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Internet的三峡库区水质监测模型与监测点布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三峡库区水质监测工作的现状以及在新时期对水质监测工作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以Internet作为信息平台和介质,实施大范围、远距离监测的新模型.该模型融合了GIS和GPS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通过数据的自动采集,同时可以便捷的发布查询信息,并能完成数据分析统计等工作,大大提高水质监测工作的实时性.由于融入了GPS技术,能方便地对突发情况定位,并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结合根据实际水质信息情况对监测点的分类对监测点布点进行优化处理,使得系统的布点更合理,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InSAR与GPS融合技术,开展研究高速公路采空区影响的变形监测与评价.针对D-InSAR条带变形信息的稀疏相位解缠问题,提出了一种在GPS中常用的LAMBDA相位解缠算法,建立了合适的解算模型,获取了采空区高速公路D-InSAR条带变形时间序列,掌握了采空区影响发展情况.在InSAR雷达卫星过境的同时,利用三等水准测量进行变形量测,对比验证表明,用InSAR与GPS融合技术进行高速公路变形监测是可行的.进行的基于InSAR与GPS技术的公路采空区变形监测科研成果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SOC片上系统,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水质监控系统.系统融合ZigBee技术和GPRS无线通信技术,结合GPS定位技术,并利用GPRS与Internet的对接技术,实现了地下水质检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层建筑物产生变形的原因和监测的基本方法,由此提出了利用GPS进行变形监测的方法.针对GPS变形监测系统成本高的问题,文中研究了GPS多天线技术,实现了一机对多点的监测.基于PC104在Visual C 6.0开发平台下实现了多天线微波开关的控制、与GPS接收机的通信以及GPS信息的RINEX标准格式转化.实验表明,该技术对GPS测量精度几乎没有影响,能够有效应用于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2003年建成蓄水后,库区水位大幅度升高,可能引起多处滑坡等地质灾害.现在对库区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无线监测的研究发展很快,其主要运用技术有GPS.为更合理地在工程运用中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监测,对利用GPS技术进行滑坡监测的系统模型展开了分析,以监测中的数据采集为中心讨论了把控制引入模型的方法,在控制信号的引入和生成过程中结合了监测系统和滑坡灾害的特点,最后以软件程序模拟方式进行了在监测系统中引入控制的试验.结果表明控制信号的引入是合理有效的,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由GPS观测的高程信息中获得GPS观测点的正常高,利用某区域平均分辨率优于5.0′×5.0′的重力数据和GPS/水准数据,EGM96全球重力场模型以及该区域30″×30″数字高程模型并采用移去-恢复技术计算了该区域2.5′×2.5′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该模型内、外符合精度均优于0.060 m,与GPS观测数据相结合可以得到四等及四等以下几何水准精度要求的正常高,真正实现GPS技术在几何和物理意义上的三维定位功能.最后对似大地水准面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GPS平面与高程一体工程控制网为水利工程水准施测困难区域高程测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移动GIS和GPS集成的绿化调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掌上电脑为移动设备,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实现了移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的集成.对移动GIS空间数据组织、GPS采集数据的GIS表达、GPS坐标转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移动环境的GPS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与平差.构建了应用于绿化调查的移动GIS和GPS集成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上海某区进行了绿化信息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PS坐标转换模型和所实现的绿化调查系统,在移动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煤泥水水质监测及软测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控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使其既有利于沉降又有利于浮选,实现煤泥水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是基础保障.考虑到煤泥水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技术还没有工业化应用,提出了以电导率为辅助变量的软测量技术.进行了实验室模拟水体试验和工业现场的循环煤泥水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率与水质硬度的正线性相关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值分别为0.979 6和0.953 7.然后,建立相应水体的水质硬度和电导率关系的软测量模型,利用软测量模型对电导率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可实现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9.
相较传统流域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手段,基于3S技术的"数字流域"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水环境信息数据,通过RS手段可以获得水色、水温、水面形态等信息,推测有关水文及水质信息,GPS可以用来校正RS获取的空间位置信息。运用GIS对RS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能够模拟流域水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为流域水环境治理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同时,近年来生态浮床、河道曝气技术、生态混凝土、阿科蔓复合生态技术、光催化技术等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不同的技术与材料各有不同特点,实际应用范围有限,尚未在流域水环境治理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明非  翁信文  汪维  秦礼明 《太原科技》2016,(4):109-110,113
文章分析了系统的集成模型和设计内容,有效将GIS技术与GPS数据进行集成,叙述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及内容,并提出了系统坐标系下的数据不能直接导入GIS数据库、监测数据可能较实际值存在一些误差等应用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该系统发挥了GIS技术在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施工变形监测信息的预警和预报。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填方渠道渗漏检测方法通常单一、数据获取易受环境干扰、渗漏等级难以分类等问题,研究了基于SBKF-PNN融合的高填方渠道渗漏实时监测模型.首先建立基于土质高填方渠段的实验模型,设计了基于ZigBee和GPRS的渗漏信息无线传感网络,将高填方渠道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GPS信息和渗流信息进行可移动获取;结合高填方渠道渗漏规律,分析传感器多源数据变化的规律及其关联度,定义了高填方渠道渗漏的等级模式,筛选了温度场、电势场和电磁场等多传感器信息作为渗漏监测量;然后应用贯序式块卡尔曼滤波(Sequential Block Kalman Filter,SBKF)方法对多传感器数据块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算法进行渠道渗漏的等级分类;最后用大量的实测数据对SBKF-PNN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高填方渠道渗漏监测的反演模型,并将该反演模型应用到实际的高填方渗漏监测中.结果表明,基于SBKF-PNN的渗漏监测模型可实现多传感数据块的实时滤波,有效融合多种环境量的突变特征,能较准确地实现高填方渠道渗漏等级分类.  相似文献   

12.
龚增荣 《科技资讯》2009,(11):85-86
从给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的分类,给水管网水质监测中重要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指标及其意义,监测点数量和位置的优化选取,监测系统数据的处理和传输,水质监测模型五个方面介绍了给水管网中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建立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原则和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水质多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准确掌握水文信息,设计了基于ARM嵌入式技术的水质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系统以ARM处理器920TS3C2410为主控器,运用最小二乘法温度补偿原理及嵌入式技术对水质多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及分析,并通过GPRS模块将水质数据传送到监测站。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准确,运行稳定,实现了对水质多参数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InSAR/GPS集成技术在常州-无锡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军  李振洪  武健强 《自然科学进展》2009,19(11):1267-1271
精确监测地表形变是地面沉降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多年来该研究领域面临的难题.GPS和InSAR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两种空间大地测量监测手段,在区域地表形变监测方面都显示出了各自的优势及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根据二者技术特点,分析了InSAR/GPS集成技术监测地面沉降的方案可行性,并以常州-无锡地区为例开展了同步观测试验,利用GPS数据来建立大气改正模型,从而削弱InSAR干涉图像中大气影响,提高了InSAR形变量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黄水钦 《广东科技》2013,(14):180+155
从当前垂直位移的检测技术来看,采用GPS技术的运用,能更好的对垂直位移的监测精度,通过GPS技术的融入,在变形监测中,减少系统误差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打破传统的监测模式,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围绕当前GPS技术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分析GPS监测中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研究提高GPS大地观测精度的方法.对GPS监测的高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以便相邻两期监测所反映的垂直位移与实际变形情况相吻合,目的是解决在用GPS进行变形监测中垂直位移的精度问题,更好的发挥出GPS监测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河道水质资料不健全且难以监测及预警的现状,提出了将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于河道水质预测分析.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河道水质指标实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深入分析水质指标数据,并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归一化和遗传算法两种方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并将优化模型和原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运用于水质指标数据的预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对水质的预测,优化前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误差为8.57%,而采用归一化和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6.36%和6.73%.同时分析得到了不同水质指标对叶绿素浓度值影响程度按大小依次为氨氮、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pH值、温度.  相似文献   

17.
多S是指DBS、GIS、CADS、RS、GPS和ES等,基于多S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目前正在探讨和试验之中.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GIS软件作平台,由RS提供海量动态的土地利用信息,以GPS差分技术取得细部的定位数据,DBS借助SDW和网络技术实现全关系型数据库,最终分析结果通过ES作出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水源污染、实时动态监测可视化工作较为薄弱,以及突发水质污染处理不及时等问题,运用二维图形理论、组件化技术和平行系统理论,对流域内水质进行动态分区监测管理.以泉州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地水质可视化管理系统,有效处理水污染的突发事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高效地对整个地区的水质进行监督管理,为突发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唐山市公交网络和公交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特征信息,并根据调研信息分析城市公交网络特征和运营方式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构建城市公交运营的物理模拟模型,结合公交网络GIS系统对公交运营过程进行模拟,为构建公交运营监测和实时控制调度模型提供模拟试验平台;最后根据调研数据和模拟试验结果分析,构建基于GPS和GIS的公共交通监测与实时控制模型,利用GIS工具构建智能监控与实施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基于GPS/GIS的公共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技术在公共安全监测领域中的应用正向高精度、实时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GPS公共安全监测不仅注重结果,还要分析产生变形的原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即需要建立一种基于GPS/GIS的公共安全监测系统.研究了GPS监测的似单差数学模型和算法流程,由于该模型只用到L1载波相位观测值及伪距,因此可适用于单频接收机,从而降低监测成本.同时,结合GPS公共安全监测的特点,提出了GPS/GIS公共安全监测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