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文化效益决定文化命运。在当前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和消费高雅文化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生产和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成本低、收益大。高雅文化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主导文化主要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在此讨论范围。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高雅文化将充分实现其效益而逐渐兴盛。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分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文化效益决定文化命运。在当前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和消费高雅文化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生产和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成本低、收益大。高雅文化的衰落和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主导文化主要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在此讨论范围。随着人们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高雅文化将充分实现其效益而逐渐兴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文化生态呈现失衡状态,具体表现在:以往的精英文化失守,当下的大众文化上位;国家的主导文化僵硬,市民的大众文化世俗。大众文化的审美畸变导致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的娱乐化、炒作化、市场化、流行化、低俗化等特点,文化失去了其审美认识、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反而成为娱乐大众的帮凶,甚至已经失去了该有的道德底线。本文对当下大众文化的走向提出了些许看法,旨在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获得积极的、更富于建设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大众文化有其天然缺陷,客观上搅乱了人们的伦理与审美价值底线;民生新闻之所以容易成为事物表面蜚短流长的匆匆过客,主因在其底色文化。从三方面解析了大众文化对民生新闻的影响:同质化内容消解价值和意义、扁平化视角屏蔽社会真实、商业化动机导致媚俗。提出对大众文化制衡,是当前媒介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学理论研究中话语转型的学理诉求和审美对一般文化领域强势介入的姿态促成了当代美学的文化转向。审美文化在当代更是消费大众审美狂欢的盛宴,繁荣的表象却遮蔽了"小众"生产者制造的审美文化"传播假相",由此带来当代审美文化的感官化、娱乐化、虚拟化和可塑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北盘江两岸,自古就居住着布依族,在与汉民族等各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交往中,创造了灿烂的布依族审美文化。布依族以"和"为美、关注生态的审美文化,承载和激发了使生命充满美好与欢乐的审美情感,表现出天人亲和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这有助于当代社会"人性分裂"的温暖与弥合,有助于审美文化的自然宁静与整体美丽,也有助于布依族审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中国电视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在"后"语境下,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表现手法等受到深刻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审美观的变化在多元文化、消费文化、颠覆传统、人本主义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艺术已愈来愈深入的融入到人们的大众生活中,"审美泛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文化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从消费时代下的审美泛化谈起,详细阐述了审美泛化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并从艺术与生活的维度方面对审美泛化进行范围上的探究,指出审美泛化存在着两方面的现象,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揭示了审美泛化的深层次含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指中国“大众文化“(以赢利和娱乐为目的的世俗文化),在现代化变迁中产生了某些负效应.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可以从下述几个层面予以整合:第一,加强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品味提升;第二,加强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功能整合;第三,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第四,加强立法建制工作,加大管理、监督大众文化市场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价值文明的冲突,现代性话语下后现代主义的"幽灵般在场",使全球文化运行呈现断裂性场景转变。重新缝补被撕毁的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多元文明下的文化霸权,重新"结构"起全球公民文化或大众文化。不管是续说后现代还是"重写现代性",都必须把对文化安全的考察放置于"帝国"的宏大叙事中,着眼于帝国所操控的细小角落里,而不是淹没在虚无主义文化需求的泡沫之中。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文化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各种形式的亚文化多元共生,相互影响。大众文化凭借大众传媒的力量试图越过自身边界同质化其他文化形态,但是不同的文化形态仍然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在这一背景下,正能量作为多样文化形态的价值契合点,对实现多样文化形态中审美价值的融合与范导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利用正能量这一价值契合点。为文艺批评实现多样文化形态中审美价值范导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激进的文化批评家、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更赋有社会学家的深刻的一面。阿多诺对大众文化批评的社会学价值在于,大众文化所包含的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内涵与精英意义的文化内涵之间的基本冲突;同时他也阐述与分析涉及到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问题;标准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个性化问题;大众文化社会功能与文化市场中的肯定性质及负面性质。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对大众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大众文化承担着后现代主义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詹明信后现代文化理论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西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与重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更好地解决中国出现的问题,使中国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身体化、娱乐化、反智化是目前大众文化的态势,影响了主流文化的发展.其心理原因在于受众的创新、逆反诸心理因素的异化.矫正途径可以有增强大众文化的道德内涵,确保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有效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树立精品意识、创新艺术观念,提高作品品位,激发观众高雅的审美情趣;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受众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实践唯物主义符号文化学的视角对军事文化进行了研究,指出军事文化可以归结为推论性符号和表象性符号两种。军事文化的发展动力、内在本质、动态结构和理想目标都可以在"文化即人化"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得到澄清。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战斗精神的培育,以及引领大众文化等军事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也可以在符号学的视角下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6.
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形态决定了中国市民大众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特征。当下出现的"文化时潮"是社会发展的因素,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这一现象,可以透视中国市民大众的艺术审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 90年代 ,中国电视剧领域里 ,与文化工业、文化商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大众文化为一方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中心地位权威的官方主导文化 ,和执著于启蒙传统及高雅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为另一方 ,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激烈的较量。这场较量 ,涉及到诸多问题 ,即 :电视剧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 ,审美本质 ,电视剧的社会功能 ,电视剧创作主体的使命与责任 ,电视剧与观众 ,电视剧与市场 ,电视剧与文化全球化问题 ,电视剧文化中的媚俗倾向 ,等等。文章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文化商业对电视剧艺术的全面渗透作了深刻的揭示和初步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电视剧领域里 ,与文化工业、文化商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大众文化为一方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中心地位权威的官方主导文化和执著于启蒙传统及高雅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为另一方 ,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激烈的较量。这场较量 ,涉及到诸多问题 ,即 :电视剧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 ,审美本质 ,电视剧的社会功能 ,电视剧创作主体的使命与责任 ,电视剧与观众 ,电视剧与市场 ,电视剧与文化全球化问题 ,电视剧文化中的媚俗倾向 ,等等。文章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文化商业对电视剧艺术的全面渗透作了深刻的揭示和初步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西方文化的犬肆入侵,中国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已融入全球化的后现代语境中。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并非同一概念,与精英知识分子建构的高雅文化针锋相对,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文化、世俗享乐文化和技术传媒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集电视连续剧《没有语言的生活》通过个性化的蒙太奇镜头语言"叙述"了转型期一段充满"欲望"及其导致的"苦难"故事。同时,通过对转型期底层生命欲望的成功"叙述",电视剧完成了对转型期底层百姓世俗欲望"温情化批判"的大众文化审美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