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良 《太原科技》2010,(10):13-15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竞争已经不再是国家间的竞争,而是地区间、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在我国,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有边界的区域、产业集群的载体,必将面对全世界的激烈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转型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柳州高新区为例,从产业布局、集群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广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并从政府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阐述了柳州高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政策亮点。在剖析柳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统计,2005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042.31亿元,实现生产总值270.11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新增生产总值占西安市新增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3。就企业规模而言,2005年西安高新区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过20亿元的企业有11家,过10亿元的企业20  相似文献   

4.
上海高新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联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飞  陈洁  孟令春 《科技与经济》2004,17(2):7-10,21
本文对国际上著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成功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强调指出,这些高新区形成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技术开发者之间以及技术开发者和促进者之间的联系在创新网络和共享关联组织群中形成有效的整合;本文在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联动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高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现状的透视,提出了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联动发展的举措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肥高新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合肥高新区已拥有四大主导产业和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即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四大产业集群。近年来,这些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逐渐提高,本文现对其发展现状作出概要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张琼瑜 《科技信息》2013,(5):273-273
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各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战略力量,是引领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升高新区内集群创新质量水平,从经济效益、知识产出、人员素质、创新结构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评价体系,以全国156个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影响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的两个关键因子是集群网络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区域间差异过大,且在不同影响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对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2,(4):96-97
惠州仲恺高新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以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依托地处"深莞惠"黄金三角区的区位优势,通过创新合作、产业协作、功能协调、设施对接,已成为惠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深莞惠"一体化的前沿区域。  相似文献   

10.
<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聚集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建立区城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青山湖、未来科技城,萧山、余杭省级高新产业园等相继建立,发展也很迅速。本文在调研本市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杭州市高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培植经济增长点的最有效手段,对于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鲁北沿海地区地处山东半岛,是全国家纺、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重要生产基地。该区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四市的10个县区、24个乡镇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辐射区,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企业集群优势。但由于历史原因,该区域发展较慢,与珠三角、  相似文献   

12.
东部产业集群的极化效应对西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但东部产业集群产生的极化效应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新的后天优势.不利于东部产业的西移,东西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因此,西部地区应采取相应策略培植本地区的竞争力,尽量减少东部集群极化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董凤 《广东科技》2011,20(21):94-96
二十载励精图治铺就科技创新路,二十载栉风沐雨谱写科技辉煌曲。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高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1992年11月9日,佛山高新区被批准成为8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作为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引起广泛重视,对未来产业影响巨大。宁波市新材料产业拥有竞逐的基础优势、创新传统和政策路线,呈现出产业创新集群特征,已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宁波从自身产业基础出发,持续打造在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新材料成为了推动宁波转型发展的原动力和"引领极",助力宁波经济发展"破茧化蝶"。一、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一)新材料产业基础初具规模产值规模双升。2013年,全  相似文献   

15.
正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合肥市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十一五"以来,合肥高新区成功跻身国家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加快新兴产业大项目落户开工投产,宁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专门建立工业重点项目库,对全市600多个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投资项目实施监测。对市级重点产业项目,每个月汇总进展情况,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年产250吨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项目最近在余姚正式投产。该项目由省千人计划专家吴景晖博士领衔,将有效填补国内超高纯钛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路桥机电产品制造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机制优势,取得了跳跃式发展。从初级机电产品直接跃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节能机电产品,呈现出高新化和以出口为主导的特征,并迅速扩展规模,带动了当地一大批企业,形成了节能机电的特色产业集群,从而成为路桥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行业。路桥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建立节能机电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促进路桥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进程,不断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推动路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集群经济在广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上下游关联度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广东日益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网络化的产业生态链,并成为我省发展地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然而,广东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很多产品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低端,集群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较低,产业集聚效果还没有充分发挥。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省于2003年启动了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工作,拟引导和扶持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并指导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这些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广东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本刊对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兴华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华东科技》2011,(10):45-45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高新区已初步弥合知识创新与产业化之间的衔接失衡,建立了初具规模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当前,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高新区将担当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动力引擎的重大使命。面对新使命和目标,中国高新区还将面临哪些制约与障碍,需要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20.
云和县人均GDP在2004年达1500美元,经济社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云和实际来看,在2020年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是要紧紧抓住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在积极寻找并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继续下大力气加快其特色块状经济——木制玩具产业的发展,以木制玩具产业质的提升和量的爆炸,来加速推进云和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