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研究与建造的我国第一座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于1989年11月11日启动运行成功。这是我国在核能开发和利用领域取得的一项突破性进展。这个反应堆采用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轻水堆方案,具有优异的固有安全特性。反应堆设置有压力壳和安全壳双重安全屏障,并没有中间隔离回路,因而既简单可行,又安全可靠。5兆瓦堆还采用了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这种控制棒为我国所独创、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应用于反应堆的新型控制棒系统。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的主要设备均为国产;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投入运行的壳式核供热堆,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低温核供热堆是近年来出现的专门用于城市集中供热供暖的,安全性能好的新型核动力堆。它为核能的和平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苏联、加拿大、联邦德国、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低温核供热堆研究,除苏联外,大都处于工程设计阶段。5兆瓦低温堆的建成和运行成功,使我  相似文献   

2.
破损燃料组件定位检测系统是为了确保反应堆安全运行、及时处理燃料包壳破损事故的安全重要设备.根据目前国际上对有元件盒反应堆采用的堆芯啜吸法,即在反应堆换料期间或发生燃料包壳破损事故时,停堆后直接从仍在堆芯位置的元件盒中取样,进行放射性测量和分析,从而鉴别出有破损的燃料组件的方法,作者设计了200MW低温核供热堆破损燃料组件定位检测系统.该设计既有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又结合了低温核供热堆的特点和我国国情,保证了200MW低温核供热堆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拓宽核供热堆应用的领域,降低油田采油成本,在对大庆萨北过渡带16.9km2的高凝油藏开展历史拟合、热水驱替的开发方案和实施热流体循环工艺研究的基础上,对配置不同方案的核供热堆和燃油锅炉提供热源开发油藏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核供热堆提供热源来进行高凝油开发的供热成本大约是燃油炉的三分之一,按20a的生产期计算,净生产原油和净盈利大约是燃油炉方案的4倍。从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来讲,采用双堆单炉的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开发200兆瓦核供热堆工程技术是“八丘”期间能源技术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之一。工程主体就是建造200兆瓦低温核供热示范站,目前已经国家立项在吉林市建造。这项工程是在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研制的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站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业示范项目。 5兆瓦试验性低温核供热站于1989年12月19口顺利实现连续满功率运行,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新型水力控制棒传动的一体化自然循环壳式低温核供热反应堆。迄今,已连续两年为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供暖。对于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国家核安全局的审评鉴定为:“能满足核安全的基本要求,不致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造成损害和污染”。一、低温核供热站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低温核供热站的主要构成见图1。它包括:1.产生热  相似文献   

5.
医用堆与池式供热堆耦合建造的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试验和研究中的硼中子治疗术(BNCT),要求设计专用反应堆,以适应大规模治疗的需要。在反应堆用于低温核供热的研究中,简单、安全、无压力的池式堆能够满足城市供热的需要,而池式堆又可提供廉价的辐射能。所以提出了一种新的池式耦合堆的设计,将BNCT及成熟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相结合,建造功率为12MW的医用堆。医用堆与120MW核供热堆耦合建造,建设投资较低。辐射和供热综合利用,医用堆的核燃料成本大为下降。这种低成本反应堆为这类专用堆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核供热反应堆热电联产研究是低温堆综合利用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探索商用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产、扩大低温堆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年运行因子改善供热堆的经济性,利用5MW核供热堆(NHR-5)为热源,通过其二回路上特殊设计的低压蒸发器和低压两相透平发电机实现核热-电力转换。用冷凝器二次侧的循环冷却水向热网用户供热,实现核供热反应堆的热电联产。结果表明,一体化自然循环式供热堆用于热电联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整套系统表现出极好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核供热堆要建在城市附近为城市居民供热,因而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十分重要。正常 运行工况下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向环境释放量的计算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本文根据壳式低 温核供热堆的结构设计特点,提出了该种堆型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向环境释 放的6种主要来源,即元件破裂监测系统定期取样监测排放、反应堆压力容器上部气空间的泄 漏、主回路水的泄漏、反应堆舱室中空气的活化、安全壳中气体的活化、废气系统的排放。并推 导出它们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核壳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核壳阶段的单体,通过半连续滴加的种子乳液聚合的合成工艺,得到了一种粘度适中,稳定性良好,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讨论了聚合工艺,乳化剂及引发剂用量种类,核壳两阶段单体用量比例对乳液聚合工艺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开发的 5 MW低温核供热试验堆已建成运行。本文简要介绍该堆的主要设计特性,其中包括一体化、自稳压和双层壳的结构设计、世界上首次采用的控制棒水力传动系统、自然循环的冷却方式以及防止放射性物质泄人热网的措施等。这些设计措施大大提高了该堆的固有安全性。还介绍了该堆的主要安全性能,重要的试验研究项目及自调节性和自稳定性等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0.
用低温核供热堆进行海水淡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用核能作为海水淡化能源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低温核供热堆是一种合适的堆型。多效蒸馏法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海水淡化工艺。水平管液膜蒸发器具有先进的综合指标,是可供优先选择的一种蒸馏设备。  相似文献   

11.
控制棒位置测量组合编码电感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棒位置是核反应堆最重要的运行参数之一。对于一体化的低温供热堆,棒位测量传感器必须安装在压力容器内,其运行环境及结构空间比压水堆更为苛刻。传统的线圈编码电感传感器线圈数量多、结构复杂。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组合编码方案,所用线圈大大减少。进而进行了编码原理、环境温度影响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组合编码电感位置传感器原理正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可望发展成200MW核供热堆控制棒位置测量的适用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
NHR-200堆内液位测量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稳压器液位测量结果表征压水反应堆内冷却剂装量,已不能满足核安全要求;一体化、双壳式的NHR-200(200MW核供热堆)中,传统的差压式核级液位计难以实现其液位测量。为此,基于发热体在气体和液体中放热系数的显著差异,提出了变液位测量为温差测量的加热式铠装热电偶方案,试制了铠装液位传感器,并在模拟实验装置中进行了试验。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原理正确,性能可靠,结构可行,可作为NHR-200堆内水位测量的液位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
用线性加速度计测量定轴回转系统状态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定轴回转系统状态测量方案需要传感器种类多、数据处理复杂等缺陷,研究了微型双轴线性加速度计测量系统状态的方案.通过建立单片双轴微型线性加速度计在安装角度有误差、敏感轴非严格正交情况下的测量方程,给出了利用高精度角度传感器测量数据对测量方程中参数进行辨识的方法,从而导出了由两个线性加速度计的测量数据解算系统状态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表明,传感器的固有误差和安装误差可以用高精度角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修正,系统的状态可以由两个双轴微型线性加速度计的测量数据解算得到.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传感器种类少、成本低、实时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Little had been known about ETO protein until t(8;21) was found in 12%-15%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hich resulted in AML1-ETO fusion protein. ETO protein has four conserved nervy homology regions termed NHR1-4. A lot have already been known about NHR1, 2, 4:NHR1 is homologous with the Drosophila TATA-box-associated factor 110 (TAF110); NHR2 is a dimerization domain associated with mSin3A/HDAC; NHR4 is MYND class of zinc fingers associated with NCoR/SMRT/HDAC. Only the function of NHR3 remains unclea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NHR3 domain could participate in oligomerization, we cloned and purified this domain. Through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nd dissolved crystal electrophoresis, we found that NHR3 domain was a tight tetramer. Then we cloned NHR3 4 domain (i.e. NHR3 domain plus NHR4 domain), and discovered, by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native PAGE, that NHR3 4 domaincould form dimer in solution.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o observe that NHR3 and NHR4 domains may have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oligomerization of ETO protein, which might recruit corepressors in the form of dimer, and stabilize ETO dimerization through convergent strength of NHR2, NHR3 and NHR4 domains and then stabilize corepressors recruitment. These speculations are very worthy of further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5.
摘要:针对带压作业特点设计了一种不压井设备承载结构。该结构设计两层平台,将液压缸、防喷器等布置在两层平台间,节省空间并增强设备的整体性,方便现场的安装和运输;在一层平台设有支撑腿,有效地将设备重量转移到地面,避免对井口的冲击。本文根据所设计的承载结构建立三维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力学计算,采用应力分类法并引入《JB4732-95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对承载结构进行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核供热反应堆的过剩反应性主要靠十字形控制棒来控制。有不同控制棒史的组件内的燃耗分布不同,相应的组件平均截面也就不同。详细考虑控制棒史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为此提出处理控制棒史的线性插值法。假设组件平均截面仅仅与组件总燃耗和带棒燃耗有关。线性插值法要求作无棒燃耗直接计算、带棒燃耗直接计算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两种再启动计算。对供热堆含钆组件做了检验计算。通过与跟踪控制棒史的精确计算方法的比较,表明该方法是一个非常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脊线检测实现视网膜图像血管中心线的精确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精确有效的基于脊线检测的视网膜图像血管中心线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脊线检测得到候选视网膜图像血管中心线,然后对原始图像进行照度均衡和多尺度形态学增强处理,最后对各个尺度增强图像在视场ROI区域内进行Otsu双阈值分割或单阈值分割,并将各个尺度的分割结果求和再与脊线检测结果算术相与得到最终的血管中心线。通过对25张荧光造影视网膜图像以及部分彩色视网膜图像进行测试和分析,该算法不但能够检测出低对比度血管和微小血管的中心线,而且提取的血管中心线整体连续性好。将文中算法的结果与血管手动分割血管的细化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中心线吻合率平均达到83.5%,且算法性能优于Hoover算法以及保守专家手动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转桨全回转Z型推进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装置,它汇集对转桨和全回转Z型推进装置的双重优点,而且有推进效率高、空泡性能好、减振降噪、节能等优点,是各种自航船舶理想的推进装置,本文着重介绍它的结构特点、安装及其试验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Inordertomitigatetheproblemsofenergyshortage,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theoverburdenedtransportationsystemsinChina,underthesupportofthestate,thenuclearheatingreactor(NHR)wasdevelopedbytheInstituteofNuclearEnergyTechnology(INET),TsinghuaU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