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柔性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最近的研究热点。对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医疗设备来说,具有磁性的柔性存储器件对其数据存储和处理可谓至关重要。尽管关于各种类型的存储芯片及其材料已有大量研究,但制作可以嵌入到能弯曲的柔软基片上的高性能  相似文献   

2.
预压柔性滚子轴承滚动体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压柔性滚子轴承,并对柔性滚子的变形作了详细分析,导出径向变形计算公式,根据该式可求出柔性滚子的预压量及最大变形量,结合弯曲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公式,可设计出关键零件柔性滚子的壁厚,以及单个柔性滚子的刚度。  相似文献   

3.
文雪梅 《广东科技》2016,(15):16-19
正"黑科技"之"柔性显示技术"五花八门的显示技术,它的发展符合人的需求只有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便携,体积小的电子产品更容易携带;另外一个方向是高清大屏,在家里看电视一定是大屏幕比较愉悦。但这两者从本质上一大一小,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柔性屏幕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影响,未来柔性屏幕将随着个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可穿戴、可弯曲、柔性的电子产品的发展,能为其提供高能量、高功率的柔性储能器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以适应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是决定柔性储能器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综述了目前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柔性化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柔性化的最新进展,分析和概括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最后从材料设计、结构优化、工艺改进等多个方面展望和分析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姜健 《厦门科技》2022,(1):60-62
柔性电子(Flexible Electronics)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柔性电子可实现电子器件弯曲、折叠、延展,扩展了电子器件对产品尺寸、空间的不同要求的适应性,实现电子设备微小化、精细化,触发了电子设备新形态的产生.同时,柔性电子轻量化的特点对有重量要求的电子产品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柔性电子产品呈现巨大的市场前景。柔性应力应变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设备,灵活可变形的传感器可以使机器之间友好的互连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迅速。本文通过一种复刻的方式将原模板的规则结构很好的印在聚氨酯(PU)薄膜上,得到表面凹凸不平的PU薄膜,再通过滴涂和热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聚氨酯(PU)薄膜,然后以导电铜箔胶带为导线、聚酰亚胺胶带为封装材料得到r GO/PU应力应变传感器,对该传感器的测试结果表明,其弯曲循环稳定性150次,该传感器可用在手指弯曲和脉搏跳动的检测上,表明该传感器可在人体健康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电子器件的刚性相比,柔性电子器件可弯曲、可延展,在诸如可穿戴设备等应用中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势.现有柔性电子器件通常基于宏观平面设计,限制了其发展.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一类智能材料,具有形状可控、模量可调等特点,在电子器件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将形状记忆聚合物引入柔性电子器件,不仅可以更好地调节柔性电子器件的物理性能,还能使器件具有复杂的宏观三维立体结构,从而显示出更强大的功能.此外,形状记忆聚合物在柔性器件的制备上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柔性电子基体材料和转印图章的发展过程及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传统喉部微创手术主要是借助于支撑喉镜进行的.而这种方式建立的手术通道狭长,手术视野及手术操作空间受限,存在着视觉盲区及操作盲区.该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经口腔单孔柔性机器人,该柔性机器人可通过弯曲运动改善视觉盲区与手术操作盲区.柔性臂外径为10 mm,最大弯曲角度可达225°,并且实现了双段弯曲.柔性臂内部集成了医用内窥镜,并预留了2个器械通道,可满足复杂手术需求.该研究还进行了喉部微创手术模型实验,验证了柔性机器人进行手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将储能装置与太阳能电池集成一体化对发展具有稳定功率输出的可穿戴和柔性电子产品是一种挑战.分别以Co3O4@Ni-Co-S和FeSe2为正极和负极,研制了一种高性能柔性非对称全固态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制备的Co3O4@Ni-Co-S电极由于具有3D核-壳微型菊花和微型雪花结构表现出优异的体积比电容(5.0 F·cm-3,0...  相似文献   

10.
金属板件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技术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火弯曲成形和激光弯曲成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而等离子体弧具有平均能量转换效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介绍了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的两种基本形式——正向弯曲和反向弯曲的成形机理和控制方法,研究了弧功率、扫描速度、冷却方式、板件材质与几何尺寸等因素对柔性成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弧可在工业环境下完成对不同厚度板材的柔性成形.在一定范围内,弯曲速度随着弧功率的提高而提高;可运用小的扫描速度提高弯曲速度,而采用大的扫描速度实现较为精确的弯曲变形;随着板件厚度的增加,相同扫描次数下的弯曲角度明显减小;导热系数大的材质,因难以在材料内部形成大的温度梯度而难以产生弯曲变形.上述研究对合理选择成形参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面折展柔顺机构(lamina emergent mechanisms,LEM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柔性铰链,因此设计新型的平面折展扭转铰链(lamina emergent torsional joint,LET)能够对其运动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打通型LET柔性铰链,设计了打通型双串联柔性铰链和打通型三串联柔性铰链的两种结构形式,分别推导出了两种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计算公式.通过对设计实例的理论分析与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等效刚度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将外形尺寸相同的打通型双串联、三串联柔性铰链与外LET铰链进行了弯曲以及拉压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打通型三串联LET柔性铰链在拉压性能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下,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柔性螺旋驱动机构,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手开闭困难患者康复训练的柔性手部外骨骼机械手.该机械手通过柔性螺旋驱动机构带动柔性手指,产生大变形从而实现双向弯曲运动.通过对手指模型的简化,利用悬臂梁模型建立了柔性手指弯曲力学模型,进而得到了手指末端弯曲角度和弹簧旋转圈数之间的运动学关系.针对模型误差问题,建立了误差补偿函数对所建立的手指弯曲运动学模型进行修正,并实验验证了修正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研制了柔性机械手,并对机械手的弯曲及负载能力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更先进的柔性屏技术不仅会成为未来10年智能手机上的最大变化,还会给电子产品的内容生产和交互方式带来更多可能性。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身边已经出现越来越多关于柔性屏电子产品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根据功率LED的柔性封装要求,提出了基于贴片式(SMD)封装的功率型LED柔性封装结构。对各层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FEA),模拟了柔性封装结构LED的热场分布。对比研究了柔性LED与传统封装结构LED的热特性,并对弯曲状态下柔性衬底材料对芯片的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金属Cu箔衬底的柔性封装结构,其散热特性较好;Cu/超薄玻璃复合衬底替代Cu箔衬底,可以减少弯曲的应力,减少幅度达到2.5倍,散热特性基本相同。SMD柔性封装的LED不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具有柔性可挠曲特性,其应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柔性手指的驱动性能,结合可3D打印成型的柔性材料与拉线驱动技术,设计单关节的绳驱动柔性手指结构。通过SolidWorks建模与ANSYS有限元仿真对比波纹状与锯齿状柔性手指外形结构的变形特性,对锯齿状柔性手指做了薄壁化设计,在薄壁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单侧部分填充的空腔构型,分析不同填充比例对手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内部填充1/3的锯齿状柔性手指结构弯曲时所需绳索驱动力相对较小,同时可以保证内部应力分布均匀,能够在允许的变形范围内模拟手指的弯曲动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刚性机械臂在狭小环境下运行困难、操作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仿生象鼻的柔性机械臂.采用分段常曲率的假设对连续体进行分段处理,搭建连续体动力学模型;代入每段套索长度、弯曲角度等变量数据进行动力学仿真,绘制连续体三维模型;改变弹簧长度、弹簧刚度、套索协调方式,对柔性机械臂的机构进行仿真,确定模型的材料要求;搭建样机进行弯曲缠绕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以弹簧、套索为核心的柔性机械臂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360°弯曲,完成弯曲缠绕动作.  相似文献   

17.
四足机器人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仿生柔性机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四足生物动态步行时其柔性机体辅助腿机构的运动机理,设计了一种由气动人工肌肉、仿生脊柱、前机体和后机体组成的四足机器人仿生柔性机体.采用几何法分析仿生柔性机体运动学,建立四足机器人转向时仿生柔性机体弯曲角与气动人工肌肉长度变化间的关系,通过控制气动人工肌肉长度以控制机体弯曲.基于浮动坐标法和动量矩定理进行仿生柔性机体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对比分析了不同机体刚度下机体弯曲所需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力.设计仿生柔性机体弯曲控制实验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进行机体弯曲实验分析.四足机器人的仿生柔性机体分析,为提高其非结构化环境机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柔性显示因其具有可弯曲折叠的特性倍受人们的关注,而纸质基板因为成本低、弯曲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柔性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直接贴附、磁控溅射的成膜方法在纸质基板表面制备了PET/SiO_2/Al_2O_3有机/无机复合阻隔薄膜,采用热重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附着力测试、弯曲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纸质基板进行机械性能表征,发现改性后的纸质基板热分解温度达到270℃,表面粗糙度改善了近13倍,附着力等级均在4B以上,并能承受曲率半径为0.5mm的弯曲测试及100次的弯曲疲劳测试,满足纸质基板在柔性显示器件中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柔性显示器又称为可卷曲显示器,是用柔性材料如超薄玻璃、塑料或者金属箔片制成可视柔性面板而构成的可弯曲变形的显示装置。近年来,柔性显示器以其薄、轻、柔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柔性显示技术已成为显示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从产品和专利两个方面介绍了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几种最新的应用与突破性设计,并结合本中心目前的研究工作介绍了柔性显示器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进程,最后对柔性显示技术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计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2.45 GHz柔性微带天线, 通过在高频结构仿真(HFSS)软件中构建3层人体组织模型(皮肤 脂肪 肌肉), 仿真分析人体组织对天线关键参数的影响, 优化柔性天线的结构参数, 并研究柔性微带天线在弯曲状态下的传感性能. 测试结果表明: 天线中心频率在2.40 GHz处的回波损耗为-26 dB, 工作频带为2 030~2 770 MHz; 天线弯曲时中心频率发生偏移, 可应用于测量弯曲状态下的不同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