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逸”和“远”作为中国绘画的最高风格是如何可能的?徐复观通过对此问题的心性学考察,认为这是庄学精神逐步在绘画中落实的结果。通过这种研究与讨论,便把艺术问题与人格修养问题联系了起来,由此,便可进一步证明心性之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徐复观对孔门艺术精神和庄子艺术精神这两个典型的阐释是并列平铺、各成系统的。中国艺术精神虽由庄子来彰显,但孔门毕竟也不是全无此义。所以,徐复观在全书之首特意安排一章写孔门艺术精神,实为其"儒道会通"做好铺垫。在徐复观看来,生命的艺术境界实为儒道两家共同推崇的最高人生境界,为人生而艺术实为儒道两家艺术精神的共同本质,而庄子虚静之心,也是儒家仁义道德可以自由出入之地,由此,徐复观打通了孔子的道德心与庄子的审美心。  相似文献   

3.
马力 《科技资讯》2009,(36):213-213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品评,也雄辩的证明了书法艺术反映大自然之美的事实。本文以“道合自然”、“书为心画”理论在书法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作了详尽的阐述与解析。  相似文献   

4.
绘画理论围绕精神与技巧的讨论经久不衰。邓以蛰先生的绘画理论注重笔画,由笔画论气韵生动。徐复观围绕艺术精神论中国绘画里的人生。在色彩上,两人都主张水墨渲淡,但邓以蛰和徐复观分别从艺术效果和绘画者的审美意识角度来论证。在书画关系上,邓以蛰从形式构造上认为书源于画,徐复观则认为书画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绘画史的研究上,两人用"气韵生动"的发展来构建体系,但邓以蛰的理论是以笔画为基础,徐复观则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导。  相似文献   

5.
袁燮文艺观的形成源于其心学思想。在文艺审美旨趣上,他推崇浑然天成之美境。为达到此种境界,袁燮提出“有契于心”的创作理念,并延伸出书以传心与画以写心的艺术命题。而且“有契于心”也是袁燮的鉴赏理念,他认为观者之于书画重点应在体悟省察作者之道心,从而使自己之本心有所感发。因此,他十分重视文艺创作主体之心性修养,认为这是使文艺作品“有契于心”的根源,也是诗书画是否具有宝藏价值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石涛在哲学的高度上,赋予“一画”艺术本体论的意义,使之囊括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气”、“心”等三个重要的本体范畴所蕴含的积极的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并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融入了明清之际启蒙主义美学思潮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思想,为其理论的建构和变革创新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崔琳琳 《科技资讯》2006,(23):153-154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争鸣实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即哲学、美学的探究与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成为了中国艺术之命脉。尤其是老庄的“道”成为了中国艺术精神之主体。而中国画从哲学、美学的体道,南北朝人物画的发展、山水画的起步,到隋的成长,唐的进展、分类,五代的初成规模,两宋的高峰,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似人这种生命体的骨骼,肌肉,衣着,气质等各种表象的变化一样,山水画也以丰富多彩的面貌笑傲于世。而唯一不变的质是血脉“道”。拥有了这根主线的慧眼,则唯一的不足是:失去了雾里看花的“痛并快乐”。  相似文献   

8.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又在评价杜甫诗时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也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都说明了诗歌形象与绘画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绘画借助视觉来表现形象,正如元人王履《华山图序》所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诗歌的创作过程与绘画有着相似之处,也是从视觉形象向语言艺  相似文献   

9.
“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中国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中国佛教历来倡导持戒与孝行的统一,正如宗密所言“经诠理智,律诠戒行。戒虽万行,以孝为宗。”说明了“孝道”是中国佛教戒律基本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中国佛教之“孝道”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宝贵的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仍有着旺盛的道德活力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是“心斋”与“坐忘”的心态符号,由对存在的超越,虚静情态的实现,到对视觉的超越,图画精神符号,接受之路也是通过神会与体味以到达美感。画无达诂。中国画不是传统西方人观念的追求三度空间与视觉快感的艺术,重要的是中国画不是在讲故事,它所无限延伸的不是情节,而是境界,它迷人的不是美,而是韵。  相似文献   

11.
崔琳琳 《科技资讯》2006,(21):217-218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争鸣实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渊源,即哲学、美学的探究与发展在润物细无声中成为了中国艺术之命脉。尤其是老庄的“道”成为了中国艺术精神之主体。而中国画从哲学、美学的体道,南北朝人物画的发展、山水画的起步,到隋的成长,唐的进展、分类,五代的初成规模,两宋的高峰,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似人这种生命体的骨骼,肌肉,衣着,气质等各种表象的变化一样.山水画也以丰富多彩的面貌笑傲于世。而唯一不变的质是血脉——“道”。拥有了这根主线的慧眼,则唯一的不足是:失去了雾里看花的“痛并快乐”。  相似文献   

12.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的“方寸”不是指心,而是指面积小,可知宗炳的话不是关于心物关系而是关于绘画透视的议论;张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关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最具有辩证色彩的观点,它与西方的歌德遥相呼应;画与诗,中国古代画论多倾向于论述二者的共性,而西方理论界侧重于分析二者的差异;庄子的“解衣般礴”说是关于艺术创作心境的卓越见解,这一见解对后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中国“写人学”这一命名最能显示该学科的本土文化身份。具体说来,与“画”融通之“写”是最重要的中国文论话语之一,而“人”又历来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核心,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中国“写人论”的核心和气脉是由绘画理论演化而来的“以形传神”,因此,中国“写人”之“学”的理想构架应当是由“写形”、“传神”以及“设色”、“写心”等传统话语整合而成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五行学说之成立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五行学说成立的标志是五行与阴阳思想相融合,亦即成功解决“五行”与“四时”相配的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条进路:王梦鸥发掘的“四时”五分以配“五行”虽然理论上精致,不过难以付诸实践,终归湮灭;庞朴抉发的“尚土说”影响较大,可惜完全基于对史料的误解;只有徐复观之说在逻辑与文献两方面都较为合理,且两者配合无间,是以可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绘画中,“白描花卉”可谓一朵奇葩。本短文仅从中国画构图学与笔墨上概要论之。构图的规律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对比是核心,和谐统一是结果。构图的法则,当先论及布势。中国画极重“势”的取得,故须布势。所谓势.即画面物象的起伏、纵横、转折、向背的走势,古人称其为“龙脉”。画势于一幅中举足轻重。纵横与开合、收放与聚散,此乃构图布势、取势的法则。纵横是对立的两种趋向,以走向而动,便产生纵向或横向之势,而纵与横每每于穿插中进行,一画中且势有侧重。吴昌硕就是善于在纵横之中取势的。作画布局贵有开合,若只开…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国画中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主要讲究“用笔”“用墨”,而“用笔”“用墨”的关键是用线。线是中国画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17.
《科技知识动漫》2009,(23):F0002-F0002
江西师大附中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做有责任的中国人”的校训精神,不以功利之心办学,不以浮躁之气治校,  相似文献   

18.
柳建平 《科技信息》2008,(20):133-133
本文主要说明中国画中关于笔墨的基本问题——用笔、用墨。并通过中国古代画家对中国画笔墨的论述,认识到用笔和用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书法的化境     
所谓化境,佛经上指可教化的境域“十方国土,是佛化境”。而书艺上则指造诣到精妙的境界,可与造化媲美。它属书法的意境范畴。评书常日佳境、妙境、灵境等,不若吾言“化境”二字更为贴切。化境乃书家风格成熟,美学思想贯穿其中,技进乎道的完美体现。在书艺中能体现出贯穿艺术─—人生─—宇宙的和谐统一的“一画”。石涛的”一画论”对我们有所启发:“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报”。“夫一画,含万物于中”。“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字画者,一画后天之经权也。”[1]化境是书家超越自我、人书俱老的完美体会。评判一个书家是不…  相似文献   

20.
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名发表了生平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该文既是对其时社会风气的响应,又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知识界对“体育”新的认识倾向。重新对《体育之研究》进行分析,挖掘其历史语境,并以此透视近代中国知识界“体育”观念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