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代中国人以朴素的有机系统观看待宇宙,认为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是相通无碍的.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儒、道、禅宗三家都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它对中国传统诗学影响深远从这一宇宙观出发,认为艺术创造于物我互通、心物交感之中,而西方人则从主客二分出发,认为艺术是主体对客体摹仿的产物;中国诗学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去寻求艺术的美,而西方人则从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中去寻求和谐之美;中国传统诗学强调心与物相合,我消融于物,化入其境,西方人却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来分析事物,艺术创造中强调主观情绪和知性的介入.  相似文献   

2.
夏晋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1):127-128
本文试图以研究古代楚文化的特点为基础,探讨其“天人合一”建筑观的形成必然性和其建筑独具风格的南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体育本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联系。庄子的"天人合一"观昭示体育的发展应该在其自身规律之内进行,体育的发展应该顺应"天"。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观带有浓厚的政治性,现代体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其政治手段的一面。而大众体育的本真是使人达到与自然身心和谐的目的;竞技体育的本真是追求人类运动极限之"天",现代体育应摒弃古代"天人合一"观自身的狭隘,做到真正的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古人“人定胜天”、“物极必反”、“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结合人类的发展,提出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去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见解,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层次的文化,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及一切活动。“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本文主要论述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潍坊学院学报》2020,(1):70-74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世界与人自身的重要途径。它以同构、感应论说明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封闭的内循环,气是其中的媒介。这种观点影响到中国文化处理现实问题的原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人的价值位格,但天人合一观的思维方式是笼统的,对人本性与能力的过分夸张也阻碍了对人自身缺憾的反思,对它的继承应该建立在全面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李海星 《凉山大学学报》2000,2(3):102-104,95
本文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的新界定,揭示了“天人合一”在人类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应有的时代内涵,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追求“天人合一”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这种统一的前提条件,从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引入现代诗学的“张力论”观照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景论”。认为:诗歌“二原质”——“情”与“景”之间存在张力。情景交融是一种“情”和“景”的紧张关系造成的艺术品的超常特性。情景交融中所体现的“情”与“景”之间张力的最大才是中国诗美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如何既要发展工业又能避免工业污染?有人说要靠东方思想,准确地说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其理由是那里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使我产生了疑问,何谓“天人合一”,天人真能合一吗?这种古代思想对现代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发挥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针对"中西比较诗学"中"诗学"的合法性提出了越来越多的置疑,本文就"诗学"一词从"词语"、"文化"到历史"语境"和翻译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阐发作者自己的观点,以期引起更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主要是西方社会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进行反思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多学科相综合的产物,而不是渊源于我国先人对自然的朴素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以研究古代文化的特点基础,探讨其"天人合一"建筑观的形成必然性和其建筑独具风格的南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兴趣”作为美学概念,不见于宋以前的文学批评与理论阐说中。严羽最早将“兴趣”提升为诗论的审美范畴,之后,人们对“兴趣”进行了标树。与此同时,文论家们对“兴趣”的审美特征展开了探讨,提出了要求。他们并从感兴、学力、兴象、情兴等角度论及到“兴趣”的生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整体视域上初步构造出了一个“兴趣”的理论创造系统。  相似文献   

14.
明代著名律学家王邦直的专著《律吕正声》,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乐理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律学观中的乐道、天道与人道;二是"律历同道"观及其对自然之"天"的重视;三是乐律之度量规制与"天人合一"的律学观;四是"天人合一"律学观中的律以辅政思想。"天人合一"包含了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之所在,它渗透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许多思想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态建设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归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理内容,提出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是;技术上,建筑要适应自然,改善自然,利用自然;艺术上,建筑要追求自然美,分析了岭南古建筑、近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儒、道、释的“天人合一”观是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别样的生态思想,它保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样本。从儒道释的“天人合一”观的阐释、儒道释“天人合一”观与生态文明的联系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三个方面说明了儒道释的“天人合一”观对于当代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借鉴意义及其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跟英语相比,汉语语法呈现出“意合”的特点,这跟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中国传统哲学总离不开一个经典命题:“天人合一”。梳理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然后从哲学、思维、语言的关系上考察现代汉语语法的“意合”特点。结论认为,同英语相比,汉语语法具有“意合”特质,这一特质正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哲学观的映射;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与“人”是一种“构成”关系,汉语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三大基本词类也是一种“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重视人的主体意识,提倡主客体的高度融合,使绘画超越了对客观物象表象的描摹,以显现主体内在精神,追求意境的显现。  相似文献   

19.
距今8000年前后,人们用以地方为模型,以太阳运行为参照的“天地合一”方式给“天地定位”,开启了对天地关系的认识和利用。早期农耕先民形成因为农作种植的天地关联紧密性合一认识,约距今7000年始,为向天地求农作物收成,形成合祭天地鬼神与天地或巫为中介交通天地神祇、或祈祷物质性天地气交等的巫术和祭仪。距今约6000年后,分层社会的最高权贵——酋长开始对天神与天加以政治利用。为强化权威统治操弄,出现了将其始祖神与天相比并的配天礼仪。良渚早期国家人王为了威权统治操弄,将其始祖神与天神合一并奉为至上神;殷商传承人王则将其始祖神与天神合一的至上神上升到了“帝”的崇拜;西周初,因为政治理性的进步,出现了所谓德性“天人合一”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人的主体意识觉醒,自然性的“天人合一”思想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20.
清代才媛文学发展走向繁盛,形成新的创作群体,在突破阃闺的同时亦表现出对文学话语空间的积极诉求。其文学主题的社会化、哲学化、史学化均彰显出此期才媛自觉的性别意识重构。世家涵养、诗事交游与结社活动的支撑是其向纵深发展的必要前提。建立在广泛交游与真实写作基础上的才媛诗论,呈现出在诗用、诗作、诗人、诗风、诗旨五方面的新异见解,填补了清代女性批评的话语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