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壮族民间麽教法事中一般都设有布洛陀和麽渌甲神位,麽教经文中有“去问布洛陀,去问麽渌甲”的经词。麽渌甲是由壮族创世女神姆六甲演变而来,麽渌甲与壮族民间生育女神花婆、与壮族众女巫崇拜的士下女王实属同一个人神,是壮族民间女巫和麽公共同崇拜的女巫头。  相似文献   

2.
基于浙江衢州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与船民社群文化记忆与大运河(浙江段)遗产研究,从中西文化传统中梳理文化和遗产概念,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启示。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使文化遗产活起来,其中文化价值和意义是核心。重视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有助于社会共享遗产保护成果,跳出西方遗产话语体系,建构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下语境的遗产保护实践话语,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江南教学管理楼的创作是以整体建筑风格的把握和人文思想的解析为基础的,以建筑空间和形式作为传媒,表达了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发展了建筑创作新视野,建立起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建筑文化开放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纵论京口文化的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当属六朝。这一时期,在移民文化的影响下,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土著的江南文化实现了互融互惠,推动了整个京口城市的进步和发展,这里成了江南有名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而政治和经济中心的要素又进一步促成了京口文化的繁荣。当时的京口人文荟萃,群星闪烁,取得丰硕的文化成果,在经史研究、文学创作、书法雕刻等多方面均有建树,甚至在全国都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明代江南名妓层出不穷,杨宛便是其中一页。其词作挚诚、率直,令人更为感兴趣的是其词作本身所隐括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的创作,与繁荣的明清江南女性文化尤其是才女文化密不可分。明清江南才女文化构成了《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对《红楼梦》的女性形象塑造有重要影响。《红楼梦》中的女性都带有鲜明的明清江南才女文化特征。她们对才与美都有着觉醒的追求,是才德美兼备的新型女性;一些女性走出家门,展示出女性生活空间的开拓,却因为才高而遭受着命薄的人生命运;以花神寓意的女性神化形象蕴含着社会对才女早逝的惋惜和敬仰。《红楼梦》女性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其"江南才女"符号更为突出,体现在其形象性和抽象性都超越了其他江南才女形象。  相似文献   

7.
“防风故国”的上杨村,是江南稻作文化区。长期以来,流传着古老的“打茶会”习俗,有以女儿茶为代表的八种“茶会”形式,乃典型的乡土茶道。其总体精神是“淳和质朴”,是阴柔文化的世俗化。  相似文献   

8.
江南学院教学管理楼的创作是以整体建筑风格的把握和人文思想的解析为基础的,以建筑空间和形式作为传媒,表达了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发展了建筑创作新视野,建立起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建筑文化开放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莲开江南     
细细密密的雨丝落成重重雾蔼,笼罩着水波荡漾的江南,青山隐隐,渌水迢迢,处处弥漫着灵秀的气息。“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在幽清如梦的廊院后,在雾蔼沉沉的江南烟雨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偌大的水塘,以及一个接一个的莲池。盛夏时节,莲池被接天莲叶笼罩得严严实实,那粗壮的莲花杆儿,像站立的卫兵一样,挺拔于莲叶之上。姹紫嫣红的莲花,就在这份超脱中悄然盛开,连接雨雾的虚妄和大地的真实,那份软软绵绵的想念,流淌着莲花对土地的眷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江城八月,丹桂飘香。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相聚到“九省通衢”的江南重镇——武汉。在这里,我们认真研讨湖南安全文化建设发展大计,制定本刊发行方案,商讨湖南安全文工团下基层活动。历史上的湖南、湖北同属楚国,楚文化曾影响一个时代。为此,2006湖南安全文化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有着特殊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两宋交替时期,中原人大规模随北宋王室渡江南迁,以北宋东京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迅速南传,给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突出体现在饮食文化、文娱活动、节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原文化南传对江南文化生活的影响,进而表明了南宋政权在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问题上仍起到积极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地理的视角看,江南自古即受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晋室东迁以来的三次大移民,促成了北方先进文化与南方(古楚地吴越)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遂奠定江南“雅文化”的根基,明清以来兰蕙画家灿若群星是其证。儒雅的文人气息(审美欣赏)沾润濡染周边地区。此时,已有兰画、兰花作商品买卖以“求食”,并有众多兰谱面向民间,是为由雅入俗的“渐变”(雅俗共赏)而不失其雅,直至上世纪80年代。其后,大陆民间对兰蕙“三艺”的追求——奇瓣、复色、缟、斑、矮种等,多表现为炒作牟利而不在审美欣赏,是为由雅入俗的“突变”,其传播路线起始于日本而后辐射台湾、香港、东南亚,经沿海进入大陆。兰蕙由雅入俗的文化变迁,大抵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世相”,提高国民的审美境界,予之以高尚的情操,乃是新时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士绅作为一个地方精英阶层,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士绅研究也相对比较成熟。《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是士绅研究的佳作,文章以文化权力为核心概念和主线,围绕着士绅文化权力的兴衰来探讨士绅与江南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开辟了士绅研究的新路径。本文将以文化权力为主题,对此书作一个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4.
从明代中叶开始,江南士人在一定程度上确立起"超然"的意识,开始摆脱对政治权力的迷信和依附.士子们多数不太认真研习儒家经典,全身心地去奔仕途,而以文采风流、能诗词书画为习尚,以结社携妓交游为盛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兴起密切相关.晚明的江南商人文化与才子、才女文化有不解之缘.商人文化对士人文化、青楼文化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万历年间娼妓遍天下,扬州、苏州、盛泽、松江、杭州等城镇妓馆林立,南京之秦淮最为繁盛,在秦淮青楼中深藏着许多才女,一般人称之为"名妓",这些名妓的共同特征是才、色、艺三绝,卓而不群,精通琴棋书画,文学艺术造诣不让于须眉,做人上有侠肝义胆,见识过人,在明清易鼎之际,关心国家命运,崇尚气节,大义凛然.秦淮名妓生逢晚明朝代更替、社会巨变、天崩地解的所谓乱世,乱世出英雄也出美人.他们的命运绝大多数是悲剧式的,当时秦淮名妓的命运多半与江南名士的命运连结在一起,其代表人物为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  相似文献   

15.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方风格的重要代表,其在造园要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园文化思想的差异,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又存在本质区别。认真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晚明江南文化殊相——名士与名姝的艳情与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明代中叶开始,江南士人在一定程度上确立起“超然”的意识,开始摆脱对政治权力的迷信和依附。士子们多数不太认真研习儒家经典,全身心地去奔仕途,而以文采风流、能诗词书画为习尚,以结社携妓交游为盛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兴起密切相关。晚明的江南商人文化与才子、才女文化有不解之缘。商人文化对士人文化、青楼文化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万历年间娼妓遍天下,扬州、苏州、盛泽、松江、杭州等城镇妓馆林立,南京之秦淮最为繁盛,在秦淮青楼中深藏着许多才女,一般人称之为“名妓”,这些名妓的共同特征是才、色、艺三绝,卓而不群,精通琴棋书画,文学艺术造诣不让于须眉,做人上有侠肝义胆,见识过人,在明清易鼎之际,关心国家命运,崇尚气节,大义凛然。秦淮名妓生逢晚明朝代更替、社会巨变、天崩地解的所谓乱世,乱世出英雄也出美人。他们的命运绝大多数是悲剧式的,当时秦淮名妓的命运多半与江南名士的命运连结在一起,其代表人物为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  相似文献   

17.
弄清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真实内涵,是全面领会和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通途,对解决文化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担忧思想,意义重大。文章从文化及其特点、传统文化的形成及特征、中西方文化异同及文化不断更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传统优秀文化和一切文明成果综合的大众化是文化的主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徽州民居是古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同属于中原文化,有着相同的信仰对象和艺术审美情趣,他们本身在平面布局、建筑外形、结构用材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徽州文化更为内向、尚祖,徽州民居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江南民居则因为被破坏或分化而不成气候。在整个中原文化的大基调下,徽州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是现存古代民居中并不多见的。本文着重通过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艺术手法的对比,研究它们文化传统和特殊艺术风貌,为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现存的古建筑遗产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式与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乌迳古道位于南岭之大庾岭东部,是沟通岭南与中原、江南及对接海陆丝路的重要通道。乌迳古道文化圈是广东南雄东部以乌迳古道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区域。乌迳古道文化具有自身的语言、风俗、民居建筑特征,是兼具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文化,是以珠玑文化为代表的南雄古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韶关古道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乌迳古道文化圈的探析,可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对韶关古道文化及南雄其他几个文化区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我国干旱地区著名的湖泊。它地处我国古代沟通东西文化的通道——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近百年来,曾有一些中外学者来到这里探险和考察,是中外探险家、考古学家、生态和地理学家向往的地方。罗布泊的变迁罗布泊有号称“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夏不增减”的浩瀚水域。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在1972年,罗布泊最后的一滴水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