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字》:罪与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与罚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可以将之追溯到有关原罪的传说。不同的人对之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勇敢地承认罪恶。并公开地接收惩罚;有的人掩藏罪恶,而私底下接受惩罚。每一个团体都有其纪律,每一个人都有其内心的道德法则。这两个方面决定了人们对待罪与罚的不同态度,而他们的不同态度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刘君 《科技信息》2011,(12):I0150-I0150
《还乡》一书主要是以男主人公回归故乡为契机展开情节,但是女主人公游苔莎却是作家着墨更多的人物。哈代赋予她"现代人"的烦恼、叛逆与追求。她厌恶爱敦荒原对繁华世界梦寐以求,对爱情婚姻朝秦暮楚、别有用心,最终难逃被雨夜吞没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3.
在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里,成功塑造了三个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塑造了不同于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形象,集中表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本文通过对解读分析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所体现出伊迪丝·华顿的女性意识,从中探索华顿对理想社会秩序和女性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芬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Z1):59-61
网络新语"被"字一时间风靡社会的各行各业,渗入人们的现实生活。《纯真年代》和《黛西.米勒》在主要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就具有明显的"被"倾向性,阿切尔是"被结婚"的典型,温特伯恩则是"被失去"的代表。通过分析解读,发现这两部小说,虽然均含有环境塑造人生,性格决定命运的共同主题,但他们并未完全屈从于"被"字宿命,曾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过相应的抗争,因此决定了两部小说之间的可比较因素。  相似文献   

5.
任凌云 《科技信息》2012,(35):204-204
本文通过对文学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尝试比较《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中所反映的婚姻观和爱情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曹野 《科技信息》2012,(2):465-465
伊迪丝.沃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真实地再现了纽约上流社会的浮华艳影以及人性的美丑善恶,更为突出的是她将自己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和对女性生存现状的反思也融入到《纯真年代》的创作中去,成就了一部典型而深刻的关注女性命运的文学作品。本文主要以作品中特征鲜明的三位主人公的形象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作品中映射出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7.
唐鹏 《科技信息》2013,(22):153-153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家奥斯丁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并细腻委婉的女性世界,它不但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状态和历史进程,同时也暗藏着作家独特而新颖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的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形态的视角,以大卫.理斯曼等关于社会性格的阐述为参照,对《纯真年代》中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命运进行解读。小说中的纽约社会处于传统社会向内在导向社会的过渡之中,阿切尔不自觉地处于新旧社会价值观相矛盾冲突的两难境地中,置身其中而不知如何妥善处理,这就是作者呈现出的当时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奥斯丁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对几起婚姻的描述,表明了她的婚姻态度单纯地为钱财或美丽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经济状况同样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问题贯穿小说《罪与罚》的始终,这也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宗教探索的主要问题。在道德领域没有纯善与纯恶之分,善恶往往是相随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同样,《罪与罚》中的人物大多都是善恶相杂的,分析他们身上的善恶,揭示了作者的善恶观。  相似文献   

11.
简洁 《科技信息》2011,(13):220-222
伊迪丝·沃顿(1862-1937)是美国20世纪较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出版于1920年的《纯真年代》为她赢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为读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上流社会生活图。本文通过对小说两位女主人翁详细的分析,揭示沃顿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反映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相似文献   

12.
伊迪丝·华顿是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女作家,《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最成功的小说之一。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小说中象征主义艺术的应用,使小说更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3.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与爱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秋月 《科技信息》2008,(30):252-252
爱情是生活和文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婚姻建立的基础。在爱情故事成为叙事主线的《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描写了四桩各具特色的婚姻,从而透露了她自己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铁凝的《无雨之城》通过对陶又佳、丘晔、葛佩云等人物情爱世界的剖析,深刻地揭示出现代女性在婚姻爱情方面存在的悲剧。在结构方面,作者巧设开头和结尾,从而使作品的布局新颖别致,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陈露 《科技资讯》2013,(31):223-225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当代英国文坛著名的妇女小说家,曾于1980年荣获英国女王陛下授予的CBE勋位。在德拉布尔早期小说中,作品多关于母爱、个体的自我真实和知识女性的困境。然而在后期,德拉布尔以不同的视角审视社会与历史,作品多为社会批判小说。  相似文献   

16.
以西方女权主义新视角解读《简·爱》的爱情婚姻主题,揭示女性在婚恋中自我迷失的情状以及在菲勒斯文化歪曲的世界里,女性被禁锢在男权社会为其规定的性别角色中深受压迫的生存境况,揭露男性中心主义的婚恋模式性别压迫的本质,对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提出质疑,提高妇女对自我的认识和觉悟。  相似文献   

17.
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详尽地展现了主人公爱情的过程和丰富细节,同时也涉及到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很多现实问题。除了写爱情,小说里还涉及了作者对人生与时间的思考、对我们与世界关系的探索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  相似文献   

18.
孙悦 《科技信息》2011,(22):I0186-I0187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小说史上唯一一位以文学魅力和广泛吸引力而著称的女性小说家。她的绝大多数作品描写了她所熟知的奢华的美国上流社会生活景象。1921年出版的《纯真年代》获普利策最佳小说奖。该作品中华顿大量运用对比反差这一写作手法,生动演绎了美国社会中纽约人与非纽约人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态。本文试图以此为例,从布局场景、人物塑造和小说结构等三方面分析女作家这一独特写作手法,进而为作品的理解提供一个新角度、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一部重要的悲剧小说,由此哈代的小说从乡村喜剧转变为现实悲剧。小说中大部分人物经历的悲剧命运,与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反抗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夏彤 《科技咨询导报》2008,(27):192-192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它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产阶级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她们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而是确保经济地位的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种不同婚姻类型的分析,展示了作者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