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信息化乃至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黄梅戏生存的巨大危机,也引发了围绕黄梅戏生存发展的诸多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近年来最为普遍的实践模式莫过于黄梅戏与旅游联姻求发展的模式.为此,探讨黄梅戏与旅游联姻求发展的必要性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
黄梅戏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有着极强的文化背景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是中华戏曲百花园里一朵瑰丽的奇葩。但由于戏曲的地方局限性等特点,也为它的发展传播带来障碍。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推进黄梅戏艺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值得我们思考。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打造精品力作、推出文化品牌,加大地方高校的推广力度,重视戏曲旅游开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黄梅戏艺术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在以安庆为中心而流布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周边城市的文化发生联系。西邻安庆,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铜陵在黄梅戏发展中也产生了广泛的艺术影响,铜陵地区独特的矿山文化和青铜文化与黄梅戏有机融合,为黄梅戏在铜陵地区的成长与传播提供了艺术土壤,在艺术特征方面塑造了黄梅戏文化审美的铜陵风貌。基于铜陵地区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应从人才培养、剧目创编以及传播渠道等角度提出发展措施来推动铜陵地区黄梅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4.
《蓝桥会》是黄梅戏七十二小戏之一,演绎了蓝玉莲与魏魁元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这一故事缘起于尾生事迹,后结合了唐代裴铏的小说《裴航》,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黄梅戏《蓝桥会》的主题却由最初的赞美尾生重信义变成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蓝桥会》也凭借着黄梅戏独特的魅力及演员的精彩演出,突出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鲜明的特色占据戏曲舞台的一方天地,其将黄梅戏民歌体进行了变异,在传统黄梅戏音乐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歌曲体的创作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黄梅戏的程式化,但确实又为黄梅戏艺术发展探索出又一条道路,值得中国戏曲音乐改革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戏剧观念经历了由"戏"到"曲",再到"戏"、"曲"、"文"的结合,再到"剧"的演化。黄梅戏作为传统戏曲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不免地受到剧化观念的影响,本文从黄梅戏影视剧和舞台剧两个角度出发,着力阐释黄梅戏剧化的具体形态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黄梅戏《贵妇还乡》改编自瑞士著名剧作家迪伦马特的同名作品,是以吴琼为首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群体倾力创演的一部具有音乐剧色彩的当代黄梅戏。该剧大胆地走出了一条将西方的音乐剧与中国本土黄梅戏相结合的路径,从编剧到音乐,从导演到编舞,从舞美到服装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革新,同时也从当代戏曲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等方面彰显了拓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梅戏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角色的舞台动作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黄梅戏角色三维动作数字化开展研究。首先利用惯性动作捕捉技术对黄梅戏角色动作进行三维数字化采集;然后进行动捕数据的分析处理,初步构建黄梅戏标准动作库,结合Kinect获取黄梅戏演员三维形体数据,建立黄梅戏角色模型;最后采用运动重定向技术实现动作捕捉数据驱动黄梅戏角色动画。  相似文献   

9.
黄梅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4):129-132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其鲜明的特色占据了戏曲舞台的一方天地,它在沿袭黄梅戏基本美学特征的同时,又将其进行了变化与拓展,即“柔”中带“刚”、“俗”中见“雅”、“嗲”而不“腻”、“杂”而可“融”,这种美学上的创新使该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即传统唱段较少、过于依赖舞关等非音乐因素等。该戏的成功与不足为中国戏曲音乐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无居民海岛的地理分布特点及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无居民海岛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建议,为优化海南旅游市场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武汉市发展大旅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武汉市发展旅游的战略内涵,构想和应遵循的开发原则,分析了武汉市旅游网络建设的范围及实现大旅游发展战略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陕西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运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理论,分析了陕西旅游产品单一、渐趋老化;旅游类型单调、活力不足;世界级旅游产品太少、吸引力渐小;空间布局不合理、整合力不经等不足,提出了积极开发自然旅游产品,发展多元化旅游类型,增加旅游增长极,开发产品网络体系,打造名牌旅游产品,建立南北轴旅游走廓,挖掘旅游产品化属性,寻求物、化、科技、教育和旅游的结合,聘请化名人作旅游形象大使等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促销宣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围绕发挥资源优势,振兴吉安地区旅游业这一话题,作者对吉安地区资源与开发条件作了综合分析,并就正确处理发展速度、旅游模式、旅游地建设及旅游布局等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4.
旅游商品规划包括开发规划、生产规划和销售规划,都江堰市开发旅游商品具有先天优势,从分析旅游商品开发条件及现状入手,提出了都江堰市旅游商品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5.
新疆国际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WTO的机遇与挑战,章在分析新疆国际旅游发展的资源、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了新疆国际旅游的现状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定位了国际旅游在新疆旅游业乃至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新疆以特种旅游资源、旅游整合优势等开发和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黄平苗族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苗族旅游文化资源,对贵州省黄平县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黄平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旅游市场的调查,分析了其旅游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黄平旅游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池州傩戏与黄梅戏同属戏曲形式,且地缘上接近,黄梅戏如今家喻户晓,而池州傩戏的知名度和认同度并不高,其中原因值得深究。试通过比较分析法,参考黄梅戏推广的成功案例,对比现状,并分析池州傩戏借鉴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指出二者的异质之处,避免传播误区,从而探寻池州傩戏的合理传播路径。本研究理论层面上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具体研究实例,实践层面上欲以学界督促文化遗产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18.
百色市是一个以壮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该区处于广西丘陵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而且该区的区位条件较好,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旅游开发的条件。文章在深刻研究百色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资源开发现实必要性的基础之上,选择了重点开发的精品旅游资源,并且根据该区旅游资源的特征,提出了百色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咸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2014年8月,咸宁市共有县(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5项,涉及到9大类。本文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咸宁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的路径:构建融博物馆和主题公园为一体的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园区;打造通山民俗大观园;建立鄂南地方戏文化生态旅游区;发展工业生态园;加强综合开发;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20.
金融对旅游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阐述了河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旅游金融支持背后的障碍性因素,如政府财政及宏观调控不足、旅游企业自身建设不足、金融机构参与性不强,资本与保险市场开发程度不足等原因,并针对政府、旅游企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