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平  彭闯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32-133,150
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杰出代表,虽在文化孕育、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强身健骨、拼搏进取,追求和平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因此,本文从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的不同特点阐述出发,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找到奥林匹克与中华武术的契合点,借以进一步推动中华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斌  蔡智忠  宋锋 《科技信息》2010,(34):I0037-I0037,I0039
本研究通过对墨家文化和中国武术传统道德思想的有关层面,并以侠文化为共同桥梁进行分析,通过主要对侠与信,侠与义,侠与勇的紧密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墨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道德思想的形成有着极深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认为,挖掘武术文化中精神财富的潜质,使读者更加了解我国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武术的传统美德,并实现由"术"至"道"的升华,对于武术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戚家栋 《科技信息》2007,(28):196-196
中国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数千年,与传统文化的儒玄道释、兵医术艺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它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而伟大复兴的核心旨要则表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政治与文化背景,提出对中国武术的“再发现”与“再出发”研究的理论命题。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历史学、社会学及文化发展与创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发展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理路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一)如今的中国武术发展,由于近百年来的体育化、奥林匹克化的发展,已经导致了中国武术发展正在走一条“削足适履”的发展道路上。(二)为什么要“再发现”?这是由于在过去的时日里,我们没有别的立场,也没有换一种视角,我们只从体育出发,导致了我们还没有从学理上对于“武术概念”、“武术本质特性”等问题形成一致的理论解释。(三)对于中国武术当下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武术 “再出发”的立场与原则。结论:走出中国武术被“体育运动”禁锢的“牢笼”,释放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内在力量,让中国武术多元化、全方位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才是中国武术“再出发”的终极责任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5.
梁海龙 《科技信息》2011,(12):262-262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论述了跆拳道以奥运会为发展目标,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传播获得成功的因素,指出散打在恢复发展过程中,严重脱离了中国武术文化的衣钵,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特征,是武术散打国际化发展与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特色而风靡全世界,这体现出我国运动和文化事业在当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国武术思想重视和而不同,这是传统思想使然.尝试将传统武术思想置于当代文化视野下进行深刻的剖析,着重论述重构中国武术思想体系的必要性以及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思想的核心构成,以此来推动我国武术文化的建设,提升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覃宇德 《科技资讯》2007,(35):187-188
中央国术馆在中国历史上曾为继承、发展和推动中国武术以及传播武术文化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央国术馆对中华武术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文化自觉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关联,探讨文化自觉视角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国家文化战略.立足于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自觉,"全球本土化"成为中国武术对外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传播的重大战略理念,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战略实施方案是跨文化的全球整合营销传播,而目前战略重点则是服从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武术国际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伴随现代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或正在被世界人民所接受.但是,武术作为具有中国民族显著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如果只满足于目前发展状况,则会严重影响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本文从武术国际化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武术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武术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武术最终走向世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读人文地理学著作,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指出人文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是产生武术众多拳种的根源,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武术文化只能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地域上产生和发展,并形成“博大精深”的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身体及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1.
董兰超 《科技信息》2011,(24):I0397-I0397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与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民俗代表、以礼仪民俗为特征的山东民俗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可谓是举足轻重。文章主要从山东民俗与中国武术的起源、以礼为核心的山东民俗与武德、山东的节日民俗与武术的传播、山东的民间宗教活动与武术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山东民俗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叶鹏 《科技信息》2010,(32):I0294-I0294
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论述了武术功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13.
日本武术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弘扬现状是日本民族强劲尚武精神最直接的写照。在文献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王涛赴日采访调查日记,对日本武术文化的遗存现象及发展启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武术与中国武术有着休戚相干的关系,日本的空手道、太极拳、相扑等武术运动的源头直接可追溯到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武术足迹;缘于日本民族对尚武的重视及发展措施的得当,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武术的校园传播、世界传播及K-1赛事的品牌特色、开展理念、定位独到等方面的成长路径及成功经验为中国武术实现更快发展、增强辐射面、创造更好发展轨道提供了一定的可考之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宏生  罗刚 《科技信息》2012,(22):469-470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灌溉的两朵奇葩,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理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发掘中华武术与中医典著的文化精髓,论述中华武术与中医在文化方面具有同源性且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近年来也十分重视文化产业。作为中国特有的武术文化,如何善加利用,转化为资源,并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发展,需要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总结中国武术、武术文化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康  吴珂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3):154-155
一、中国武术发展现状 中国武术的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斗,逐渐积累了一些攻防经验。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多个门派,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民国初期,武术蓬勃一时,各种与武术相关的团体迅速发展,习武蔚然成风。然而进入现代社会后,曾经盛极一时的武术,不仅自身的发展遇到了空前的瓶颈,而且还受到了西洋运动的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武术和西方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哲学、文化学、美学的视角,以天人关系和身心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审美方式不同是因为哲学起点不同而导致的,而且中国武术的美学特征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而西方体育的美学特征是二元对立的关系。通过比较以揭示中国武术审美特征来促进武术美学的发展,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优势,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交流、传承、发展提供一些现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释中国武术的非体育功用发展特征,探析中国武术的非体育价值.研究表明,非体育角度下的中国武术发展呈由外而内技术理论化;由散而整体系系统化;由分而融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在非制度的习俗性规范、国家层面的政治性媒介、丰富的艺术性元素、唯物辩证的哲学性理念等方面彰显其独特的非体育价值.提出应在武术挖掘、保护、研究工作中激活文化内生力,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重视技击价值,促进武术均衡发展;加强遗产艺术化,延续民族优秀传统,在传播武术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武术,推动武术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奥运之旅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中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中华武术的技术层面国际传播与文化层面的国际传播等问题加以论述.以期在中华武术奥运之旅中,将中华民族武术深层的文化展现给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武术文化的深层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