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学报现行校对体制为考查对象,就学报校对管理工作的特征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摸索校对管理工作规律,进一步提高学报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 书、报、刊稿件发排后,从印刷厂到编辑出版部门都设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进行校对工作。但从高校学报来看,无论是高校印刷厂,还是学报编辑部,大都没有专门校对人员,高校学报的校对工作,大都是编辑与作者合作进行。由于有关人员校对意识淡薄、校对职责模糊、校对方法不熟、校对符号不明、校对经验缺乏,致使校对速度缓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提高学报校对质量,保证学院编辑出版质量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提高学报校对质量,保证学报编辑出版质量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事编制的限制,高校学报大都“编校合一”,校对工作由编辑人员承揽。编辑要提高校对水平,必须经化校对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校对理论的学习,掌握实用的校对方法,提高校对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将高质量的学术作品奉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
武志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1,(34):249-249,253
提高期刊的质量就成为了期刊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就提高期刊质量,加强对校对工作的管理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不容忽视学报校对中的“踢皮球”现象诸葵学报的校对工作说起来是一个老话题了,有关校对方面的文章多如牛毛.但是校对工作作为衡量一本学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在此还是有必要老话重提.据报载,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年出书达九万多种,但编校不合格者竟超...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的自然科学版是学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科学论文中图表、公式、符号繁杂,决定了自然科学版校对工作的复杂性,科学规范地做好自然科学版的校对工作,对提高高校学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科技期刊校对中存在的问题,从编校合一与差异化校对相结合、培养体系化思维、加强基本知识素养构建、做四有心人等方面阐述提高校对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代校对主体特征的分析,强调在新时期做好校对工作,应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在此基础上,讨论校对常用的点式阅读方法,辨字特点,提出校对人员“有意识地记忆”的建议,从而通过做好校对工作保证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科技图书校对工作专业术语多.符号多,数据多、公式多,图表多,外文字母变化多和版式复杂、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高等五个特点;同时阐明了提高校对科技图书能力的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1月20日至22日下午,我校学报编辑部连续召开文、理科各系、所部分作者座谈会,共商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问题。与会作者认真分析了我校学报的发展和现状,并对今后学报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议和设想,殷切希望把我校学报办成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近几年来,我校学报发展较快,文科学报质量稳定,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是我国期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报的质量和水平如何,会直接影响我国期刊业的发展。要把高校学报的质量控制在最佳水平上,必须要求高校学报主体高度重视宗旨问题、政治导向问题、依法办刊问题、健全和完善编辑制度体系问题、内稿与外稿权重问题、人情稿与关系稿问题、编辑队伍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更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解析政治因素、学术因素、编校因素、出版因素等诸多方面内函,构建了“四因素、三层次、定量计、定性评”的学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参考《学报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探讨》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多渠道征集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加权平均与模糊积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综合评估学报质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校对与编辑现实关系的剖析,提出健全保障校对质量的制约机制,对作者原稿、编辑质量、校对质量进行制约性规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关系着城市防涝及防止地下水或土壤被污染的生存问题,其使用功能的完善,直接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城市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城市排水管道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加强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就学报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的叙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如何克服等,以引起注意,不断提高学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文仲  黄贵昌 《科技信息》2010,(10):I0301-I0301
结合本人多年现场经验,现就桥涵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原料问题 1.水泥强度不够。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力度加大,个别水泥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只顾产量,不顾质量,生产的水泥名义为42.5MPa,实际32.5MPa都达不到,这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