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线索与我国对外开放条件下技术进步进程高度相关。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转型,产业创新体系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变革,同时创新主体构成与模式也日趋多元化。目前,跨国企业在中国产业创新体系中占据着创新要素的高地,但本地企业已逐步从早先的单纯技术引进向多层次的创新路径跨越,其创新竞争力也趋于提高,需要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助推开放式创新体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自主创新模式和创新主体的分析框架的构建,以我国通信设备产业的制度演进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通信设备产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创新主体动态转换和协同的过程,是我国在自主创新这一道路上,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体现;其次,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系统作为我国制度转型的目标,故而在改革初始,政府需承担...  相似文献   

3.
角色之一:投资人 创新体系由四部分构成,即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源;以企业构成的创新主体;以咨询、中介等专业服务机构组成的创新中介和以风险投资为主体的资金支持.各主体借助社会网络和个人网络,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已逐渐形成创新生态圈的发展模式。从五螺旋创新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圈的创新机制,包括创新生态圈自组织机制、创新主体自反机制、创新资源协同机制;进而结合重庆仙桃数据谷的创新生态圈实践案例,提出五螺旋创新机制的实施路径:优化创新生态圈组织结构、提升创新生态圈主体功能、加强创新生态圈资源融合,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建构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霞 《广东科技》2006,(9):11-13
如果要考察专业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结构,我们必须对专业镇创新主体的构成作出准确的定位。无论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企业是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以公共政策的视角,特别是以科技政策的视角来观察,专业镇创新主体的构成要比单一的企业丰富得多(如图1)。  相似文献   

6.
邵娜 《科技咨询导报》2012,(15):204-204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核心区域,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尤其应该重视科技创新。目前,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对于投入的依存度很大,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更应该在投入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新区企业创新投入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企业发挥创新投入积极作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09,(2):29-29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嘉善县坚持以创新驱动,以抓环境、抓政策、抓平台、抓主体、抓合作为重点,迎难而上,破难而进,保稳促调求发展,全面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抓环境优化,着力增强发展信心;抓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增加投入;抓平台建设,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抓主体培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抓科技合作,大力引进科技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的十九大对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断。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转型和创新,是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依托"河南省民营企业转型与创新问卷调查",本研究对来自河南的267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家意识到企业转型的关键是实行创新升级;同时,企业自身的变革自信和变革能力在促进企业积极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模型及支撑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进而设计了由外部环境、区域低碳创新主体以及区域低碳创新客体构成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模型,探讨了各构成要素在系统中的角色与作用;最后构建了由投融资机制以及宏观政策构成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支撑机制。研究结论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多主体参与、多地域分布、多任务执行、多要素交叉融合等特征愈发显现,如何提升创新网络的运行效率成为亟需思考的议题。探究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网络构成与特征,并结合军事应用需求的响应与生成路径,提出了应用需求视角下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面向中国“军转民”“民参军”信息推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用需求视角下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网络信息推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正在迈入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构建新的治理思路。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转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未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要求,从统筹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科学共同体的自治作用3方面探讨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思路,从强化基础研究、重视应用示范、激励制度创新、提高开放水平4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淮北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发展主题,聚焦园区、产业、企业和项目,着力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加速科技改革创新,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抓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2014年,淮北市启动实施科技型、高新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深入开展科技帮扶企业活动,积极宣传创新型省份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及不断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司法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动主体,处于社会转型环境中的人民法院应当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切实发挥法院职能,立足审判实践,能动司法,在遵循司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同演化理论和制度逻辑理论,结合DEA和fsQCA研究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了制度逻辑下创新主体与营商环境交互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创新主体和营商环境要素并不构成高/非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区域创新绩效的组态路径有5条,包括政府与市场双元逻辑下技术创新主体活跃型、政府与市场双元逻辑下知识创新主体活跃型、政府与市场双元逻辑下创新主体协同型、市场逻辑主导下创新主体协同型、政府与市场逻辑缺失下创新主体协同型。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认识多重制度逻辑下跨层次多因素的区域创新绩效影响机制,对解决区域创新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创新视角,通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中各主体要素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联及其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主体要素互动关系模型。通过创新主体互动关系模型分析得出: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模式应为立足产业变革前沿,转化企业创新优势;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政策工具创新;密切联络科研机构,挖掘同质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中介组织,促进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学视角来看,多种创新主体以及外界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中介等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尽相同,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各有差异,因此明确创新主体角色及其功能定位,是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首要任务。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创建合作与共赢的文化氛围,使主体之间形成相互认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7,(5):60-63
以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提升绿色转型能力的第一推动力这一观点为核心,在评价中国主要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绿色转型能力之基础上,针对中国区域绿色转型能力存在的差异,为各地方政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区域绿色转型能力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产业竞争力形成和重塑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创新驱动中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迅速提升。对中国特色创新驱动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进行剖析和总结,并针对当前阶段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创新驱动产业竞争力转型与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杭州发展智慧经济,通过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有利于产业转型,推动杭州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利于城市转型,拉动杭州率先进入智慧城市时代;有利于社会转型,提升杭州市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审时度势,根据杭州的发展优势聚焦于产业尖端,凝聚创新要素,强化创新政策,建议以大数据产业为突破口,以国际电子商务产业为先锋,以建设中国大数据服务中心为目标,率先崛起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高地之一。杭州建设"中国大数据服务中心"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20.
叶笛  林峰 《科技与经济》2017,30(5):41-45
针对福建自贸区发展机遇下产业升级转型的现实问题,利用创新网络等相关理论,对"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下福建唯一地方试点——福建泉州制造业进行实际调研,分析产业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能力的市场导向、吸收能力以及协同能力维度,以探析转型企业的项目关联度定位以及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点,最终提出促进福建自贸区集群龙头企业转型带动下的产业创新网络辐射效应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