834(2)°, γ=96.391(2)°; V=3.2602(5) nm3, Z=2.配合物呈现亮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6.
以纳米固载杂多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β-萘酚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了β-萘乙醚,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该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在酚醇物质的量比为1:3.5,催化剂用量为0.6g/0.04mol β-萘酚,反应时间的7h,β-萘乙醚的收率可达65.81%.  相似文献   

17.
采用萘的异丙基化反应合成2,6-二异丙基萘(2,6-diisopropylnaphthalene,简称2,6-DIPN)是极具前景的方法.催化剂中以丝光沸石的择形催化效果最好,但其酸中心的积炭会使催化剂失活.以萘和丙烯为原料,以水汽脱铝氢型丝光沸石(SDHM)为催化剂,在高压釜中合成2,6-DIPN.考察了SDHM催化萘异丙基化反应的积炭失活规律,其原因可归结为SDHM的酸性中心被积炭覆盖以及一维孔道易堵塞所致.  相似文献   

18.
2,6-二异丙基萘是制备高级聚酯材料PEN和液晶聚合物的原料。用择形催化剂丝光沸石代替传统的Friedel—Crafts催化剂,在高压釜中以萘和丙烯为原料经异丙基化反应合成了2,6-DIPN。采用浸渍法用少量镁盐修饰水汽脱铝氢型丝光沸石(SDHM),减少了SDHM外表面的强B酸中心和非择形产物的生成,从而使2,6-DIPN的择形率提高到71%。2,6-DIPN/2,7-DIPN摩尔比达到2.89,有利于2,6-DIPN的分离提纯。  相似文献   

19.
在微波促进下,各种醛、β-萘酚、2-氨基苯并咪唑在无任何催化剂和溶剂的情况下,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1 H-苯并[d]咪唑-2-氨基)甲基)-2-萘酚系列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产率较高等特点.化合物的结构经过IR,1HNMR,13CNMR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H5N1 influenza A viruses have spread to numerous countries in Asia, Europe and Africa, infecting not only large numbers of poultry, but als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humans, often with lethal effects. Human and avian influenza A viruses differ in their recognition of host cell receptors: the former preferentially recognize receptors with saccharides terminating in sialic acid-alpha2,6-galactose (SAalpha2,6Gal), whereas the latter prefer those ending in SAalpha2,3Gal (refs 3-6). A conversion from SAalpha2,3Gal to SAalpha2,6Gal recognition is thought to be one of the changes that must occur before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can replicate efficiently in humans and acquire the potential to cause a pandemic. By identifying mutations in the receptor-binding haemagglutinin (HA) molecule that would enable avian H5N1 viruses to recognize human-type host cell receptors, it may be possible to predict (and thus to increase preparedness for) the emergence of pandemic viruses. Here we show that some H5N1 viruses isolated from humans can bind to both human and avian receptors, in contrast to those isolated from chickens and ducks, which recognize the avian receptors exclusively. Mutations at positions 182 and 192 independently convert the HAs of H5N1 viruses known to recognize the avian receptor to ones that recognize the human receptor. Analysi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A from an H5N1 virus used in our genetic experiments shows that the locations of these amino acids in the HA molecule are compatible with an effect on receptor binding. The amino acid changes that we identify might serve as molecular markers for assessing the pandemic potential of H5N1 field isol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