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立明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1):117-120
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性人格是创造教学的基本要素。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教学的前提,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教学的核心,培养创新人格是创造教学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格主要特征是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创新激情、坚定的信念、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与做事一丝不苟。创新人格的主要特征对创新的影响表现在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行为的影响方面。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如:抓住好奇心,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培养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3.
王瑞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2):104-105,110
主要结合教学实践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指出社会转型期道德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强调从道德准则 意识、道德责任意识、道德目标意识、道德实践精神四方面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人格、 适应社会发展与挑战的四有新人,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班主任担负着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要密切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精英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处在成长的引导学生树立精英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生态理念的树立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我们不仅要正确地对待人生、对待社会,而且要正确地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体现了一种新的道德教育价值——生态人格教育的本体价值。生态人格教育的终极道德发展价值是唤起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形成环境保护的自律精神,它包括生态意识及其伦理良知的价值、生活意念与生活方式品质的价值以及法律意识与自律规范尊崇的培养价值。生态人格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大伟  刘东 《科技资讯》2008,(4):158-158
素质教育的特点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创造型的优秀人才,这是时代和社会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是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潮流和趋势。因此,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突出和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国财 《科技资讯》2007,(20):156-156
小学教育更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揭示小学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创新精神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教师人格特点及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芝 《科技信息》2006,14(1):59-59
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审美人格是其内核,而语言举止与风度仪表则是其外在表现;教师人格在历史上既表现出继承性,又表现出时代性。传统的教师人格具有价值取向的道德性、知识索取的人文性和成长环境的闭锁性等基本特征,而现代教师人格则具有形象的典范性、角色的丰富性和培养的专业性等基本特征。本文首先从教师人格的基本特征展开论述,进而论述了教师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教师人格素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人格既是当今教育的热点也是难点所在。生活作文摒弃了写作惯有的形式训练,以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深化对生活的认识,通过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探究生活来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自由精神,在发展学生的言语创造力的同时,也孕育了学生的现代人格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文章从中等学校语文文本出发,分析语文文本中丰富的诸如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情感意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促进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发展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有力的自我调控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不管人格形成的动力要素有多少,文化动力要素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塑造现代人格,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丰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培养人的独立意识。改进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促进人格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机语言课的课程设计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把培养学生成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李碧研 《科技信息》2011,(1):I0133-I0133,I0132
针对机械制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提出教师应以自身为榜样,注意自身素质的提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王玲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3):131-132,148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杀人、自杀等事件,日益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能力而不具备健全的人格算不上真正的人才。健康人格的培养既是大学生自身内在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应调动学校各种教育力量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熏陶,并联合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担负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人才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的智力和体力水平,培养人的现代意识,加强人们的竞争观念,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有利于现代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表现。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应从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民主法制观念、心理品质、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要打破传统化的观念框架,以现代社会化体系和价值观设计、塑造符合现代中国化精神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0.
李响 《科技信息》2011,(14):I0080-I0081
建构中国现代政治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公民型政治人格是现代政治人格的目标,它至少具备四个要素:政治主体意识、参政意识、法治意识、政治能力与政治效能。建构中国现代政治人格必须有赖于政治社会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