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远程实验是实验者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与实验环境、实验资源、实验同伴交互的过程,交互技术是构建远程实验的关键技术。对远程交互模式、影响交互的主要因素以及远程试验交互的实现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的网络交互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产品网络交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推理的全新网络交互设计系统模型,使得用户既可以单独通过浏览器在客户端的虚拟场景中进行个性化设计,也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协同设计。详细分析了交互设计过程,同时还研究了知识库构建、协同会议管理、VRML模型的建立及其外观特征的参数化等关键技术。最后开发出一套以首饰产品为对象的网络交互设计原型系统,阐述了上述模型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宫小明  姜强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6):41-43,53
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是影响课程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例讨论了网络课程中交互的特点、种类及其设计理念,并从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两个角度重点阐述了交互的设计方法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说明分布式交互仿真标准化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布式交互仿真协议和高层体系结构,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各自的特点,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在国际开放课程大发展和开放共享理念的推动下产生的,它的发展对促进我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视频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深层次的交互设计,无法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需求。文章在分析我国远程教育及国外开放课程交互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视频公开课的交互模型,该模型以学习者为中心,分别设计了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方式,对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后续建设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协作式在线教学以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产品创造为旨趣。基于此,从自我建构、协作建构和交互建构3个维度构建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模型,揭示学习者与协作小组在线知识流转和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具体包含两个相互嵌套的教学交互圈:学习者个体自我交互圈和协作交互圈。前者表征了学习者内在特征、在线学习行为、在线学习环境的交互关系,阐述了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后者表征了协作小组内在特征、在线协作学习行为、在线学习环境的交互关系,阐述了协作小组的协作建构过程。两者依托在线学习环境产生交互关联关系,是交互建构的过程。根据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模型的启示,学习者/协作小组、交互学习行为及在线学习环境是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以交互目标、学习产出和交互评价为主的教学设计也是在线教学交互不可或缺的外在动力。教师是协作式在线教学交互动力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应明确自身角色与担当。  相似文献   

7.
代理之间的交互是多代理系统中的重要问题.根据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提出了代理交互的环境评价模型,并对其在智能报表系统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讨论;基于智能报表系统的逻辑模型,探讨了代理的评价和主要协调过程,定义了代理的评价公式.环境评价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便于工程实施,简化了代理内部的推理过程和代理之间的协调或协商过程,还可用于多代理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维护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小组合作教学,在承认传统课堂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这种形式下,课堂教学仍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师生共同进行的集体活动,但更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们与计算机交互的主要方式还是基于键盘和鼠标。研究了在图形界面下操作系统自然语言交互的过程,构造了一个语音交互和指令驱动平台,实现了在图形交互环境下用汉语语言控制操作系统功能执行的目标,使计算机具备了基于自然语言的交互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理想值和容忍偏差值的多目标交互式决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理想值和容忍偏差值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实用有效的交互式算法.该算法在交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决策人的交互要求,灵活性强.而且所构造的辅助问题在锥有效解意义下仍适用,并可确保所得解的锥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硬岩与软岩交界面方向对其破坏形式的影响,对含岩石-水泥砂浆(代替软岩)交界面的组合试样进行了多组加载角度的巴西劈裂试验,获得了不同交界面方向的组合试样的"抗拉"强度,并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研究了交界面的破坏机理.计算得到的"抗拉"强度随交界面与加载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交界面平行于加载方向时,沿交界面发生劈裂破坏,计算得到的"抗拉"强度可认为是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当交界面与加载方向不平行时,发生更为复杂的拉―剪复合破坏.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对破坏形式的影响,采用提高水泥用量和增大交界面粗糙度两种方法增加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得到了含交界面的巴西劈裂试验的典型破坏模式分布图,对更好地理解硬岩与软岩交界面的破坏形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一维多介质流动问题的界面处理方法研究.通过求解level-set方程来跟踪界面的位置,移动界面附近网格保持界面与网格边界重合,在界面处构造和求解守恒型Riemann问题得到界面处流体的准确流动状态,并以此来计算界面处的数值通量,得到了一个新的守恒型界面处理方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捕捉界面和间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为对不同含水率下与不同法向应力下的膨胀性土的界面抗剪强度-界面剪切位移曲线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室内膨胀土-混凝土界面直剪试验,研究各含水率对膨胀土-混凝土界面各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无应变软化现象,基本符合应变硬化模型;含水率的增长,对界面抗剪强度有较为明显的劣化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也随之愈发滞后;同一含水率的界面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较好地符合摩尔-库伦强度准则,随着含水率的逐渐增长,界面抗剪强度也呈现递减态势;界面黏聚力先呈增长态势,后呈逐渐减小态势;界面等效剪切模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通过微观角度对界面黏聚力和界面内摩擦角引起的界面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机理性的分析。界面内摩擦角则随着含水率增加逐渐地呈现反比例函数降低态势,引入界面摩擦系数,进一步细致分析界面摩擦力学性质,同时修正了界面黏聚力和法向应力对界面摩擦带来的较大影响,针对于浅层边坡土体与桩基础的摩擦估算,考虑到法向荷载对于界面摩擦系数影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维垂直裂纹扩展到双材料界面时的路径选择问题,建立了双材料三维垂直裂纹在界面扩展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三维垂直裂纹在材料界面扩展的3 种方式及判断准则;以线弹簧模型模拟两种材料间的界面胶结情况,得到了裂纹在界面处的剪切位移及剪切应力,结合虚拟裂纹扩展技术计算能量释放率沿裂纹边缘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裂纹长度、界面参数及材料弹性模量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大,界面剪切位移逐渐增大,界面容易发生剪切滑移;随着界面参数的增大,能量释放率减小,同时,剪切位移也随之急剧减小,说明界面参数的增大对阻止裂纹穿透界面及沿界面扩展具有明显作用;当裂纹在较硬材料内时,裂纹容易穿透界面进入较软材料内。  相似文献   

15.
Lennard-Jones流体汽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认识汽液界面现象 ,解释汽液界面的独特性质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 L ennard-Jones流体汽液界面。模拟结果表明 ,汽液界面实际上是一个随时间涨落的起伏不平的曲面 ;汽液过渡区就是该曲面的涨落区域 ;汽液相变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汽液界面体系内密度、压力张量及温度等热力学量连续变化只是统计的结果。并在此认识基础上 ,从汽液分子相互转化的微观行为解释了汽液界面的温度分布中的尖峰和低谷出现的原因。在分子的汽液相变过程中 ,从液相向气相的转化发生在汽液界面的波峰处的几率最大 ,而从气相向液相的转化发生在汽液界面的波谷处的几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目前粮情管控系统上位管理中心计算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态软件设计上位管理中心计算机监控界面的方法.根据粮库的情况,运用组态王6.53设计开发了系统主界面、每个粮仓的分界面、报警界面、实时数据报表界面、历史数据报表、粮仓中温湿度检测节点界面等.仿真实验表明,该上位机界面具有生动、逼真、实时、数据准确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剑麻纤维掺量与界面粗糙度对土-岩界面剪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表面起伏的混凝土模块作为岩面相似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室内直剪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剑麻纤维参与强化界面剪切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剑麻纤维通过提高黏聚力提高土-混凝土界面间的剪切力学性能;纤维添加量为0.8%的土-混凝土界面黏聚力提高80%~500%,内摩擦角提高10%~20%;界面粗糙度主要通过提高黏聚力增强界面剪切力学性能,6.5 mm粗糙度的界面黏聚力增量为7~15.5.kPa,提高20%~300%;对于素土界面和掺纤维界面,粗糙度对土-混凝土界面间剪切力学性能的强化表现为2种模式,加入纤维的界面黏聚力关于粗糙度的增长关系上,粗糙度的最优值出现在较小区间(0~2.5 mm)。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中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特性,通过对比室内拉拔试验,运用离散单元法的二维颗粒流程序(2D particle flow code,PFC2D),模拟了不同加肋高度和温度组合下的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拉拔试验,得到了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细观颗粒间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一维紧束缚模型和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金属薄层的厚度对金屑一半导体界面电子态和界面能的影响。文中给出了计算局域电子态密度及界面能的公式,并以Pt-ZnO系统为例,计算了金属处于不同层厚时,界面处的电子态密度及界面能,讨论了薄层厚度对二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高速图像数据采集系统中对高带宽和大容量的要求,利用Virtex-7系列FPGA外接DDR3-SDRAM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Verilog-HDL语言的DDR3-SDRAM控制器用户接口设计方案。该控制器用户接口已经在Xilinx公司的VC707开发板上通过了功能验证,并成功的被应用到高速图像数据采集系统中。含有该用户接口的控制器具有比一般的控制器接口带宽利用率高、可移植性强和成本低的优点,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需要被灵活地应用到不同的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