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石棉纤维成浆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纤维的表面电荷及纤维特性,研究了新的表面活性剂及其相应的处理技术,从而成功地获得了成浆——湿纺产品.  相似文献   

2.
王华 《山西科技》2009,(5):114-115,117
稀浆封层是将乳化沥青、符合级配的骨料、水、填料及添加剂按一定的设计配比搅拌成稀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待处理的路面上,与原路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实、坚固、耐磨的道路表面封层,大大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金属油污清洗剂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基金属油污清洗剂GJ—1作用机理的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起主导作用;清洗性能不仅与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亲油基团直接相关,也是不同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固体微粒与表现活性剂的协同乳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钻井液、完井液中常见的固体微粒和某些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乳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亲油的固体微粒与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相配伍,接近于中性润湿的固体微粒与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类表面活性剂均具有一定的协同乳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去除胶黏物以及降低胶黏物黏性角度出发,探讨了酯酶与表面活性剂L64复配处理旧瓦楞箱板(OCC)浆料后,胶黏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胶黏物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样相比,酯酶与表面活性剂L64复配处理OCC浆料对浆中胶黏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及降黏效果,并且酯酶与表面活性剂L64复配处理对OCC浆料中的胶黏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酯酶处理的作用效果;复配处理浆料时,对大胶黏物和微细胶黏物的去除率分别为47.26%、14.29%.纸张物理强度的测定结果表明:酯酶与表面活性剂L64复配处理并不会对OCC纸张物理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现状,包括天然改性及化学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类。纤维素类的改性是将带长链烷基的疏水性物质接枝到纤维素链段上,使其具有两亲特性来提高表面活性。目前超声波法是制备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新途径。对于化学合成类,由于单体种类选择和组成变化范围广,且合成手段多,因此品种较多。化学合成类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两亲单体均聚、亲油/亲水单体共聚及在水溶性较好的大分子物质上引入两亲单体。目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仍进展缓慢,在合成同时具有超高分子量和高表面活性的问题上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固体微粒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乳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钻井液、完井液中常见的固体微粒和某些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乳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亲油的固体微粒(如有机土)与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相配伍,接近于中性润湿的固体微粒(如SN-1)与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类表面活性剂均具有一定的协同乳化作用.亲水的固体微粒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时情况比较复杂,在W/O或O/W型乳化钻井液中,某些固体微粒能够代替或部分代替表面活性剂而起到乳化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对亚微米TiO2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TiO2在聚酯切片中的分散性,对TiO2进行了表面处理,使其实现由亲水到亲油的转变.研究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钛白粉改性的方法.主要对不同种类的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进行了试验,对其在水相中的粒径、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亲水亲油性、以及吸油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有一定的效果,其中LAS与硬脂酸复配体系的接触角达116°.  相似文献   

9.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抗菌陶瓷釉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抗菌釉料(石灰石、长石、石英、高岭土及抗菌剂-纳米TiO2)对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性能,利用吸附等温线分析其吸附行为。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抗菌釉浆的吸光度,并结合釉浆中微粒的Zeta电位,考察釉浆稳定性与pH值、NaCl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扫描电镜照片观察釉浆沉积物形貌,并分析SDBS在抗菌釉料中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吸附SDBS釉浆体系Zeta电位的主要因素是pH值;当吸附SDBS的釉浆在pH=7,NaCl浓度为10mmol/L时达到最佳分散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是分子中带有性质不同的亲水基和疏水基的两亲结构化合物,是与乳化、增溶、分散、润湿、起泡等表界面现象有关的功能性精细化工产品.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由连接基团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或多个单体表面活性剂连接在一起的性能优异的高分子化合物,本文介绍了其结构特征、功能特性、分类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类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水亲油基团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介绍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独特的胶束结构和界面吸附状态,讨论了几种类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产品性能,同时指出开发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类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水亲油基团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介绍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独特的胶束结构和界面吸附状态,讨论了几种类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产品性能,同时指出开发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探究了水力碎浆过程中材料质量分数、搅拌时间、搅拌速率和温度等因素对纸纤维分离率的影响,并在碎浆体系中引入了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和无机碱3类活性介质.结果表明,添加活性介质后,纸纤维分离率提高了7.31%~38.80%,长纤维比例提高了11%.其中,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氯离子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TEA-Lauryl Sulfate,T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LAS)和十二烷基葡萄糖苷(dodecyl polyglucoside,APG)3种表面活性剂(分别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对水泥净浆结合氯离子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G)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其机理.研究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水泥净浆的氯离子结合能力明显增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氯离子结合能力减弱;相对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氯离子结合影响较小.表面活性剂对氯离子结合的影响规律与表面活性剂添加方式无关.表面活性剂主要影响水泥浆体的物理吸附,而对化学吸附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在水化产物表面吸附而对氯离子结合产生影响的双电层模型.  相似文献   

15.
系统研究了腐植酸类阴离子、磺酸盐类阴离子、聚氧乙烯酰胺类非离子和聚氧乙烯酯类非离于等四类表面活性剂对灵武煤成浆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并用神木及乌兰煤做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探讨添加各种电解质对三种亲油基团不同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总结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考察了5种自制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桩西106-15-X18脱水原油在55℃下的动态界面张力与水相矿化度之间的关系.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的质量浓度为1g.L-1.实验发现:所研究的表面活性剂与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受矿化度的影响明显,一定范围内,矿化度的增加有利于界面张力的降低,当矿化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界面张力又呈现增大的趋势.对于9AS-0-4、12AS-0-4、13AS-0-4三种表面活性剂,在相同的矿化度条件下,9AS-0-4的界面活性最好,12AS-0-4则略差;表面活性剂亲油基相同的情况下,随分子中氧丙烯链节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最佳盐含量依次降低,可以通过在表面活性剂中引入氧丙烯链节的方式来达到调节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商品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与化学结构的关系,给出了HLB值关系曲线,可供快速查阅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相似文献   

19.
赵宏涛  林青 《科技信息》2012,(23):364-364
稀浆封层是一项较理想的筑、养路施工工艺,稀浆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常温路面材料,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最终在路面某个层位形成3-9mm厚的一个薄层。稀浆封层混合料是以适当级配的石屑为内料,乳化沥青为粘结料,加入适宜的水,以水泥为填充料,必要时以AL2(S04)3饱和水溶液作为缓凝剂,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浆体,将其摊铺于路面上而形成的沥青表面处置层,其成型后的外观、性能、作用均比细粒式沥青砼或沥青砂有较多的优点。在稀浆封层中,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骨料裹覆性好,粘结力强,稀浆与下承层结合牢固,因而封层具有耐磨、抗滑、防水、坚实等特性,并能经济、快速地修补路面裂缝。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对微细滑石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沉降法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几种亲水基不同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介质中对微细滑石颗粒的分散效果;通过测试加入表面活性剂前后颗粒表面Zeta电位、体系分散率变化,探讨了分散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微细滑石粉体的分散效果不佳;含有强亲水性的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滑石粉体具有一定的分散效果;加入表面活性剂使颗粒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变大,提高了悬浮液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浓度分别为:月桂酸钠,2×10-5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10-5mol/L;合适的pH值范围为10.5~11.5;表面活性剂通过增大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起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