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以《社戏》在中学课本的编排和教授为例,来讨论老师们如何深入鲁迅的博大精深,而又能深入浅出与学生,同时找到鲁迅作品与孩子们的契合点。中学老师们最困惑的是如何完成课程单元要求的艺术熏陶之责,而在鲁迅的《社戏》中又缺乏对京剧艺术的正面倡导性文字,甚至有人会认为鲁迅在讽刺中国传统艺术。真是如此吗?深入鲁迅复杂的思想内涵,并且要清楚中国现代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语言环境,是老师备课之必需。只有在清楚了鲁迅大"我"的精神批判之后,才能"大悟"鲁迅在颂扬小"我"听戏经历的美好之本。以对大"我"小"我","看"与"听"的二重叙事手法的把握,来引导学生掌握鲁迅的为文技巧,贴近鲁迅的思想,走进中国现代思想、民族精神的追求中,是为本文之旨。  相似文献   

2.
"隔膜"主题作为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一种普遍困境,在鲁迅笔下的众多小说中都有所体现。主要立足于鲁迅的多篇小说文本,对其所表现的"隔膜"主题进行回归文本式的分析与阐释。试图对"隔膜"主题在鲁迅小说中所表现的印迹、隔膜产生的原因以及鲁迅致力于消除隔膜的努力等问题,进行系统化探究。  相似文献   

3.
从中、韩、日三国受中国伟大的作家鲁迅的影响及现当代的韩、日两国的研究热点展开研究,分析并概括出韩、日两国不同政治及文化背景下鲁迅研究的不同特点。认为韩国从"殖民地斗士的思想与精神"和"反封建的领袖"两方面来研究鲁迅,表现出人类的情怀,东亚意识和人类意识,研究主题由"革命家鲁迅"转移到"文学家鲁迅",发展了研究纯粹文学的趋势;日本通过丰富的考证和资料奠定了研究鲁迅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新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鲁迅灵魂的记录,《野草》几乎蕴含了其心灵的全部智慧和意义。其中关于"路"和"走"的意象建构,更是深层次地反映了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无论是在路的始端所阐述的对环境的逃离,在路的终端所书写的对穷途末路的焦虑,抑或是在路途上对行走的强调,都在不同程度上突显了鲁迅对世界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  相似文献   

5.
以"阳春白雪"为主题的琵琶曲《阳春白雪》在流传和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乐谱版本,其中有传谱也有演奏谱。就收集到的七个乐谱版本进行归类整理,并系统分析各版本之间的异同及各个版本的风格特点,可以为本曲的继续研究提供比较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的鲁迅,曾因开始白话小说创作以及与《新青年》同人的交往,暂时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绝望状态。但五四后期,随着《新青年》诸人政治倾向不同而导致的分裂,鲁迅再次陷入困惑与彷徨。从对该时期鲁迅日记的分析入手,借鉴"西马"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通过对该时期鲁迅日常生活的研究,探寻鲁迅为避免再次回到内心的黑暗状态而作的种种努力,以加深了解这一时期鲁迅精神世界变迁的原因和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7.
冯丽芳 《科技资讯》2010,(36):247-247
鲁迅不仅对"国民性"进行了理性的揭露和批判,而且还采用了文学的手法,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把"国民性"形象具体地展示于世人面前,并给予有力地批判,鲁迅从各个方面暴露了"国民之陋劣",目的只有一个是为了改革国民性,只有勇于改革积极"改打这病根",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振兴。  相似文献   

8.
尹传红 《科技潮》2009,(10):55-55
前段时间,围绕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颇有些议论。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获知有些版本的教材减少了鲁迅作品,而同时又选录了梁实秋、胡适等人的作品时,嗅觉敏感者很快就作出了鲁迅被“顶替”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屠格涅夫和鲁迅是两位自觉"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小说家。屠格涅夫以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勾勒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鲁迅则以几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也存在着异同。  相似文献   

10.
在搜集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逾百种鲁迅小说版本基础上,以时间为脉络,对其封面设计的美学共性、时代个性和风格流变进行研究,以此窥见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今后鲁迅小说的封面设计以及其他小说封面设计的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国古籍版本鉴定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大量的古籍数字化项目陆续启动,如何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为古籍版本鉴定服务是古籍数字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阐述了网络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作用,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古籍版本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史上,北宋雕板医书是个极其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北宋10次中央官刻医书以其丰富的内容使宋以前古代医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保存、传播和发展,并创造使用了新的雕板标识方法和技术,统一或规范了部分经典医籍的刊刻形式与版本体例,成为今天了解古医籍成书源流、判别版本优劣、辩析文字真伪和流派承传、审定史料学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书的物质形态和表面特征来研究版本的学问就是版本学。古籍整理的重要任务就是选择好的版本,经过精心校勘,校正错讹,补充佚漏,删削衍文,适当标点和注释。只有版本好,校勘好,才能得到好的版本,达到整理古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继承者,有关中国小说史以及对古典旧籍的整理、校对工作都显示了他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修养和成就。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鲁迅对魏晋时期的名士,他们的文学创作,以及魏晋风度都表现出格外的推崇和欣赏。  相似文献   

15.
古籍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古籍普查不仅仅是理清现存古籍的藏量,更应该统计出古籍的破损信息,为古籍今后不同等级的保护提供可靠数据.只有认真做好古籍的定级鉴定工作,古籍普查工作才能科学、规范;只有严格古籍破损定级,才能建立有效的古籍分级保护机制,才能圆满完成古籍保护计划中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原版外文图书利用现状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原版外文图书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外文图书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原版外文书利用率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以长春图书馆为例,从古籍文献的整理、书库设施的改善、古籍书库的管理、古籍保护经费的投入、古籍文献的宣传、古籍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的做法,探讨了古籍保护利用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古籍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从充分认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意义、认真学习古籍普查的相关知识、加强宣传为古籍普查营造良好的氛围、结合本馆实际开展古籍普查、严格按标准和程序进行普查等5个方面,探讨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古籍普查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古籍收藏的现状,结合古籍收藏和服务的需求,探讨了图书馆在古籍收藏和古籍服务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析古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缘于古籍具有的重要价值。从宏观视角论述了古籍的价值,重点论述了古籍的普遍价值,分别阐述了古籍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及艺术价值,对于古籍的收藏价值也给予了恰当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