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炉气采用改良ADA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液盐分的质量浓度达到250g/L时脱硫系统脱硫效率会降低,若脱硫液副盐的质量浓度一直居高不下,将造成脱硫塔堵塞、脱硫塔阻力上升、塔后H2S超标以及鼓风机机后压力升高等不良后果。增设脱硫液蒸发结晶提盐装置可明显降低脱硫液中的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氰酸钠等盐分的质量浓度,保证溶液正常的脱硫能力。  相似文献   

2.
湿式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世界上治理工业烟气脱硫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各种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喷淋塔、鼓泡塔、液柱塔等。本文对烧结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湿法脱硫装置,以氧化镁-海水为脱硫剂,用于中远集运"冰河"号集装箱船的船舶废气脱硫试验研究.分别采用单纯海水法和镁基-海水法(M&S法),对比研究了空塔气速、液气比和pH值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表研究各因素对镁基-海水法脱硫效率影响的优先级,优化试验参数.结果表明:(1)镁基-海水法脱硫效率显著优于海水法.对环境变化体现出较强适应性和较宽容量范围,海水法不适合船舶烟气高效脱硫;(2)镁基-海水法中影响脱硫效率各因素的优先等级为:pH值>液气比>空塔气速,其中pH值为关键因素;(3)镁基-海水法最佳脱硫方案为:当空塔气速为0.5m/s时,液气比为10L/m3、pH值为7.5.  相似文献   

4.
在自制煤气脱硫实验系统上,采用ZL作为脱硫催化剂,考查了脱硫液的ZL催化剂浓度、pH值及液气比等工艺参数对ZL催化剂脱硫效率的影响,确定了ZL法煤气脱硫较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ZL法脱硫效果较好,当空塔气速为0.15 m/s,ZL催化剂的浓度为0.020 g/L,脱硫液的pH值为8.8,液气比为16 L/m3时,脱硫效率较高,可达94.7%.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氨法脱硫过程优化控制,建立了脱硫塔喷淋脱硫过程气液流动与化学反应耦合的三维数理模型,气相场采用k-ε湍流模型,喷淋液采用颗粒轨道模型,SO_2的吸收基于双膜理论.以2个单塔烟气处理量750 000 m~3/h的喷淋塔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烟气流速、入口烟气SO_2浓度、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烟气流速及入口SO_2浓度增大、液气比的降低,脱硫效率降低.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运行数据,构建了DCS优化控制函数,采用Visual C++与M ATLAB混合编程开发了流场可视化模块,并将其嵌入DCS系统中.在360M W热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上,实现了氨法脱硫过程数据的实时显示分析和优化控制,确保了脱硫效率在95%~99%之间.  相似文献   

6.
杨金生  李宁 《科技信息》2011,(19):123-123,89
本文介绍了8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脱硫系统的改造情况,通过分析该装置再生塔重沸器等处的腐蚀问题,得到出现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流体的冲刷腐蚀,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经改造表明:本次改造证实了脱硫系统再生塔底重沸器处的腐蚀主要是由流体冲刷所致,通过再生塔增设升气管塔盘和材质升级,解决了脱硫系统再生塔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液态烃脱硫装置生产操作运行数据,针对实际液态烃脱除H_2S情况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操作参数与H_2S含量的之间影响因素,并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方程显著性检验以及变量显著性检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为可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基于回归模型提出降低液态烃中H_2S含量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烟气排放标准的提高,现有的湿法脱硫系统需要进行提效改造。该文试验研究了脱硫塔湍流提效装置的阻力特性,探讨了气流速度、液气比、湍流装置结构参数对湍流装置阻力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度和液气比的提高,湍流层阻力增加,而随着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的增加,阻力有所下降。在试验条件下,湍流装置的阻力可控制在600Pa以下。  相似文献   

9.
对于钢铁企业,烧结机产生的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膏法工艺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运行费用较低,但是要提高脱硫效率,就必须从其化学反应的过程着手.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喷淋吸收装置及氧化鼓风系统,以延长汽液接触时间和增大汽液接触面积为手段,最终达到增强脱硫效率至93%,SO2排放浓度低于90mg,/m3.表明改进后的脱硫装置对钢铁企业烧结机的烟气脱硫是行之有效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湿式氧化脱硫装置。此脱硫装置适合含H2S高的小气量处理,脱硫塔采用箱式结构,使得脱除硫化氢技术在设备投资、维修费用、运行费用方面也优于传统的塔式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分析探讨了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中对SO_3酸雾脱除机理,并考察了脱硫操作条件、塔入口烟气飞灰浓度及不同煤质组分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SO_3酸雾可通过脱硫浆液的吸收以及对吸附SO_3酸雾颗粒物的捕集而脱除.单塔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为25%~50%;随着脱硫液气比和脱硫塔入口飞灰浓度增加、脱硫入口烟气温度下降,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均有所提高.实际电厂双塔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SO_3酸雾脱除效率为50%~65%,随着煤中硫分与灰分的增加,SO_3酸雾脱除效率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某火电厂66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为对象,在研究脱硫塔内气液传质、化学反应机理及进行合理简化假设的基础上,采用集总参数法和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其喷淋式脱硫塔的动态数学模型;通过稳态检测和动态扰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开发该电厂脱硫系统实时培训仿真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海臣 《科技信息》2010,(22):81-82
本文设计并建立了喷淋塔石灰-抛弃法烟气脱硫的冷态实验装置,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喷淋塔烟气脱硫装置的阻力特性曲线、液气比(L/G)、烟气量、喷淋量、SO2入口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根据落膜塔原理 ,一个中试湿法烟气脱硫 (WFGD)系统被建立用来模拟工业气液并流填料塔的 SO2 吸收过程。该系统由 10 0 k W的天然气燃烧器、直径3.2 6 cm高 5 m的湿壁塔和 110 L的持液槽等组成。该系统能等温操作 ,主要操作参数如进塔 SO2 浓度、浆液 p H值和 L/G比等能被控制在设定值。该系统能用于石灰石 /石灰的 WFGD研究 ,同时为湿壁塔 WFGD模型研究提供了原型和模型验证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实际应用。氨法脱硫工艺具有脱硫塔不易结垢、环境友好、副产品硫酸铵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技术的比较,介绍了天津市红桥区烟气脱硫装置近年来的改变及脱硫效率分析,总结了各种烟气脱硫技术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借此促进脱硫技术革新,使用户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应用不同种类的脱硫装置,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开展了萃取蒸馏法脱除催化裂化(FCC)汽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在改进的Eliss气液两相双循环型蒸馏器上测定汽油在不同溶剂中的萃取蒸馏分离系数,筛选出N-甲酰基吗啉为最佳脱硫萃取蒸馏溶剂。在连续萃取蒸馏小试装置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N-甲酰基吗啉的FCC汽油脱硫效果。优化的工艺条件:回流比1,剂油体积比0.7,塔釜温度160℃,塔顶精制油体积收率达64.18%,硫质量浓度26.03 mg/L,总脱硫率达86.30%。PONA分析结果表明,萃取蒸馏过程还能有效地将大部分高辛烷值的烯烃组分转移到低硫精制油中,可作为优良的欧IV标准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化工企业生产的发展,脱硫技术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公司对现有脱硫装置进行了改造,本文主要介绍了用”生化铁-碱溶液催化法”脱硫技术实验”DDS脱硫液”中总铁离子及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以提高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水合活化固硫试验装置,研究装置的工艺特性对装置脱硫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子对脱硫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水钙摩尔比、钙硫摩尔比、二氧化硫量、烟气入口温度和停留时间;在其他因子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装置的脱硫率分别随各单项因子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研究的结果验证了本文中探讨的水合活化固硫机理——反应发生在气、液、固三相之间,雾化水滴和吸收剂颗粒碰撞并在其表面形成液膜是固硫反应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石灰浆液荷电喷雾脱硫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脱硫塔内荷电石灰浆液脱硫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开展了荷电气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试验用脱硫塔内部荷电喷雾脱硫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几何模型、静电场模型和两相流模型,通过商用Fluent6.3计算功能的扩展,获得环状电极静电场分布,进而实现感应静电场与两相流场的耦合计算,分析了浆液荷电条件下的两相流场特性及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分布基本对称于脱硫塔轴线,随着与电极距离的增加场强衰减迅速;浆液滴荷电使射流区外侧卷吸区域加大,浆液滴速度下降,电极附近射流影响区域变短,有利于加强两相接触和SO2吸收,同向并流的荷电脱硫增益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