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古史传说还是考古发现的事实都充分表明,黄土高原在中华民族形成历史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都曾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远古人类的家园中华民族起源于我国的这片土地上,这是我国科学家通过对在我国发现的大量古人类遗址和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而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是迄今在我国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相对最多最密集的地区。在这片地区,有迄今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古人类文化遗存。该遗址年代为距今180万年,遗址中发现有用火的遗迹,还有经打制的刮削…  相似文献   

2.
2009年05月21日中国商务在线旅行网报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新科研成果展今起在遗址博物馆第五展厅开展. 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开始大规模发掘以来,共发现包括猿人洞、山顶洞、第四地点、田园洞等27个具有学术价值的化石地点,出土了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上百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遗址发掘研究工作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3.
蓝田辋川锡水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辋川锡水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南侧的秦岭山区。经过初步试掘,从锡水洞内的堆积层中发现了许多石器、骨器、木炭屑和灰烬层,以及哺乳动物化石。通过分析研究认为,锡水洞是古人类曾经居住生息过的地方,而且这些古人类具有使用火的能力。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时代,可以确定锡水洞遗址属中更新世早期,即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似乎与蓝田猿人有一定联系。这一发现,对蓝田人的文化、住所、用火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3,(12):45-45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内,它是北京地区继周口店之后远古人类遗存的又一重大发现。在最现代化、最繁华的中心商业街发现如此久远的人类活动痕迹,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为了妥善保存这一弥足珍贵的古人类遗址,东城区人民政府与李嘉诚先生共同投资在原址兴建了这座专题博物馆。作为独具特色的遗址博物馆,3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演绎着2.5万年前的古人类生存画卷,真实记录了北京地区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看点一:原土层遗址块。作为整个博物馆最核心的内容,陈列原址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用火痕迹,运用照片、壁画、…  相似文献   

5.
他把人类的历史从一二十万年拓展到四五十万年,是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他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了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他开创和推动了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裴文中。“上帝和女娲会不会打架”1904年1月19日,裴文中出生在河北省丰润(现丰南)县纪各庄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父亲裴廷楹是小学教员,裴文中从小就跟着父亲识文断字。“人穷穷肚皮,不穷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典型燃气轮机总能系统热力学分析,认为(火用)效率是各类燃气轮机总能系统具有可比性的热力学完善性指标,通过(火用)分析可查明(火用)损失分布。文中指出提高(火用)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燃气透平进气温度,它是影响总能系统(火用)效率的主要因素,而余热的利用方式对其影响不大。从热能综合利用的角度来看,总能系统宜兼有高的热利率与(火用)效率,因此,对总能系统进行能分析仍属必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火用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机组模型,根据火用平衡方程,计算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确定系统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为该电厂的运行优化和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炉内燃烧火用损最大,其次是炉内换热面;汽轮机火用损主要集中在超高压缸和低压缸;该机组回热加热系统的火用效率较常规机组火用效率高约2.8%;低压缸更低的排汽参数使该机组凝汽器火用损约是常规一次再热机组的50%,能级利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国内能逐步对(火用)在制冷中的应用引起注意,本文介绍了(火用)的基本概念。列出了制冷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火用)平衡及(火用)损计算式,并通过对压缩式制冷机的具体计算,介绍了(火用)分析的方法,绘制了(火用)焓图与(火用)流图,指出了使用(火用)图及(火用)分析的优越性,列出了某些国产制冷机的(火用)效率值。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船舶总能系统效率,降低EEOI值,建立船舶柴油机系统火用分析模型,对柴油机系统各设备火用效率和火用损率进行计算,并结合实船运转参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烧室的火用效率最低、火用损率最大,是影响船舶能效水平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褐煤提质联产油工艺(LFC)实验装置进行芒来褐煤热解提质实验,取得流程模拟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对LFC工艺流程模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火用分析,计算各操作单元的火用损失,分析火用损失产生的原因,指出提高火用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原煤处理量为1000.00 kg/h时,须补充甲烷37.80 kg/h;火用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量传递的不可逆性和化学反应的不可逆性;LFC工艺的火用效率为74.39%,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回收利用半焦和热解气的物理火用来提高系统的火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火用)平衡是(火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本文介绍了工业炉(窑)(火用)平衡所用的重要概念和基本思想,以及可能遇到的主要理论性问题,并给出进行连续加热(火用)平衡所采用的实用计算公式。 本文针对工业炉(窑)内部(火用)损分布的计算问题,对于内部存在燃烧与传热两大环节的炉型,将能质引入(火用)平衡计算,提出了可逆传热物理模型。该模型运用(火用)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结合炉子热工特点,利用热力学状态函数方法,建立衡量实际传热不可逆程度的可逆传热样板。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可求得传热不可逆(火用)损的分配。 最后,作者根据在热平衡与(火用)平衡计算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将热平衡计算基准温度统一于(火用)平衡基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火用)概念出发分析了空调系统中的各类(火用)负荷,探讨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为此,以室外空气状态为参考环境,建立了各类(火用)负荷的计算公式,包括室内显热(火用)负荷、室内潜热(火用)负荷、新风显热(火用)负荷和新风潜热(火用)负荷。以长沙某办公建筑标准层为例,分析了其空调系统在夏季工况下间隙运行时的空调负荷与风冷和水冷两种情况下的(火用)负荷。结果显示,空调负荷和(火用)负荷在范围及变化趋势上存在明显差异;空调负荷的品质很低,应采用低品位能源;新风潜热(火用)负荷在空调(火用)负荷构成中最大,采用表冷器除湿将产生大量冷凝水(火用)损;室内显热(火用)负荷的峰值比室内显热负荷要推后4h;采用水冷空调系统的(火用)负荷明显低于风冷空调系统的(火用)负荷。  相似文献   

13.
石器工具是石器时代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要标志。敦煌旱峡古玉矿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玉(闪石玉)矿遗址,石器工具的矿物岩石材料学特征对于揭示当地采矿(玉)工业面貌和人群活动特点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利用偏光显微镜、XRF和ICP-MS等进行的测试显示,敦煌旱峡古玉矿遗址9件典型工具石锤的原岩分别为闪长玢岩、花岗闪长玢岩、辉绿岩、玄武岩和英安岩等岩浆岩。从宏观特征、显微结构、主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4个方面将石锤与附近区域出露的岩石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以玉矿遗址为中心直径100 km范围内出露的岩浆岩一致,分别形成于火山弧及板内环境。结果表明,除部分卵石石锤外,敦煌旱峡古玉矿遗址石锤主要是就地/近取材于敦煌地块三危山玉矿及附近(以遗址为中心直径100 km范围内)的岩浆岩,特别是附近较为致密坚硬的次火山岩和火山岩。根据石锤的野外分布特点及其与其它采矿遗址石锤的比较,认为目前所研究的石锤更多为选矿(玉)工具,石锤的形制特点所反映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力量的"技术表现"对探索采矿人群的意义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站锅炉(火用)平衡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燃料(火用)和烟气(火用)的计算,阐明锅炉(火用)平衡计算的类型和原则,给出电站锅炉(E—670/140型)(火用)平衡的计算结果,并指出降低锅炉(火用)损、提高锅炉(火用)效率的途径和具体办法。本文还对影响燃烧(火用)损的一些因素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复杂系统能量传递-转换模型,对乙苯在绝热式反应器中脱氢制苯乙烯反应系统作(火用)分析,用系统(火用)流图代替结构特性,可简化对系统的分解与数学运算,并建立该系统的能量模型。推导了系统总(火用)效率与能量单元(火用)效率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探讨了高温焓(火用)与低温焓(火用)的概念,计算出系统总(火用)效率、各能量单元(火用)效率与能量单元(火用)效率贡献系数,确定节能的主攻方向。分析结果与工厂实际数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浮式天然气液化是新兴的海上油气开发技术,但受到海洋环境和船体场地限制,天然气液化时耗功高、效率低,须开展浮式LNG制冷流程模拟及系统火用效率分析优化液化流程.以筛选的P-R方程为天然气液化相平衡计算基础,对天然气液化流程中压缩机、混合器、多股流换热器等设备的热力过程进行模拟;同时基于火用分析原理分析系统中各设备的火用损失,绘制系统的火用流图;揭示能量消耗的主要环节.用敏度分析法计算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敏度,分析设备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设备位于系统的主干部位,权重大时,设备的敏度高;系统中各设备的敏度均为正值,即改进任意系统中任一环节火用效率,系统火用效率均提高;换热器和节流阀的敏度相对高,是改善系统效率的最有利环节;而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主要的火用损失设备,但却不是敏度最大设备.压缩机火用损失最大,占总火用损失的61.44%,节流阀占18.17%,换热器与散热器分别占9.32%和11.07%.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一是天然起火,如雷击、磨擦起火等;二是人为引起森林火灾,其中一种是故意放火,一种是过失起火,如用火不小心,由生活用火、生产用火引起。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都要调查火烧的面积和蓄积量。  相似文献   

18.
传递和转换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普遍化的火用传递方程,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分析,阐明了不同形式的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规律.以热力学体系中存在的热火用、压火用、动能火用和化学火用为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转换、传递及其火用损失与不可逆过程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9.
指出前人关于(火用)和(火无)定义中某些不足,提出(火用)和(火无)的新定义,并分析这两个量的物理意义,解释有关(火用)和(火无)的研究中存在的某些疑问。  相似文献   

20.
传说从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经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 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时,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游猎生活的人们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