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之一[1],自Gruentzig于1977年成功实施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2].随着PCI技术的应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等术后并发症已成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  相似文献   

2.
冠脉支架的多功能体外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发优良力学性能冠脉血管支架的测试需求,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多功能血管支架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并应用所研制的测试装置对自主研发的薄壁微管雕刻316L不锈钢冠脉支架介入过程中的柔顺性、径向支撑力以及支架植入后脉动流环境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等多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支架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其径向支撑力为180kPa;该支架植入后降低了支架段血管内壁的壁面剪应力,特别是支架近前端和近后端处为低剪应力区,易导致内膜增生而出现再狭窄.测试过程表明,该测试装置满足冠脉支架的多种力学性能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3.
金属冠脉支架的真空退火热处理是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和特殊工序,通过真空退火热处理可以优化金属冠脉支架的性能,包括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提高断裂延伸率、细化晶粒组织等.真空退火热处理工艺的控制水平决定了金属冠脉支架在植入人体过程中、以及植入人体后的性能表现.建议将退火热处理后金属冠脉支架控制在断裂延伸率50%以上,晶粒度等级8级以上.  相似文献   

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发生和发展伴随着血栓形成并致冠脉血管闭塞,STEMI发病主要机制是冠脉血管壁上存在着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易损斑块破裂触发了凝血瀑布,导致血栓的形成和进展.高血栓负荷STEMI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挑战性问题,PCI在开通冠脉血管的过程中,血栓因受到挤压而导致脱落,脱落的血栓可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从而危及患者生命,使PCI失败.冠脉内血栓抽吸可有效清除血栓,减少慢血流和无复流事件的发生,并提高心肌组织的灌注水平,有利于保护心功能和改善预后.延迟支架术对于高血栓负荷和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有益,血管内低温治疗及使用抗栓溶栓药物可作PCI的辅助治疗,对于血栓负荷较少的患者行直接支架术治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行直接介入治疗时术中并发症的特点及发生率.方法6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记录不同梗塞相关动脉术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急性右冠脉闭塞行直接PCI治疗术中较左冠状动脉更易发生低血压、缓慢性心率、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结论急性右冠脉闭塞行直接PCI治疗术中并发症更常见,应当采取积极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例肾移植术后的女性患者,2 a前采用移植肾动脉与髂内动脉远端行端-端吻合术,移植肾脏固定在右髂窝内.术后2 a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80%,狭窄性病变长度15 mm,接受了支架治疗.从左股动脉入路,应用Judkin 6F右冠指引导管,植入冠脉金属裸支架4.0 mm×18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脉分叉病变主支血管(MV)支架植入术后分支血管(SB)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资料,根据介入治疗后是否发生分支闭塞分为分支闭塞组(n=25)和分支未闭塞组(n=121),收集并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情况、冠脉造影特征、手术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冠脉分叉病变主支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分支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分支闭塞组MV斑块分布于同侧、斑块不规则、中重度迂曲成角显著高于分支未闭塞组(P<0.05),1,0,0型和0,1,0型Medina分型显著低于分支未闭塞组(P<0.05),近端MV直径狭窄率、远端MV直径狭窄率、MV最高直径狭窄率、SB直径狭窄率、SB病变长度、分叉角、MV/SB直径比、MV支架植入前SB直径狭窄率显著高于分支未闭塞组(P<0.05),SB放置保护导丝者显著低于分支未闭塞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直径狭窄率、SB分支病变长度、分叉角、MV/SB直径比、MV支架植入前SB直径狭窄率是影响冠脉分叉病变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在冠心病(CHD)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31例植入雷帕酶素支架35枚的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组,以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植入非药物支架的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均为100%.研究组一年后再狭窄率0%,对照组一年后再狭窄率13.3%.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药物洗脱支架对防止再狭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成年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猪的冠状动脉分型、血管弯曲度、左、右冠状动脉直径和植入支架直径,长期饲养后动物体重变化,探讨两种品系小型猪在冠状动脉支架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巴马小型猪9只,贵州小型猪12只,雌雄兼用。常规麻醉动物后,称重,行冠状动脉造影,目测冠脉直径,以过膨胀方式植入支架,再次行冠脉造影观察支架贴壁情况。术后常规饲养动物,饲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凝。于支架植入后26周,再次麻醉动物,称重,行安乐死。比较两次实验动物体质量变化,由介入医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冠脉分型、血管弯曲度,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植入支架段冠状动脉的最小直径和参考直径。结果两组动物均完成支架植入实验并存活至实验终点,死亡率0%。经过26周饲养,巴马小型猪的体质量变化显著小于贵州小型猪(P〈0.001)。两种小型猪冠状动脉均为右优势型,血管弯曲度〈30°。巴马小型猪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参考直径和最小直径以及植入支架型号与贵州小型猪无统计学差异(P〉0.05)。巴马小型猪的右冠状动脉的参考直径明显小于贵州小型猪(P〈0.05),最小直径和植入支架型号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活体、动态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发现巴马和贵州小型猪的成年动物冠状动脉分型均一且与人类一致;血管弯曲度小、易于进行介入导管操作;主要分支直径适合植入直径2.75 mm或3.0 mm规格的冠脉支架。在慢性实验饲养过程中,成年动物的体重变化不大。因此,两种品系小型猪均适合冠脉支架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与PCI术后的临床终点相关的非药物因素,了解临床药师在PCI术后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庆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并植入支架的患者274例,所有患者1年内因冠心病再入院率、复查率、再狭窄率、失访率,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支架数目之间的关系。274例患者中再入院率31%、复查率65%、再狭窄率11.3%、失访率21.5%(见表2.1);在回访率稳定的情况下(即失访率与不同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合并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再入院率,造影复查率、冠脉再狭窄率,男性与女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造影复查发现再狭窄率,男性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IC:95%,P=0.01)(见表2.2);患者的年龄与再入院率、造影复查率有相关性(P0.05),而再狭窄与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3);植入支架的数量与再入院、冠脉再狭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造影复查率有相关性(见表2.4);生活习惯与PCI术后再入院率、造影复查率及冠脉再狭窄有显著相关性(P0.01)(见表2.5);合并症与再入院率、造影复查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规律服用治疗药物的前提下,合并症与再狭窄无明显相关性(见表2.6); PCI术后临床替代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合并症、生活习惯、支架数量密切相关,临床药学及时介入,可能影响临床替代终点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