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后     
辽宁“毛孩”的出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注意。“辽宁‘毛孩’科研组”宋今丹同志撰写的研究报告和邵景旭同志所摄的四张“毛孩”照片,为我们提供了辽宁“毛孩”第一手的科研资料,谅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正如宋今丹同志一文中所指出:辽宁“毛孩”是人类的一种返祖现象。从现代遗传学观点上来说,是与毛发性状有关的基因调节系统发生控制失灵造成的。与此有关的本期薛京伦同志《人类  相似文献   

2.
“辽宁毛孩”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我们在对“毛孩”的考察过程中不断听到各种传说,甚至见到一些离奇的传单,也有不少同志来函询问或要求解释和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他的智力发展情况更引起了种种猜测。有的  相似文献   

3.
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原始、最古老、最粗犷的一种歌舞.毛古斯舞用土家族语称是“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是老公公的意思.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每逢过年或节庆跳摆手舞时,也都要跳这种古老的毛古斯舞.  相似文献   

4.
猩猩趣闻     
猩猩组乐队由俄国驯兽家伊凡诺夫领导的猩猩乐队,无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乐队。10多只大猩猩分别抱善吉它、提琴、铜管及锣鼓等,演奏出许多著名的爵士音乐。这个乐队每到一地演出,总要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猩猩当保姆非洲一只名叫"麦当娜"的大黑猩猩,现正在美国洛杉矶充当一个小男孩的保姆。这个小男孩名叫东尼,出生16个月。每天东尼的父母上班  相似文献   

5.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弟(悌)于长,宜先知”.后世常常以这个故事来教育小孩子,凡事要懂得谦让.但孔融让梨的故事,核心真的是谦让而已吗?对于为什么拿小梨,四岁的孔融的回答是:“我小儿,法当取小者.”按照人的天性,尤其是四岁小朋友的天性,不取大梨怎么都说不过去.但小孔融没有出于天性,确依据“法”而拿小梨.这个“法”,其实就是大人制定的规矩,就是儒家推崇的“忠义孝悌”这套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不要走!不要走!” 看着小男孩越来越远的身影,小女孩流着眼泪追了上去。 但小男孩越走越远,她怎么也追不上.她跑着跑着,就摔了一跤,等她泪眼迷离地站起来时.小男孩的身影已不见了。她怔怔地站在那里,炎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照在她的脸上,而她却浑然不知。忽然,一阵热风吹过。  相似文献   

7.
张欣 《科学之友》2005,(11):38-38
1870年,第一个见到大熊猫的西方人大卫神甫在他的见闻笔记里这样写道:“大熊猫似乎以植物为食,但有机会吃到肉食的时候,也绝不会拒绝。我甚至认为在冬季里肉食是它的主食……”不过,尽管早在19世纪已经有人知道“大熊猫吃肉”这个秘密,但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认为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大熊猫调查队在卧龙听到当地农民反映,在野生大熊猫的胃里发现大型啮齿动物的残渣,还有人看见大熊猫捕获一只竹鼠,卧龙地区的研究者也发现熊猫的粪便中有金丝猴的毛。王郎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粪便中则发现林麝的毛、骨、蹄和肉。卧…  相似文献   

8.
日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11月27日晚接到报告,当地村民在山上采药时。捡到一束极似人发的“野人毛”,这束“野人毛”为黑色发丝状物,呈扁平,有轻微卷曲,表面无光泽,测量最大长度近1.4米,山民怀疑是“野人毛”。后经专家鉴定,这束可疑毛发是一种罕见菌类,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初,英国名著《格列佛游记》中谈到了一位叫做格列佛医师的奇异遭遇,这位医师曾经游历了“小人国”和“大人国”,那里微妙的经  相似文献   

10.
灰熊回来了     
2011年夏天,艾琳·波斯特骑着马在美国的森林公园中兜风,突然看到一头北美灰熊从旁边的灌木丛中冲了出来,追赶着一只鹿.鹿突然转向跑掉之后,这头熊便开始追一匹马,这匹马上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其他的马匹因惊慌而四散逃跑.此时,波斯特调转马头紧跟着熊和那个男孩.在经过3次的驱赶后,这头熊终于不再追赶小男孩骑的这匹马,径自跑掉了.艾琳·波斯特和这个小男孩都毫发无损地回了家.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声时间过长,而且过于奇特,因此不免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张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理马桶的冲洗设备。一问才知道,这个小男孩上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6,1(4):1-1
毛澤东主席在今年1月25日召开的最高國务会議上号召全國人民和全國科学工作者要“努力改变我國在經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狀况,迅速达到世界土的先進水平。”为了完成这个偉大的歷史任务,我們必須進行大量艰巨的工作,例如尽快地查明祖國的  相似文献   

13.
80多年前的一个夏夜.一个孩子仰着头遥望着星空,好奇地向大人发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相似文献   

14.
“大仔”是一只川金丝猴,1991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它长得五短身材,显得十分敦实,全身的被毛呈很深的黄色,头顶部的都接近褐色了,它背部的毛呈金黄色而且很长,最长的大约要有30 ̄40cm,浅蓝色的脸上长着一双非常明亮的圆眼睛,眼窝很深,前额的毛很长,像帽檐似的,不注意都看不见它的眼睛。它原来是一个金丝猴群里的头领,在这个群体里称王称霸,别的猴都要看它的眼色行事,对它唯命是从,哪个稍有不顺从,它就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大打出手。这个群体里有“大仔”的妻儿,还有一只刚刚成年的出生在2000年的年轻的雄猴“小四”。“小四”原来是和一雌一雄…  相似文献   

15.
遭遇袋獾     
袋獾产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是世界珍稀动物。它的相貌怪异:前爪像犬,耳朵像蝙蝠,胡须长而密像猫;腹部像袋鼠,上下腭长长的,龇着猎狗一般的獠牙,样子非常丑陋,身上还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个性情凶残的食肉动物,常常吃掉同类的幼子和自己的子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澳大利亚旅游,一位塔斯马尼亚牧场主——罗伯特·坎宁为我引路,来到袋罐经常出没的地方。晚上十点钟他开着客货两用车把我带到拉希腊贡大牧场。不大一会我们就发现在牧场附近有几只毛鼻袋熊安闲地游走着。“这里是袋獾经常活动的地方,”这位农场主对我说,“毛鼻袋熊是袋獾爱吃的动物。”过了一会便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像家猫叫春一样刺耳的嗥叫。“这是袋獾的叫声!”坎宁说。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不能带妖气毕东海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连孩子们都知道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然而,有的大人们却不崇尚科学.而去信奉迷信了;更有人打着科学的摇号,向人兜售“科学其命”、“电脑看相”,这算命瞎子也扯起“科技咨询”的招牌,堂而皇之进行营业.这与现代...  相似文献   

17.
冰雪家族的老“新秀” 冰壶运动又称冰上溜石,或称掷冰壶,起源于欧洲的苏格兰地区,是在冬天结冰的河面上玩的一种游戏,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参加。被称做“砥石”的扁圆石头被投出后在冰面上团团打转,因此得名“冰上溜石”。苏格兰至今还保存着刻有“公元1511年”字样的冰壶,由此证明这项冬季运动已有约500年的历史,可谓冰雪家族的“老人”。  相似文献   

18.
敬畏生命     
有一个名叫阿尔贝特·史怀泽的7岁男孩,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提着弹弓到雷帕山去打鸟。树上的鸟儿在晨曦中歌唱,史怀泽给弹弓装上小石块,瞄准了其中的一只,正在这时,教堂的大钟响了。钟声回荡在朝霞与鸟儿的歌唱声中,这个小男孩浑身一颤,觉得这是来自天国的声音。他扔下弹弓,惊走了鸟儿。 多年以后,作为神学家、哲学家和医生的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说。其基本思想就是与生命休戚与共,尽可能尊重和不伤害生命。1954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史怀泽的年代,距我们并不太远。当他进行其“敬畏生命”的一系列实践…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10,(1):5-5
<正>2009年9月,5名巴拿马青少年在巴拿马城一处小溪中玩耍时,其中一个男孩突然感觉水中有什么东西在抓他。孩们把这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动物从水中捉出,用石头砸它,  相似文献   

20.
你问我答     
问:为什么人会起鸡皮疙瘩?答:这是由于立毛肌的收缩而引起的。立毛肌是与毛囊有关的一种平滑肌,又名“竖毛肌”,是南纤细的梭形肌纤维束所构成的,其一端起自真皮的乳头层,向另一端插入毛囊中部侧面的结缔组织鞘内,与皮面形成钝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