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四纪岩层作为与人类活动最密切相关的地层,在研究物种进化及人类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第四纪生物与人类活动为例探讨研究第四纪岩层的重要意义,同时指明了研究第四纪岩层对人类工程建设及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第四纪岩层作为与人类活动最密切相关的地层,在研究物种进化及人类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第四纪生物与人类活动为例探讨研究第四纪岩层的重要意义,同时指明了研究第四纪岩层对人类工程建设及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登义 《自然杂志》2005,27(4):213-217,F0004
自1958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和登山家合作,在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多次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的形成历史及其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有了可喜的成果.本文着重介绍关于第四纪地壳上升、测量珠峰高程及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
天山中段南麓的第四纪褶皱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天山是亚欧大陆内部重要的活动构造带,通过地表地质和地震剖面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天山中段南麓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内部,鉴别出库车塔吾背斜南翼的褶皱崖和东丘里塔格背斜北翼的褶皱崖.褶皱崖是由于断层台阶状转折和运动,其上盘原来水平的沉积层和地表面因活动轴面及固定轴面的分离而形成单斜构造.测量褶皱崖的形态,利用受变形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年代,求得深处断层所造成的地壳缩短,东丘里塔格背斜北翼第四纪缩短率为(1±0.1)mm/a.东丘里塔格背斜和库车塔吾背斜的褶皱崖证实了库车地区地壳缩短构造延伸进入第四纪晚期.  相似文献   

5.
丁仲礼 《科学通报》1989,34(19):1494-1494
第四纪气候演化的重要特征为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旋迴。自70年代早期以来,四次冰期的经典模式逐渐被多重冰期的概念所替代。然而,第四纪气候到底经历了多少次冷暖旋迴,至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炳元 《科学通报》2004,49(5):492-492
<正>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广东仁化县共同组织的《2004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和《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研讨会》于2月2~6日在广东仁化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同时召开,102位代表参加了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7.
泥河湾组小长梁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玉柱 《科学通报》1979,24(8):365-365
寻找与研究早期人类化石及文化遗物,对于认识人类进化过程、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第四纪下限、第四纪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此,从事第四纪地质、古人类、旧石器时代考古及古生物工作者,历来都给以高度的重视。 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地层非常发育,沉积类型多种多样,脊椎动物化石十分丰富,为寻  相似文献   

8.
我国华南沿海第四纪植被带迁移和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四纪期间的植被带移动非常明显,在我国的北方也是如此,而地处华南沿海的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由于以往研究资料较少,缺乏系统探讨.本文系统研究了韩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雷州半岛、北部湾沿岸的第四纪孢粉组合系列,并借助计算机运算,应用因子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9.
2.5Ma前后中国北方气候转型事件的初步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仲礼 《科学通报》1990,35(14):1090-1090
黄土和红粘土分别代表了两种差别很大的气候环境。在中国北方,从发育红粘土到黄土的大量堆积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气候地质事件,因此,许多中国学者将此事件的发生作为中国北方第三纪与第四纪的界线。但是,对此事件的确切时代、此事件蕴涵的气候地质意义以及产生此事件的原因等问题,仍然有待于作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北京平原区第四纪软体动物化石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立了14个组合带,反映了本区第四纪时期经历了大约11个古气候演变阶段。在冷期因气候干燥,环境中水量减少,腹足类化石以陆生肺螺类最为发育;在暖期水生双壳类较为发育,腹足类群明显繁盛,以水生种类的大量出现为特征。冷暖交替的软体动物组合,反映了本区第四纪时古气候的变动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延庆杨户庄剖面产出的第四纪早期有孔虫和双壳化石以及当地妫水河生长的现代腹足类与河水的硼和锶的浓度与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并与现代的海相有孔虫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有孔虫及双壳化石的硼和锶元素浓度和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海相有孔虫存在明显差别, 而与妫水河的现代陆相腹足类的相接近, 这充分表明杨户庄剖面的第四纪早期有孔虫的生存环境是非海相环境.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杨户庄第四纪早期有孔虫不是“海侵”或“海泛”的结果; 同时也表明有孔虫并非是特有的海洋生物, 它完全可以在相似海洋的陆相环境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甜水海地区第四纪有孔虫化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元芳 《科学通报》1997,42(7):740-742
1995年7月笔者在青藏高原西北部甜水海湖东南面约100m处(35°21′N,79°35′E,海拔高度4840m)进行钻探和地表剖面采样.经分析在钻孔和地表的湖相沉积中都发现有孔虫化石.在世界上海拔最高、距海遥远的青藏高原腹地第四纪湖相沉积中发现晚第四纪有孔虫化石尚属首次,这为青藏高原环境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极有意义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3.
周昆叔 《科学通报》1988,33(19):1493-1493
我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间,在中华三源与古生物服务公司实验室(在深圳蛇口)做了香港大濠岛(Lantau)以北赤(鱼巤)角(Chek Lap Kok)晚第四纪剖面的孢粉学研究(图1),其第四纪层序是根据Raynor Shaw的研究。在该剖面埋深14.24m至16.79m,含植物残体深灰色层状粉砂质粘土的三个样品中(图2),发现了红树植物孢粉组合,其数量合计为  相似文献   

14.
1.8Ma以来黄土-深海古气候记录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仲礼 《科学通报》1991,36(18):1401-1401
第四纪时期古气候演化的基本特征为频繁而大幅度的冷暖振荡。在全球各种沉积记录中,黄土-古土壤地层和深海氧同位素地层相对完整地保存了古气候振荡的信息。因此,这二套长期记录间的对比是我们深入了解全球气候系统演化历史与演化方式的重要基础。迄今为止,尽管不少作者已将中国黄土-古土壤系列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进行了对比,但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过去的古气候对比主要集中在最近的0.8Ma这个时段,这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东海的海进层序和海退层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印萍 《科学通报》2001,46(Z1):74-79
通过对东海陆架4000 km电火花单道地震资料的判读, 并与位于东海外陆架的钻孔DZQ4 对比, 分析地震地层的特点、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推测形成年代, 探讨第四纪东海海进层序与海退层序, 以及与海面变化的响应. 研究表明第四纪东海海面随着全球气候冷暖波动而升降, 海面上升时, 太平洋潮波对东海陆架的作用加强, 北西至南东向往复潮流塑造了潮流沙脊, 地震剖面显示海进层序; 海面下降时, 长江三角洲向海进积, 地震剖面显示水下三角洲的海退层序. 随着第四纪海面多次升降, 东海外陆架地层的海进层序与海退层序周期性交替分布, 它们与海面变化曲线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由于东海陆架坡缓, 海面数十米升降可以造成岸线在数百公里范围内进退, 又由于长江的大量输沙, 水下三角洲和潮流沙脊的规模都很大. 自氧同位素8期以来, 共发育了3期较大潮流沙脊和4期大规模的水下三角洲.  相似文献   

16.
青海高原东部晚第四纪自然环境演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保田 《科学通报》1989,34(7):534-534
青海高原东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处于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地带、自然环境具有显著的过渡性质,对气候变化反映十分敏感。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青海高原东部个别地段单个自然环境要素的演化上,缺乏区域性综合研究。我们通过野外调查,样品分析和总结以前的研究成果,认为青海高原东部在晚第四纪经历了如下环境演变阶段。  相似文献   

17.
陈发虎 《科学通报》2003,48(15):1593-1593
<正> 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每4年举行一次,本届大会是第16届第四纪大会,于2003年7月23~30日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Reno市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改变的地球一第四纪研究的前景”(Shaping the Earth:A QuaternaryPerspective)。来自56个国家的11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事实上在长江三角洲东部平原 (包括上海 )、甚至在整个东海陆架地区 ,在晚第四纪时期曾普遍存在风尘黄土的堆积  相似文献   

19.
新疆佳木地区的第四纪断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佳木地区发现了第四纪台兰河断层,它是现代盆地-山脉耦合的边界断层,利用断层对不同时代的第四纪沉积赞成的不同断距的测量数据,求得了断层在第四纪赞成的盆地-山脉900m高差,以及地壳缩短量3.7km和1.59mm/a的缩短率。所造成的山脉隆升量和山脉隆升率分别是1.34km和0.56mm/a.加上盆地边缘古木别孜背斜的贡献,佳木地区第四纪地壳缩短量和缩短率估计分别达到4.8km和2mm/a.这些数据与中国新疆库车地区所确定的缩短速度及在吉尔吉斯Issyk湖地区、中国新疆库尔勒-乌鲁木齐地区GPS重复测量的地壳缩短速度相一致,反映了新第三纪天山南麓再生前陆盆地的冲断作用比较快速的运动。  相似文献   

20.
南北地震带南西缘的元谋-昔格达断裂新构造特征对认识区域构造地貌形变、强震分布与构造应力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块体运动中的活动方式和强震趋势意义重大.经开展该构造带地质、地貌、形变及活动性综合研究,表明:(1)元谋-昔格达断裂活动方式总体表现为第四纪早期的逆冲和晚期的左旋走滑兼局部挤压或张剪.(2)断裂切错的地层、地貌形变特点和探槽表明:江边以南,断层最新活动时间在距今6.92±0.70~8.68±0.94 ka之间;自20.82±2.12 ka以来,断层垂向活动速率约为0.096 mm/a,水平滑动速率为1~2 mm/a;断裂强活动复发间隔应不小于8.68±0.94 ka.江边以北,断裂最新活动时间晚于12.83±1.09 ka;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约为1.70 mm/a,垂向速率为0.04~0.10 mm/a;断裂强活动复发间隔大致为1~1.2万年或更短.(3)前期成果表明断裂带自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受早期的NNE-SSW向和晚期的NNW-NWW向水平主压应力场作用,而晚期局部构造应力场表明,下雷弄-江边、化同-秧田井、一平浪-罗川一带倾滑明显,影响和调整了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