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代英国教育特征初探李冈原教育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发展势必引发理性化、世俗化、知识科学化的价值取向,进而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及民主化。因此,教育,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一种手段,通常是界定社会转型的一个标志。同时,...  相似文献   

3.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爱国主义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主张实业救国。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张謇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相似文献   

4.
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教育有两方面的贡献:第一,在学校教育方面,破旧立新,造就大批新人才;第二,在家庭教育方面,革故鼎新,倡导近代新风尚。  相似文献   

5.
6.
南洋公学即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在继承洋务教育的基础上,首开我国公立师范教育。它的“四院”教学模式,为清政府两次颁布新学时提供了可靠的蓝本,是我国新式教育的成功范例。在自身发展中,一直探寻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新路。最早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正式内容,设置图书馆,自编教科书。其“译书院”发展为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先驱-商务印书馆。南洋公学作为新旧两种教育体制更迭时期的产物,具有时代的创新精神,为后来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组织理论剖析了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发生于中国的原因,笔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系统中的诸要素如哲学思想、方法论、数学工具等未能持续形成非线性作用机制,使系统走入循环、交叉作用并关联放大的循环圈之中,加之随机涨落又常常受到特定输入的干预而被平息,而环境又以特定指令的方式向科学技术系统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流,致使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自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基人的张之洞,他把“兴办实业、培育人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要手段,为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兴办多种实业学堂,还对实业学堂加以分类分级,而且提出一系列实业教育的原则、教学方法等,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实业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后,原本较落后的陕西工商业在各种历史条件的合力作用下,“由萌芽而达于勃兴,简陋进而为相当规模”。与此相伴随,陕西近代工商业知名品牌也大量出现。这些品牌可分为“自生型”、“联姻型”、“空降型”三类,有自己的广告营销模式。但与同时期上海的品牌相比,又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近代著名数学级教育家姜立夫教授的生平业绩,展现了姜先生渊博的数学学识,卓越的教育才干,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女性教育思潮的产生、演变是中国近代女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一次客观度量.中国近代女性教育思潮从鸦片战争时期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后历经三个阶段.近代女性教育思潮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又是一种推动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论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的教育体制,以及大办新式教育.这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本文试就他的时代先锋作用作一系统的阐述,来揭示这一名人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会女学的兴办首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戊戌维新运动促成国人自办女学,留学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在清末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学教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法律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清末的法制现代化。同时也指出,就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过程来看,清末法学教育对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有着加速和阻滞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代宗师——姜立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近代著名数学级教育家姜立夫教授的生平业绩,展现了姜先生渊博的数学学识,卓越的教育才干,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是在中国整个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包括外国的和自己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吉林机器局,为筹划旗人生计而设立的吉林旗务处工厂,在倡导实业中兴办的吉林农事试验场,为推广蚕业而建立的吉林山蚕局等,均有附设学校。这些学校多属于艺徒学堂,办学宗旨明确,规章制度健全,考试方法多样,实行“以产为主,产学结合,寓教于产,学以致用”的办学模式,表明在晚清吉林的实业教育已经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18.
清末"癸卯学制"、"壬寅学制"颁布后,实业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安徽实业教育体制得以确立。实业教育区别于以往学徒式的技术传授,而且将专门技术逐渐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是我国近代教育变革的重要一笔,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实业救国"的需求。本文从该时期教育资料、皖省报刊、地方志等史料出发,试图还原当时安徽实业教育的真实面貌,进而观察皖省于清末民初社会巨变中的变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是中西文化反差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中国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单向文化交流.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留学教育经历了艰难的起步和潮涨潮落的曲折变迁,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在论述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演变历程的同时,对这一时期留学教育的发展也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