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ESP教学理论和教师互动发展理论为指导,对高职院校ESP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高职院校的ESP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ESP教学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ESP教学团队建设原则,并构建了在ESP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实施的ESP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ESP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互动发展以及ESP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发展等具有高职院校教学特色的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教师团队建设意义重大。校企合作是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完善中职服装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必然进程,加强专业教师的团队建设,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对苏南、苏中、苏北36家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师团队进行专题调研。根据调查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对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服装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提出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团队合作"是指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大学老师与未来的教师组成团队,对在校师范生培养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通过这种临床性的教学实践培养模式,可以使未来教师积累一些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深刻认识教学实践,有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模式的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受教育过程中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所学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从而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完美型教师。  相似文献   

4.
戴绍碧 《科技信息》2012,(12):320-320
我国新一轮的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或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有很明确的分工而且又需要同学之间或教师之间互相协作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人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对推进素质教育十分重要,而我在向别人学习、听课、反思的基础上,自己也尝试着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在实践中也有点滴的体会,下面就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组建合作性学习团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队对成员获取成就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强烈的合作目标和相互关心是使团队高效工作的关键,为此教师和学生必须实现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担负起设计并保持良好团队环境的重任,学生则必须将个人成功与团队成功连为一体。同时还要创造性的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才能培养出高技能、高合作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王锋 《科技资讯》2014,(30):164-164
该文以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对上海市部分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进行调查访问,在分析了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中"五个一流"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教师团队建设是关键。教师团队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者和使用者、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特色教材的编著者,也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建议教师团队的建设要重视团队成员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团队梯队,给予合理的激励机制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提供团队成员的培训机会。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计算机的团队模拟任务,通过操作任务特性和团队合作方式,考察了创新团队中任务特性与不同团队合作方式的耦合结果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在创新团队中,任务特性与团队合作模式的不同耦合结果显著影响着TM的结果;②随着交互记忆的不断积累和重构,创新团队能够在重视人际关系和认知交锋之间做出较好的平衡,显示出理智的一面,因而可以获得更为有效的交互记忆知识,这是不同于真实团队的。  相似文献   

8.
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理念在管理学领域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在教学中用的还不很普遍,虽然有同行在做合作教学,但只有极少的同行尝试运用BruceTuckman的团队发展阶段模型进行英语教学。基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现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笔者就如何创造英语学习团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技能和团队精神,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了尝试,把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随机组成合作团队,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营造营造互相沟通与合作的氛围,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科研团队中,领导行为带领团队完成科研任务,使团队达到高绩效水平;信任与合作行为是成员之间实现关系发展、整合信息、促进数据流通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沟通行为则有助于团队成员顺利实现团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荣升  丁威 《科技信息》2012,(14):38+40-38,40
英美文学课堂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活动或是教师与某个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而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多边交流活动,每个学生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地思考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文本批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探索基于"团队合作学习"思想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以生态学实验教学为例,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生态学实验教学"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流程及实施方法。该模式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实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91.17,实验教学效果良好。从实验项目安排、学生团队组织、指导教师的作用、实验效果评价等角度归纳了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为混合式学习的有效方式,尤其适用于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项目,可在文理工科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发展陷入困境,只会教英语的教师不再适应教育环境发展的要求,亟须转型成为复合型教师,而ESP为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英语教师需要改变意识,提升自我,实现向ESP教师的转型,同时还要加强与ESP教学小组、专业教师、学习者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构建以ESP教师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的合作型教学团队,为高职ESP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用电化学》课程在教学资源局限的条件下,采取"大班教学、小组合作"的创新教学模式,依据《应用电化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探讨了该模式开展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通过教学改革,可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照度,促进师生之间交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萍 《科技信息》2011,(10):I0272-I0273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明确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从"大思政"理念、思政课教学改革、教师职业发展视角分析了团队建设的必要性,揭示了团队在组合、合作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指明了建设高水平、高绩效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专兼结合团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协同合作逐步受到广泛的关注。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思想指导下,构建多学科教师合作模式已成为适应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研究了新教育理念下多学科教师合作模式的构建,结合多学科理论提出教师团队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它能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有些教师的片面理解和不恰当的教学行为,导致伪合作学习,所以教学中需要重新审视合作的内涵,实施真正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主流经济学将团队组织的效率优势归结于其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而团队成员行为中的"自利"特征又将促使他们之间合作困境的产生。典型案例分析表明,"计件工资制"式的高能激励将强化团队组织成员行为中的"自利"特征,并最终导致团队组织效率的损失和组织的解体。而以"公平裁决"与"差异化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将有助于团队管理困境的化解。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重点加强师德修养,加强教师的育人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高校“学习型”教师团队,形成合作、和谐的团队文化,端正教书育人的态度,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黄建蓉 《科技信息》2011,(21):I0227-I0227,I0260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是有较好合作能力和较强团队精神身心健康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了我们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养成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对学生的智育、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体会,从发挥团队合作、感受团队精神、体验团队成功带来的快乐三方面来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