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带电导体表面和电场中二介质界面上的电场强度和所受到的静电力,给出了普遍的或推广的高斯定理——通过任一闭合假想曲面(即高斯面)的电场通量等于闭合面内电荷及闭合面上半数电荷的代数和除以ε0。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高斯定理源于库仑定律,依赖于场强叠加原理,场强通量与场线通量均遵从高斯定理;高斯面上的场强是其内外所考虑的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构建体系高斯面,局部高斯面求解场强问题。  相似文献   

3.
变速旋转梁的建模与运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支承运动情况下变速旋转梁的弹性振动方程及边界条件。根据模态分析方法,利用边界条件以及模态函数的性质,得到了一组惯性解耦时变系数的模态坐标方程组。并分析了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经典时变振动方程即Hill方程和Mathieu方程。将时变系数的常微分方程组变为增量形式,根据Newmark方法逐步积分,运用梁端部弹性振动的相轨迹分析了该时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给出了变角速度情况下,常有支承运动旋转梁的稳定性分析算例。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求解Fredholm-Ⅱ型积分方程的问题,对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求解Fredholm-Ⅱ型积分方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求解Fredholm-Ⅱ型积分方程的一般算法,该方法不需要构造正交基,并且对区间的划分不因问题不同而改变,具有一般性,可以推广到求其它形式积分方程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应用快速富里叶-汉克耳变换(FFHT)算法计算层状介质中偶极天线电磁场的新方法,给出了层状介质中任意方向偶极天线电磁场积分解的一般形式,讨论了它的基本特性。为了求解这种积分方程,引入和改进了富里叶-汉克耳变换(FHT)算法,并用感应测井响应正演计算作为实例,证明该方法高效并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设真空中一点电荷q位于0点,q随时间t成正弦变化,q=q0sinωt,它周围的电场呈球体状向周围扩散,构成一区域Ω,其中各点的电场强度压都随时间变化,从动态标量位函数甲的波动方程出发可算出该区域内磁场为零。但运用麦克斯韦第一方程式计算将得出愿内有磁场存在的错误的结果。其原因在于麦克斯韦第一方程式的积分式中同一时刻L环路所张的曲面S可以有无穷多张,该积分式要求L环路所张的的所有曲面Sn上对DD/Dt的积分值应相同。但是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本例就不满足这一点。麦克斯韦第一方程式的微分式所算出的“量”矢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本例仅仅是代表一种数学意义上的存在而非物理意义上的磁场强度量矢量存在。在真空中,如时变电场方向呈均匀球状均匀分布,则该电场所在的区域不产生成场,麦克斯韦第一方程式在此区域内不成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矩量法研究了具有任意形状小电气尺寸导电面的散射问题。在矩量法分析中,采用电场积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导电面用三角形分块以获得灵活的子域基展开,其展开函数定义在这些三角形子区域上。接着以此展开函数作权函数进行加权处理,从而把电场积分方程化为矩阵方程,在此基础上找出导电面上的电流分布及相应的散射特性。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计算了在平面波照射情况下平面方板和弯折方板上的电流分布,以及雷达截面图。  相似文献   

8.
几类非线性方程组的行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波解是反应扩散方程解的一种重要类型,其解的形式为u(x t)=u(x xt),这里c为常数,表示波速。本文运用符号计算方法讨论了几类非线性方程组的行波解。首先利用齐次平衡系数法,通过Riccati方程求解,充分利用Mathematica的符号计算功能,获得了变形Boussinesq方程组和长水波的近似方程组的行波解,从中不仅找到了系统的孤立解,而且还获得了其它的精确解,最后将这种方法推广到了求2 1维色散长波方程组的行波解。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一般情况下奇异积分方程近似解的计算问题,利用Galerkin方法,对于特征方程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构造其近似解的方法.并分别就方程的指标κ≥1及κ≤0的情况,给出了其近似解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R2空间中有界单连通区域上的一阶变形Helmholtz方程k+xyyk-xf1(x,y)f2(x,y[])=g1(x,y)g2(x,y[]),满足边界条件w+(t)=G(t)w-(t)+g(t)的Riemann边值问题.利用广义解析函数Riemann边值问题的理论,先将变形Helmholtz方程Riemann边值问题转化为最简形式的跳跃问题,再利用广义Cauchy型积分得出其在非齐次边界条件下的一个特解,最终求出复方程在齐次边界条件下的通解,即分别在不同情况下,获得复方程满足齐次和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可解条件及解的表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类含有外部扰动的分数阶广义系统进行滑模控制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数趋近律从理论上消除了抖振.通过构造分数阶反馈控制器的方法将分数阶广义系统正常化.采用积分滑模面以消除滑模运动的趋近阶段.分数阶次α分0<α<1和1<α<2两种情况讨论,运用Kronecker积与LMI方法,分别设计增益矩阵使得滑动模态方程稳定.在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中,对指数趋近律进行了性能的改进,以所设计的连续函数代替符号函数,使得当状态趋近滑动模态时可以与滑动模态实现光滑过渡.最后,通过Simulink建立滑模控制仿真实验,验证了0<α<1和1<α<2两种情况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规范与组织结构 孙红春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涵盖内容、数据结构和服务对象上都远远超出了数字地形图,它可以同时满足建设用图和GIS用户的需要,它具有丰富的数据提取、可视化输出、质量控制、历史数据保存再现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空间要素的规范和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据此阐述了对制定空间要素规范的原则、空间要素规范的对象,以及空间要素规范和结构应包含的内容的一些看法. 复合路面沥青面层最佳厚度 周富杰,孙立军 反射裂缝是影响复合路面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通过增加罩面层厚度来消除反射裂缝通常是不经济,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沥青罩面合理经济厚度的研究.为此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分析了沥青罩面层厚度对反射裂缝的影响,给出了单双反射裂缝的分界罩面厚度,提出了最佳脱开宽度和最佳罩面厚度的概念.试验路观测结果不仅验证了力学分析结果,同时显示双裂缝的宽度基本上等于沥青罩面层的厚度,综合力学分析和试验路观测结果,建议了复合路面沥青罩面层的最佳厚度,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降膜式发生器的传热传质研究 王长庆,陆震 降膜式发生器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热泵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能在较小的液流量和较小的温差下获得较高的热流密度和传热传质系数,尤其是当液膜沿着水平管外作降膜流动时,传热传质效果更佳.为此建立了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溶液发生过程传热传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流动、传热与传质时进行相互耦合的特点,对不同布液方式下的液膜流动初速进行了修正,对模型进行求解.建立了实验台对降膜式发生器的传热传质进行实验.通过对800多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了计算传热与传质的准则关系式. 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研究 许志鸿,李淑明,高英,丰晓 简要介绍了动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包括基本概念、试验方法的建议、三种进口沥青、七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抗压性能参数及相关关系,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同济交通仿真(TJTS)系统中的纯微观跟车模型 邹智军,杨东援 分析了跟车模型应用于仿真系统的缺陷,并根据基于时间扫描技术的微观仿真建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更好地反映微观跟车行为的纯微观跟车模型.围长为r的圈分布图最大边数的新下界 邹辉文,李文新 阶为n的图G的圈长分布是序列(C1,C2,…,Gn),其中Gi是G中长为i的圈的数目.若图G的圈长分布满足C1=C2=…=Gr-1=0,Gr=1,且对i=r+1,…,n,有Ci≤1,则称图G是围长为r的圈分布图.用fr(n)表示阶为n的围长为r的圈分布图最大可能的边数.证明了对每个整数n≥R(其中:r=3时,R0=17;r≥4时,R=3r-[r/2]+5),有fr(n)≥n-r+3k+t+4+1). 基于逆向工程的快速模具制造 马淑梅,陈彬,张曙 以洗发水瓶作为实物,通过数字化扫描、CAD建模、模拟加工、生成NC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洗发水瓶模具的阴模和阳模等过程,详细分析了逆向工程在快速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技术.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产品建模和数字化扫描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该项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对快速响应市场产生显著效果. 不确定时变滞后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 孙继涛,刘永清,邓飞其 研究一类不确定时变后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问题,当系统既有状态时变滞后,又有控制输入时变滞后,而且状态和控制输入的不确定项均不满足匹配条件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了系统可由基于观测器的状态反馈鲁棒镇定的充分条件,它同时在执行器发生故障时,具有完整性. 碳纤维加固桥梁结构技术的应用 匡志平,王皓波,赵强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结构加固方法,它采用特种结构用胶将碳纤维材料粘贴在结构构件表面,从而起到对原结构的补强作用.通过对某既有桥梁采用碳纤维加固处理后的现场试验证实,碳纤维的加固有效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了该桥现有使用功能的需要.碳纤维加固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运用,具有极大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具有微孔洞结构陶瓷材料热冲击疲劳实验研究 贺鹏飞,刘克成, C. Yuan 对微孔洞体积分数分别为5%的密实材料和30%的微孔洞结构材料的两种氧化铝陶瓷材料,利用水冷却的实验法进行了热冲击的疲劳实验.材料经金钢石砂轮切割,并抛光后,制成35 mm×10 mm×2 mm的试样.为了使试样只在一个面上承受热冲击,以使其内部的热应力近似呈单向状态,试样的其它面皆用氧化锆板和高温粘合剂包封.包封好的试样放入高温炉中,以5℃@mm-1的速率加热至350℃,保温30 min后尽快抛入具有室温的水槽中,几分钟后取出,试样清洗后放入红色渗液中,1 h后取出,用清水洗净,此时裂纹图案清晰可见.裂纹图案用扫描仪存入计算机中待分析.同样的程序对试样进行多次实验,直至其破坏.实验比较了不同微孔洞体积分数试样在相同的热冲击条件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实验发现对于两种不同微结构的材料,裂纹起始模式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多个几乎平行的裂纹从受热冲击的面上起始,然后沿与此面的法向相反的方向扩展.随着热冲击次数的增加,在密实材料中,裂纹的长度逐渐增加,并在受到12次热冲击后发生断裂破坏;而在微孔洞结构材料中,热冲击次数在16之前,裂纹的长度只有很小的增加,但裂纹有明显的分叉现象,热冲击次数达到20时,裂纹的长度有明显增加,但在实验次数进一步增加到28次后,试样中的裂纹没有明显增加,试样亦没有发生宏观破坏. 分散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协调调度的遗传算法 王家海,卢洪波,张曙 讨论了在生产实际问题中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具有各制造单元间协调功能的生产计划与调度系统.为了把遗传算法应用到生产实际的协调调度的环境中,提出了自己的编码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针对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并通过Agent实现异地调度系统之间的协调通信.这一调度系统适合于分布式、自治的控制场合,满足分散网络化控制中各个分布式单元具有智能与自主性的控制特征的要求. 一种求解3机FlOW-shop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 陈雄,汤光强,吴启迪 提出了一种遗传分枝定界算法求解3机flow-shop调度问题,该算法类似于常用的遗传局部算法和遗传动态规划算法.用随机方法生成测试例子,通过与著名的Tillard的禁忌搜索算法和Reeves的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实了遗传分枝定界算法的有效性. 混合型粗集料轻混凝土的微观结构(I) 祁景玉,肖淑敏,高燕萍,巴恒静 在轻集料混凝土内,微观结构的改变,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研究.也就是说,对于轻集料混凝土,其微观结构的具体类型、微观结构与各项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还是个空白.针对以上的具体事实,研究中采用X光(XRD)、电镜(SEM)、红外(IR)和差热(DTA)等探测手段,对所配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具体类型及转化、微观结构与各项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测定.并着重提出:由于陶粒的微泵作用,陶粒颗粒的内部会形成内部水化产物,除其它影响因素之外,陶粒内部水化产物的形成,将有效地提高陶粒本身和陶粒混凝土的强度;由于界面反应,在陶粒与水泥石界面处会形成与水泥石基体相微观结构不同的9×10-10 m托勃莫来石矿物;最后对其相应的早期水化产物及其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关于推广Cauchy积分定理的一个新证明 成东东 构造了在函数连续情况下的一个平均函数,证明了该平均函数的若干性质.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解析函数用其平均函数逼近时,通过将该区域化分为几个特殊部分,分别讨论了各部分解析函数与其平均函数之间的差异,从而证明了推广的Cauchy积分定理. 美式障碍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 吴文青,吴雄华 给出了基于B-S方程的向下触销型美式看涨期权的具体数值算法.算法采用两点中心隐式差分格式,由于问题的初值条件含强间断或弱间断,采用了相应的奇性消除技术,利用较少的网点就取得了较准确的结果.还分析了障碍对期权价格及最佳实施价格的影响. 薄板自由振动虚边界元解法 许强,朱金龙,赵智 依据虚边界元法思想,提出了一种求解薄板自由振动问题的新算法.通过采用薄板弯曲问题的静力基本解,建立了薄板自由振动问题的虚边界积分方程及满足边界条件和域内点动力位移方程,将薄板自由振动问题转变为代数特征值问题,可直接求解.与边界元直接法相比,本方法无需处理奇异积分,避免了"分界层效应”,而且思想简单,计算省时、方便.算例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计算精度. 结构动态分析中的可视化技术 钟珞,袁景凌,楼梦麟,陈清军 提出了结构动态分析的可视化思路,并在先进的图形开发环境下利用Open GL作为三维图形的绘制引擎,实现了结构的动态模拟. 相邻信号交叉口间路段的交通空间容量 刘灿齐 定义了良性车辆最多状态,从城市道路的关键点--交叉口出发,在假定车辆速度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推导了单车道的良性最多车辆数公式,并将这个复杂的公式制成了可实用的表.在此基础上,分别就单车道和多车道的情形探讨了相邻交叉口间路段的交通空间容量模型.  相似文献   

13.
路面结构中地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的换算 姜爱锋,姚祖康 指出了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在多层地基模量换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给出了目前常用路面结构形式下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基于八叉树的隐式曲面与隐式曲面求交 余正生,吴启迪,李启炎 先将隐式曲面进行多边形化,两隐式曲面的求交,采用八叉树来搜索它们相应的两组多边形面片的交线.这一方法既避免了解析法对所给定隐式曲面要有特殊要求的局限性,又能克服数值法遇到初始点选取和迭代收敛性问题,算法准确可靠. 切削振动计算机仿真的数值方法 李沪曾,于信汇,呙清强 以平面端铣为例,介绍了应用Runge-Kutta方法求解机床结构多自由度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组仿真切削振动的公式和算法.数字仿真铣削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结果,与采用Simpson-快速卷积-迭代法求解系统运动积分方程组仿真的结果相当接近,并与他人研究结论相符,证明了两种数值方法的收敛性,为它们用于切削振动计算机仿真的可行性提供了佐证. 中性水溶液中碳钢钝化膜的光电响应 吴斌,王建信,李义久,倪亚明 用光电响应方法测量了pH=8.4的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碳钢电级上钝化膜的光电化学行为.通过研究光响应电流iph与入射光能量hγ(波长λ)和外加扫描电位U的关系,指出的碳钢电极在中性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具有n型半导体的性质.半导体特征参数(禁带能量Eg和平带电位Ufb)表明,钝化膜为晶形和无定形(主要为无定形)γ-Fe2O3组成的无序结构,其禁带能量为2.01 eV(晶形)和2.34 eV(无定形),平带电位为-0.10 V,这和钝化膜的X射线衍射(XRD)实验结果一致.并导出了无定形半导体材料的光响应电流iph与外加电位U之间的一般关系式. 高压直流电场强化垂直管内沸腾传热试验研究 安恩科,姜富明,魏敦崧,陈之航 在分离式热管结构的电水动力学(EHD)强化试验台上,采用R11工质、直流高压电场,首次完成了垂直管内沸腾换热的EHD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HD技术对垂直管内的沸腾换热有明显的强化效果;低热流密度时,强化效果较好,增大热流密度时,强化效果减弱;当热流密度维持不变时,强化系数随着电场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沸腾换热的最大强化系数为428%. 大面积屋顶上下表面脉动风压的相关性分析 庞加斌,朱乐东,陈伟 通过对武汉体育场屋顶风洞试验上下表面同步测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屋顶上下表面脉动风压的相关性及其和屋顶动风荷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文献[1]建议的脉动风压计算方法可能产生的误差,初步讨论了体育场大面积屋顶结构在抗风实验研究中上下表面非同步测压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及采用上下同步测压的必要性. 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多维信号博弈模型 李宇宏,沈荣芳 运用博弈论及信息经济学中非对称信息下的信号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多维信号博弈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分离均衡分析,阐述了企业多元化的战略意义在于传递企业成本类型和市场需求类型以获取竞争优势. 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识别沉积构造 钟广法,马在田 基于塔里木盆地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S/FMI)解释,探讨沉积构造在FMS/FMI图像上的特征及识别方法.层面及沉积构造在FMI/FMS图像上通过灰度或颜色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灰度突变界面指示各种层面,包括平坦状层面、非平坦状冲刷面和不整合面.根据层内灰度微细变化面--纹层面与层面的关系,及纹层面的倾角变化模式,可以区分水平/平行层理及各种交错层理.纹层连续性破坏或纹层面扭曲等特征指示准同生变形构造的存在.根据FMI/FMS图像解释的交错层理的产状可以推断古水流方向. 桥梁桩承台体系抗扭研究 舒翔,陈竹昌,祝龙根 通过刚性桩承台体系和弹性桩承台体系的受力计算以及桩基础的模型试验,研究了桩承台体系在扭矩作用下的桩顶内力分布.结果表明,可以按照绝对刚性承台假定来分析桩承台体系的受力. 建设项目的价值T程与价值管理 孙继德,沈继红 价值工程(VE)应用到建设项目中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价值管理(VM)是对价值工程(VE)的发展,其含义、研究时间、研究内容和范围都比VE拓宽了.VM对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将更加有效,因此VE发展到VM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对VE,VM进行了比较分析. 自动控制加药系统在微絮凝过滤中的应用 李伟英,范瑾初 通过中试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用于微絮凝过滤中的流动电流检测仪自动控制加药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以某水库作为源水,其浊度小于20 ntu),该水库水流动电流设定值(Sp)应为-17.5;加药管线流动时间为50~60 s;取样系统流量(q出)选用应恒定.由此得出结论:某水库水采用流动电流自动控制混凝加药技术是可行的. 基础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对比试验与分析 施卫星,吕西林,朱玉华,冯德民 采用日本生产的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支座,以中国和日本在建的中高层房屋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基础隔震模型和基础固定房屋模型模拟地震动振动台试验,并引入能量分析方法对两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基础隔震系统隔震效果明显,隔震层滞回变形能有效吸收地震动输入能量,减小模型结构的塑性变形和累积损伤. 管节-接头的弹性地基梁法及顶管施工模拟分析 丁文其,朱合华,杨金松,范明星,葛金科 针对曲线顶管工程的特点,通过建立管节-接头力学模型及弹性地基梁法,对顶管施工的顶力、管接头张开量、管段内力、土体抗力及土体的稳定性等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成果在大口径小半径曲线顶管施工实践中的成功应用,证明其对今后同类工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推广价值. 单桩沉降遮拦效应的研究 林永国,周正茂,刘国彬 针对桩基沉降中普遍存在的遮拦现象,提出了用剪切位移法分析单桩沉降遮拦效应的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理论公式.结合上海的地质情况对单桩的遮拦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对土体深度方向的差异沉降具有明显的遮拦效应,桩刚度对遮拦效果影响较大,遮拦桩不宜使用柔性桩,否则遮拦效果较差;遮拦桩轴向刚度接近于受荷桩轴向刚度时,已可获得理想的遮拦效果,再增大遮拦桩的刚度意义不大.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花粉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潘建国,王开发,郑尧隆,刘远红 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花粉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5,四种维生素在ODS-5 μm色谱柱上分离,用pH 5.01磷酸缓冲液-甲醇(体积比为75:25)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波长为260 nm,10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在(1~20)×10-6范围内进样量和响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收率为94.37%~101.57%,变异系数为1.90%~8.23%,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为快速、准确地同步测定花粉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称广义Rssler奇怪吸引子的计算机构造 王兴元, 杨威    阐述了计算微分方程组最大Lyapunov指数的技术,介绍了由一维可观察量计算系统关联维数的方法.利用Lyapunov指数作判据,通过坐标变换,构造了广义Rssler方程具有旋转对称性的奇怪吸引子,分析了奇怪吸引子的运动特征并计算了奇怪吸引子的关联维数. 裂纹扩展对转子动特性的影响 杨积东, 徐培民, 闻邦椿    基于转子安全运行要求,对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用非线性开闭裂纹模型,研究裂纹扩展过程中挠性裂纹转子动特性及不平衡量e和裂纹角β两参数在扩展中的影响.研究表明,系统具有多种非线性振动形式,有多种途径出入混沌状态.研究为在线监测、分析和诊断裂纹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磨床位移的自学习控制 刘贵杰, 巩亚东, 王宛山    采用自学习控制原理和变速度、变加速度位移指令生成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控制交流异步电机来控制磨床位移,从而减小目标点处惯性对位移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磨床位移精度. 挖掘过程及机构参数优化设计 李奎贤, 宋桂秋, 彭武良,王新中    从挖掘轨迹方程出发,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以实验为基础,结合采矿工艺,根据挖掘时的初始边界条件,生产率等因素,解决了挖掘过程的建模难点.首次对机械式挖掘机的挖掘过程参数和机构参数进行优化,使参数更切合实际更趋于合理.该方法对设计有普遍指导意义. 空气和过热蒸汽干燥机特性的对比研究 梅国晖, 任立义    简要介绍了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优点.指出过热蒸汽干燥和热空气干燥相似也分为三个阶段:起始段、恒速段和降速段.并且分析了各阶段在干燥机理上的差异.从理论上解释了逆转点温度存在的原因,并推导出逆转点温度的计算公式.以立式振动输送干燥机为例,对热风干燥和过热蒸汽干燥的能耗进行了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证实以过热蒸汽作为干燥介质可以极大地降低该干燥机的能耗.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锥盘母线的设计方法   张伟华, 巩云鹏, 程乃士    分析了直母线锥盘必然使金属带产生轴向偏移和扭曲的原因.提出了零偏移量锥盘母线的设计方法:选择形状简单易加工的曲线作为推块侧边,根据共轭曲线原理和传动的约束条件,求解其共轭曲线作为锥盘母线.给出了推块侧边为圆弧的锥盘母线来求解方程和算例,论述了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及其对锥盘母线性能的影响 3-RPS并联机器人机构位置正解的杆长逼近法 李树军    根据机构运动的同一性条件,给出一种求解3-RPS并联机构位置的杆长逼近法,该算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逐步自动修正迭代初值、缩小搜索区间和步长、提高逼近精度,将二维搜索的杆长逼近化为一维搜索的杆长逼近.因此只要在分支的有效活动区域内任选初值,即可保证其收敛性并且不受机构奇异位形的影响,大大简化了搜索逼近过程并提高了迭代效率.文中给出了求解过程和逼近步骤及求解实例,其逼近精度达10-5.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人因组织行为安全控制模型 郑双忠, 陈宝智, 刘艳军    运用组织行为学原理知识,结合组织行为学学科,对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组织行为安全控制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组织行为安全控制两级模型,探讨了个体、群体和结构对安全控制的深层次影响,对于如核电、航空、航天、化工和石化等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固态二元合金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   陈星秋, 丁学勇, P.Royl    针对实际固态二元合金熔体,提出全浓度范围内的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推导出对有序、无序固态二元合金的全摩尔超额函数、偏摩尔超额函数、组元活度计算式.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压力AGC模型研究与改进   王君, 王国栋    将AGC模型分为厚度估计模型和厚度调节模型两部分,分别对应于AGC系统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依据各部分所采用的轧机弹跳方程和金属塑性变形方程形式的不同,对各种典型的压力AGC模型进行了分类和对比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压力AGC模型,经过详细的分析比较,证明新的压力AGC模型具有良好厚度估计精度和系统动态特性.   未燃煤粉在填充床内的分布及对料柱压差的影响   李洪会, 孙亮,沈峰满,赵庆杰   为揭示未燃煤粉在高炉块状带的分布及其对块状带压差的影响,利用冷态填充床模型研究得出,空塔流速对填充床中气流压差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空塔流速的增加压差呈线性增加.本试验条件下,空塔流速每增加1.0m/s,压差将增加0.37kPa/m;填充床内未燃煤粉积蓄量越多,压差增加越大,当积粉量为60kg/m3,压差将增加2.5kPa/m;局部的过量积粉可能导致悬料. 电磁搅拌改善铸坯内部质量的实验研究   张宏丽, 贾光霖,王恩刚,赫冀成    采用低碳钢进行静态浇铸实验,并就电磁搅拌对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可明显提高铸坯凝固组织的等轴晶率,同时又可以改善铸坯内的成分分布状况,提高铸坯的内部质量.在合理的电磁搅拌参数和浇铸条件下能够得到几乎为100%等轴晶的铸坯.   软接触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及夹杂物运动规律   邓安元, 贾光霖, 赫冀成   采用Rhie-Chow非交错网格和适体坐标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模拟了软接触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夹杂物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软接触结晶器上部熔池的搅拌强度增强,自由表面上的钢液流速和紊动能增加,钢液射流的渗透深度减小;在弯月面附近出现明显的钢液回流区;与传统结晶器相比,最大紊动能区从水口附近移动到弯月面附近;夹杂物上浮去除的趋势增加,且在结晶器内的滞留时间延长.   轧制过程的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模拟   刘立忠, 刘相华, 王国栋    分析了显式动力学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的计算过程,并用其对平板轧制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咬入、稳定轧制和抛钢阶段整个轧制过程的应力-应变场.通过将板宽对称中心线轧制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准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轧制接触变形区内的接触应力分布规律.   压力下真空密封铸造工艺研究   李晨曦, 吴春京, 胡汉起   提出了一种新的铸造工艺压力下真空密封铸造,并采用这种工艺铸造出了质量优异的黑色金属薄壁铸件.试验表明,压力下真空密封铸造的铸型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在压力下真空密封铸造的型腔中金属液有良好的充型能力.   无损耗电阻器的端口特性及应用研究   吴建华, 殷洪义, 徐心和    对无损耗电阻器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建立了无损耗电阻器的数学模型和应用算法,并用无损耗电阻器代替电路中的电阻器,实现了动态电路的特性校正,大大减小了电路的能量损耗.实验结果验证了特性分析和算法的正确性,说明了无损耗电阻器可用于各类电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   超越式模型学习   赵希男, 陈耀金, 马钦海, 关志民   针对引进的部分模型常常不适应企业的实际这一普遍问题,在保留原引进模型优点的情况下,借助“专家咨询”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超越式模型学习的方法来尝试解决众多的软件智能学习问题.最后,以现场实际为背景,给出了一个应用仿真实例.   标度无关性计算及其在股市波动中的应用   黄小原, 庄新田, 张泉    标度无关性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系统甚至于经济金融系统可观测量的幂函数关系,它揭示了股票市场波动的金融复杂性.在分析股市波动标度无关性及其非趋势波动分析DFA算法基础上进行了应用研究,对国内上海、深圳两地股市和东大阿尔派股价指数进行了标度无关性分析,实际计算了这些股指DNA游走位移、均方值和标度无关性指数,结果表明这些股指均具有持久性.   基于神经网络的六辊可逆轧机板形广义预测控制系统   王哲, 徐建忠, 张晓峰, 王国栋    板带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具有非线性、时变、纯滞后和耦合的特点,其建模与控制是很困难的.在神经网络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广义预测控制方法对可逆UC轧机的板形进行在线控制.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板形控制品质.   广义离散系统的H2控制设计   杨冬梅, 张庆灵, 姚波    研究了广义离散线性系统的H2控制问题.借助于广义Lyapunov方程,给出了计算广义离散线性系统的H2范数的状态空间方法.基于该方法,讨论了广义离散控制系统的H2控制器设计问题.   新型高强韧钢成分设计的经验公式   钱存富, 张国英, 陈芳芳, 曾梅光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17组新型高强韧钢的实验数据所对应的结构形成因子S值,用其中12组数据,建立了结构形成因子S与抗拉强度σb关系的经验公式,应用其余5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其最大误差为5.6%.   群组模糊判断矩阵集结方法的理论分析   姜艳萍, 樊治平    对群组模糊判断矩阵的集结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对同一决策问题的m个模糊判断矩阵是一致性的情况下,给出了加权集结方法的理论依据,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关于群的判断矩阵与各决策者给出的判断矩阵之间关系的一些重要性质,从而为基于群的判断矩阵的方案排序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确定对称组合系统的鲁棒容错反馈设计新方法   张严心, 张嗣瀛   对不确定对称组合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容错反馈设计方法.通过求解2个新的Riccati方程的对称正定解,设计出反馈控制器,使其不仅对N个子系统中任一个子系统执行器发生故障时具有完整性,而且关于参数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示例表明其有效性.且与传统容错控制方法相比较,所利用的Riccati方程求解范围更广,更具灵活性.  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相似奇异组合系统的鲁棒控制   石海彬, 刘晓平, 张嗣瀛    研究了一类具有非线性互联作用的相似奇异组合系统,在其互联项中含有不确定性,设计了鲁棒控制器使系统在平衡点处全状态渐近稳定且在状态响应中不包含脉冲效应.由于控制器本身也具有相似结构,因此易于工程实现.   一类特殊的车辆路径问题(VRP)   李嘉, 王梦光, 唐立新, 宋建海    描述了一类特殊的车辆路径问题,在分析问题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车队模式”定义,提出了多种车队模式下的混合车队车辆路径问题的问题求解框架,对其中的混合车队车辆路径问题,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式.针对混合车辆车队路径问题,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启发式的混合算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了框架、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高炉煤粉喷吹控制系统述评   刘克显, 魏颖, 王玉涛, 王师    通过对高炉煤粉喷吹系统各环节工作特性的分析,指出煤粉喷吹量调节的控制是一个动态、时变的非线性系统.总结并分析了煤粉喷吹量计算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本控制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喷煤量调节控制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发电机融合控制方法   张德干, 郝先臣, 赵海    根据水轮发电机并网运行的理想条件及并网连接时间应尽可能短的条件,提供了一种具有频率跟踪和位相跟踪的融合控制方案.基于此方案,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融合控制算法,将此算法应用到中国吉林丰满水电数据融合试验床的项目开发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与经典的带反馈的控制方法相比,有着故障率低、安全可靠、反馈及时等特点.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可直接用于控制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并可推广使用.   分布式对象管理在虚拟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杨晓春,王丹, 王国仁, 于戈    虚拟企业的产生向信息集成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如何以一种可控的、灵活的、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集成虚拟企业中的各种分布式对象.尤其是,这些独立的企业系统典型地分布在互联网上.为此,提出了企业对象模型,包括企业对象定义及分类,并介绍了ViaScope系统中企业对象管理体系结构、对象命名和分布式对象的元数据管理等问题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