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散叶生菜大速生(Lactuca sativa var. capatata L.)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四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散叶生菜大速生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效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 0.5 mg/L 6-BA 0.1 mg/L NAA,高效诱芽培养基为MS 0.1 mg/L 6-BA 0.05 mg/L NAA。同时确定了子叶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表明,筛选培养基中适宜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在100 mg/L以下,抑菌剂羧苄青霉素或头孢噻肟钠的适宜质量浓度均为300 mg/L。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范围内,羧苄西林钠对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有促进作用,影响效果呈曲线分布,对珂字201的愈伤诱导表明,羧苄西林钠对棉花下胚轴的适宜浓度为250-1000mg/L,对子叶的适宜浓度为250-750mg/L,对珂字201的愈伤组织增殖来说,羧苄西林钠初期抑制了棉花愈伤组织的生长,后期则促进生长,且随着羧苄西林钠浓度的增加,抑制时间也逐渐延长,在500mg/L的羧变西林钠浓度下添加70mg/L的卡那霉素对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3.
油菜转化体系中抗生素浓度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芥菜型油菜 (Brassicajuncea)DB3 下胚轴为外植体 ,对卡那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外植体分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那霉素不仅可以抑制芽的分化和愈伤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分化出的芽在很短的时间内白化死亡 ,在浓度为 6 0mg/L时 ,四周后 ,可以使分化率为 0 ;羧苄青霉素在浓度为 0 .5 g/L时 ,可以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同时发现它对于芽的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卡那霉素对棉花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卡那霉素对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形成的频率降低,增殖倍数减少,当浓度超过时50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不同外体对卡那霉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子叶较强,下胚轴稍弱。  相似文献   

5.
番茄组培苗的不同阶段对抗生素和PPT的抗性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高效再生体系为基础,在番茄子叶和下胚轴的出愈、芽分化生长以及生根的各阶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除草剂PPT三种选择性试剂,以确定番茄遗传转化所需的最佳筛选质量浓度.试验表明:T79和T151两个自交系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除草剂的抗性差异不大;卡那霉素与PPT在组培的各个阶段均对外植体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新霉素对它们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在番茄组培的不同阶段、不同外植体对卡那霉素和PPT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以下胚轴出愈对卡那霉素反应最敏感,子叶出愈和生根阶段对其反应迟钝;下胚轴出愈和芽分化对PPT的反应较敏感,子叶出愈对其反应较迟钝.因此建议在番茄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对子叶出愈和生根阶段的筛选质量浓度为100mg·L-1,对下胚轴出愈为50mg·L-1,对芽分化及其生长为70mg·L-1;而除草剂PPT对子叶出愈阶段的筛选质量浓度为1.0mg·L-1,对下胚轴出愈为0.5mg·L-1,对芽分化和生根阶段为0.75mg·L-1.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青霉素G钠对绿巨人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苗生长的初步结果。试验表明:青霉素G钠对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促进作用,效果最好的浓度为60万u·L^-1,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可分化7.0个不定芽;低浓度的青霉素G钠(20万u·L^-1)对试管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根系的发育;而高浓度的青霉素G钠对试管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低  相似文献   

7.
甘蔗组织培养中不同阶段的抗生素及PPT抗性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在甘蔗高效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在心叶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芽分化、生长以及生根各阶段的培养基中,分别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G418、潮霉素(Hyg)和除草剂PPT3种选择性试剂,以确定甘蔗遗传转化所用的最佳筛选浓度.试验表明:福农81-745(糖蔗)与Badila(果蔗)2个品种对G418、Hyg和PPT的抗性差异不大;G418、潮霉素和PPT在甘蔗组培各个阶段均对外植体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甘蔗遗传转化中,G418和Hyg对甘蔗愈伤组织诱导生长,芽分化、生长及试管苗生根3个阶段的抗性筛选质量浓度均为30mg·L-1;PPT对愈伤诱导生长和芽分化、生长2个阶段的抗性筛选质量浓度为0.75mg·L-1,而生根阶段为1.00mg·L-1.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青霉素G钠对绿巨人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苗生长的初步结果 .试验表明 :青霉素G钠对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而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促进作用 ,效果最好的浓度为 60万u·L- 1,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可分化 7.0个不定芽 ;低浓度的青霉素G钠 ( 2 0万u·L- 1)对试管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同时也促进根系的发育 ;而高浓度的青霉素G钠对试管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青霉素G钠( 2 0万u·L- 1)比不加青霉素G钠的培养基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 .  相似文献   

9.
番茄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不同样的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细胞启动早,生长快,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细胞不规划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形成层状细胞。不定根则由茎中柱鞘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以Lesquerella fendleri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的激素浓度和组合对于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表明,L.fendleri下胚轴和子叶在许多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当6-BA的浓度从0提高到1.0mg.L^-1,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也从35.14%提高到97.30%,进一步提高6-BA浓度会降低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将NAA浓度从0提高到0.2mg.L^-1,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从70%提高到76.76%,进一步提高NAA浓度则降低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将2,4-D的浓度从0提高到0.5mg.L^-1,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从64.29%提高到85.00%,进一步提高2,4-D浓度会降低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当6-BA的浓度为0.5mg.L-时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最高,达到80.00%;提高NAA浓度可以提高子叶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提高2,4-D浓度则会降低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绝大多数愈伤组织在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都能够分化出许多不定芽.不定芽在MS基本培养基能够诱导生根,生根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番茄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砧木1号番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研究了IAA和6-BA及NAA和6-BA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0.2mg/L IAA+1.0mg/L 6-BA为诱导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而MS+0.5mg/L IAA+1.0mg/L 6-BA为诱导下胚轴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 IAA。  相似文献   

12.
以宣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 Nakai)种子的子叶、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子叶诱导实验中,2,4-D比NAA更高效地诱导出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生长量大,经过继代培养后仍能保持较好的长势.2,4-D与KT组合的效果好干2,4-D与BA的组合.筛选试验表明:MS 2,4-D(1.0 mg/L) KT(0.1 mg/L)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效果较好.(2)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7%,而子叶的诱导率较低,为69%.虽然NAA的诱导效果较好,但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较慢;2,4-D能高效诱导愈伤组织,但容易出现玻璃化.提高NAA,2,4-D和BA的浓度,愈伤组织呈现水浸状的比例和程度都会相应提高.试验中,2,4-D(0.1 ng/L) BA(0.3 mg/L)处理对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苜蓿不同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大叶、甘农1号、甘农3号和陇东4个苜蓿品种的下胚轴、子叶和子叶节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苜蓿品种及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再生能力的差异,研究了不同浓度及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苜蓿品种再生能力依次为新疆大叶>甘农3号>甘农1号>陇东苜蓿,下胚轴外植体在愈伤诱导培养基(MS 2mg/L2,4-D 0.2mg/LZT)上出愈率分别为94%,83%,71%和58%,胚性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MS 0.2mg/LZT 50mg/L谷氨酰胺)上分化率分别为15.8%,9.2%,7.1%和4.5%;下胚轴再生能力优于子叶节和子叶;丛生芽在生根培养基(1/2MS)上生成完整的根;各品种的再生苜蓿植株均成功移栽到土壤中,成活率100%。上述4个苜蓿品种分化再生能力的阶段性研究结果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良苜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L18(37)正交试验,考察了联合诱导时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地塞米松和胰岛素用量以及联合诱导时间,胰岛素单独诱导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影响.极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条件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IBMX、联合诱导时间、胰岛素单独作用量、联合诱导时胰岛素作用量、地塞米松、胰岛素单独作用时间;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IBMX的诱导效应极显著,联合诱导时间和胰岛素单独作用量呈显著水平,而其他条件(联合诱导时胰岛素作用量、地塞米松和胰岛素以及单独作用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最适诱导条件为:500~750μmol/L IBMX、0.25~1μmol/L地塞米松与1μg/mL胰岛素,在联合诱导72 h后,再用5~10μg/mL胰岛素诱导48 h.油红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在该条件下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率均高于联合诱导时胰岛素作用量、地塞米松和胰岛素以及单独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黑芝麻下胚轴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芝3号黑芝麻(Sesamum indicumDC)无菌苗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mg/L6-BA与(0.1mg/L,0.2 mg/L,0.3 mg/L,0.4 mg/L,0.5 mg/L)以及NAA(0.5 mg/L,1.0 mg/L,1.5 mg/L,2.0 mg/L),共9种组合;生根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0.1 mg/L,0.3 mg/L,0.5 mg/L)以及0.1 mg/LNAA和0.1 mg/LIAA,共4种组合,旨在此培养基上诱导黑芝麻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在MS+2.0 mg/L 6-BA+0.2 mg/L IAA培养基上的再生诱导率最高,可达81.8%,并且可使部分下胚轴切段形态学上端形成芽;在1/2MS+0.1mg/L NAA培养基上,再生苗的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水仙胚性愈伤的获得及农杆菌介导GUS基因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前期影响水仙胚性愈伤诱导和分化关联性大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培养基类型、激素及处理方式、不同添加物等对水仙外植体胚性愈伤诱导及分化的影响是基于培养基的多因素协同效应。水仙适宜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是:改良MB+NAA(0.2 mg/L)+6BA(2 mg/L)+ABA (2 mg/L)+AgNO3(5 mg/L);适宜的分化培养基是:改良N6+2,4D(0.5 mg/L)+6BA(2.5 mg/L)+NAA(0.2 mg/L)+ABA(2 mg/L)。实验中观察到水仙体细胞胚的发生,在胚性愈伤诱导和分化体系优化基础上实现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稳定表达抗性愈伤GUS染色显示最佳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能促进水仙外植体感受态的形成,有利于外源基因的接受,PCR检测表明实验中获得3株转GUS基因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17.
以红掌品种“若比诺”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影响红掌品种“若比诺”愈伤组织的诱导因素.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外植体类型和光照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都有显著影响.茎段在MS+BA(2.0mg/L)+2,4.D(0.2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100%,叶片在1/2MS+BA(2.0mg/L)+2,4-D(0.2mg/L)培养基中诱导率最低(为0).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明显的差异,其诱导率的大小依次为茎段〉叶柄〉叶片,茎段最适合做外植体源.光培养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暗培养下的高,光照有利于“若比诺”的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8.
外源GSH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AsA-GSH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叶片喷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植株生长、叶片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还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GSH通过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还原力水平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有效提高了活性氧清除能力,显著缓解了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外源喷施GSSG虽然降低了GSH/GSSG比值,但由于通过上调了AsA/DHA比值和SOD、AsA-GSH循环关键酶活性,一定程度缓解了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喷施BSO显著降低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还原力水平和SOD、GR、APX和MDHAR的活性,导致H2O2清除能力降低,从而进一步抑制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浓度抗生素,头孢噻吩钠(Carb.)和羧苄青霉素(Cef.) ,处理继代培养中被细菌污染的樱桃试管苗.结果表明,随抗生素浓度的增加,试管苗的污染率和污染程度均降低,对试管苗生长的抑制逐步增强.在抗生素浓度100~200mg/L条件下,能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且对试管苗生长抑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蚕豆(Vicia faba)未成熟种子的幼龄子叶为外植体,以MSB_5为基本培养基,可较好的克服蚕豆组织和细胞培养中遇到的诱导率低、生长缓慢、褐化死亡等困难。第一代或继代一次的蚕豆幼龄子叶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幼芽和根。继代两次以上的愈伤组织则失去分化能力,但仍能继代培养,现已继代培养两年之久,可作为植物细胞工程的原始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