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壮族,十六岁投身于农民革命,是金田起义谋立创国的六王之一,太平天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太平天国革命立下了丰功伟绩,这是壮族人民的光荣和骄傲。石达开一生的英雄业绩,曾经赢得了全国人民、特别是他故乡人民的崇敬和热爱。人们为了表达对石达开的敬仰和爱戴,曾在风景秀丽的贵县中山公园修建翼王亭,亭边树立一块石达开祖墓碑,又把石达开家乡改为达开乡,达开乡兴建的一座水库命名达开  相似文献   

2.
李锦贵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上林壮族农民起义的首领。陈开、李文茂在浔州创建大成国,他奋起响应,密切配合黄鼎凤攻占了上林县城,建立了农民政权。石达开回师广西,他率众归附,与太平军协同作战,攻下武鸣等地,并在人力物力上给石达开以很大支援,使石达开经过数年在漫无边际的游击战中所损耗的力量又获得新的补充,继续他的远征。  相似文献   

3.
石达开在出走途中,是否对所有来投靠的天地会员都“力拒不纳”?为什么不能与大成国协力抗敌?在与会党的关系上他究竟奉行了什么政策?这些都是研究太平天国与天地会关系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在评价石达开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搞清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不少同志都用分裂主义、流寇主义路线加以解释,我们觉得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值得商榷。下文想结合石达开整个出走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关于石达开安庆“易制”问题,是毁是誉,是褒是贬,长期以来,史学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霸道之时,有人挖空心思抓住这一问题大做文章,歪曲了事实,搞乱了理论,因此,认真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展开争论,澄清事实,拨乱反正,这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愿意抛砖引玉,期冀以管蠡之见,就教正于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同好。(一) 一八五三年秋,“翼王上安省安民”,年底回天京。一八五四年秋至一八五六年天京变乱前,石达开多次西上督师,“又奉伪旨踞守安庆”主持太平天国在安徽、江西以及湖北等省的军政。这是石达开安庆“易制”的时间和包括的地区范围。  相似文献   

5.
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对石达开的评价一直都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军事将领忠王李秀成在评叙“天国得失兴亡祸福之事”时说:“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疑忌,翼起猜心,将合朝好文武将兵带去,此误至大。”由此可见,要历史地评价石达开,必然要涉及到洪、石关系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看待石达开的出走。本文拟从洪、石关系的历史回顾入手,进而弄清洪、石矛盾产生、发展及其激化的过程,以回答为什么会造成石达开出走的问题,敬请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最高领导层的内讧,埋下了洪、石矛盾的种子。石达开被迫出走安庆,主要责任在洪秀全。当天京局势危急时,石达开没有移师救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手中兵力不足,二是针对当时的军事形势,他有了更为深谋远虑的挽救天国的战略构想。进军江西、浙江,牵动清军大局,事实证明比直接赴援天京效益更佳。"分裂主义"的罪名无论如何也不能强加于石达开头上。  相似文献   

7.
1953年,浙江文管会发现一份吉庆元、朱衣点等六十七员太平军将领上天王洪秀全的本章抄本。这个《本章》,比较完整地叙述了翼王石达开自1857年离开天京起,至1861年离开广西入川止这一段时间的军事活动情况。30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的专家学者,都把它当作“研究石达开所走的分裂路线最重要的一篇文献”,关于石达开回桂后部众离散问题的研究,也是  相似文献   

8.
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史称“天京事变”。1857年,翼王石达开被迫出走,率部十余万众离开“天京”(今南京市)。1859年10月,攻占广西庆远府(治所旧址在今宜州市)。次年三月,石达开偕张遂谋、李岚谷等属员郊游于庆远府城城北一里许的北山。游次白龙洞,石达开“旋见粉墙刘云青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颇有斥佛息邪之概,予甚嘉之,遂命将其诗句勒石,以为世迷仙佛者警。予与诸员亦就原韵立赋数章,具刊诸石,以志游览云。”罗继高宜州白龙洞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及其部将唱和诗摩崖石刻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很多同志对石达开的评价作了新的探索和论述,于石达开的是非功过有了比较正确的评定。在评定石达开的诸问题中,要害问题是最后大渡河兵败被俘的性质是什么?而决定这一性质的关键,又是石达开自赴清营之举。本文试从石达开兵困大渡河畔到全军复没的种种现象入手,探寻其内部规律,从而认识石达开自赴清营之举的本质,以求正于同志们。要确定事物的本质,首先要观察事物的现象。本质必须通过许多现象的总和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一八五七年五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因被天王洪秀全重重“疑忌”而率师离京出走,经安徽、江西、福建又折江西南安,下湖南,计欲取道入蜀,不能得手,遂于一八五九年七月末突入广西。石达开的回师,使自太平军全股北上后遭到清军“随时堵剿”,“近十年颇安谧”的广西各地农民革命斗争,又得到了复兴。在两年又三个月的时间里,石达开征  相似文献   

11.
大渡河访古     
在一个细雨纷霏、山色空蒙的夏日,我们来到了古战场紫打地。大渡河惊涛拍岸,马鞍山乱石穿空,一如当年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与清军搏斗、血战、威武壮烈!为了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三十周年而召开的石达开专题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八月一日至五日在大渡河畔的四川省石棉县举行。承蒙东道主的好意安排,代表们趁着参观古战场的难得机会,实地考察了紫打地、老鸦璇、阳桥、洗马姑等多处遗迹,走访了当地一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系统介绍太平天国时期广西壮族人民反清斗争的专著《太平天国时期壮族农民起义》一书,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著者是我院民族研究所教师覃高积。 19世纪中叶,壮族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这些起义为太平天国在广西首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壮族子弟纷纷加入太平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太平军离桂后,广西境内的壮族农民起义军仍然坚持反清斗争。作者在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民俗、地名等诸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广西会党与太平军的关系和影响,介绍并  相似文献   

13.
韦昌辉传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在发动金田起义和反对腐朽的清王朝的革命战争中,都曾经作过积极的贡献,得到天王洪秀全的信赖,受封为北王,成为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主要成员。但是,由于他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中,违背了革命人民的心愿,随意扩大了“天京事变”,枉杀了东王部属二万余人,犯了极其严重的过错,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并给他的一生增添了耻辱的一页。韦昌辉原名韦志正,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壮族,出身于一个新兴的中等地主家庭。其祖先从外地迁入金田,到韦昌辉  相似文献   

14.
石达开回师广西两年多的征程,遭遇到的最凶恶,最棘手的颈敌是广西各地的团练,由于石达开没有正确的政治策略,在少数民族地区活动又没有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因而无法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成了一支没有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孤军,在作战中处处陷于不利的地位,石达开回师广西反团练的斗争失败了。  相似文献   

15.
一、重建天朝领导核心"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咏史诗是今人柳亚子先生概括太平天国败亡的主要原因:领导人蜕化变质;偏师北伐悲无继:同室相残丧国本;从而铸成千古遗恨而发出的深沉咏叹.洪秀全亲自导演的天京变乱这场历史悲剧,以杨秀清被害、韦昌辉伏诛,秦日纲等数万太平天国骨干力量惨遭屠戮;石达开率领数万"精壮之士"远征不返"的沉重代价,使得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夺个人权势的矛盾,暂时缓和下来了.可是,洪秀全自隳长城,却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军事形势急剧恶化.一八五七年下半年,秋冬肃杀的寒风,把重城要地相继失守的噩耗和各地守将频频告急的文书,雪片般纷纷飞向天京.六月十一日,溧水失守.七月十六日,句容陷落.  相似文献   

16.
李文彩,永淳(今横县)平朗狮子堂村人。壮族,出身贪苦,理发为业。排行第七,外号李七。李文彩是终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一位壮族农民领袖。他一八五○年在永淳领导壮族人民抗租起义,失败后转战于贵州、四川,坚持斗争二十多年。不屈不挠,英勇机智。表现了壮族人民酷爱自由、不甘心黑暗势力的统治,和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而斗争的可贵精神。抗租起义清朝道光末年,广西天灾频仍,饿殍遍地。腐朽的清政府为了支付鸦片战争的战费和赔款,敲榨搜刮,有增无已。地方官吏豪绅,加税增租,横行肆虐。李文彩的家乡——永淳、横州(今横县)一带,  相似文献   

17.
开丧是壮族师公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壮族师公教开丧仪式。壮族师公教开丧仪式对研究壮族的生死观、道德观、壮汉文化交流以及师公教的宗教属性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壮族有无自己的哲学思想,以及其哲学思想有什么特点,长期以来很少有人论及,这已成了壮族研究的一大缺憾。本文开崇明义便肯定了壮族同样拥有自己灿烂的哲学思想这个事实,并从多方面对它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揭示;最后,针对壮族研究中的这一薄弱环节,论述了研究壮族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进士出身的杨重雅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儒臣,但他在任四川按察使时,曾参与审判和杀害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父子,暴露出其残忍狠毒的本质.后来终因逼反李扬才而被免去广西巡抚一职.  相似文献   

20.
紫荆山区太平天国革命基业的创建,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基础和发端。纵观太平天国史,没有紫荆山区革命基业的建立,便没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革命的发生。紫荆山区革命基业的开创,是冯云山在1845—1847年间,数年如一日艰苦创业的结果。因此,说冯云山是太平天国开基的第一位大功臣,这是切合实际的。本文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就冯云山对紫荆山区革命基地的选择、创建革命基地、建立拜上帝会及取得成功的原因等作些探索,以求同仁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