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进行较为详细的理论阐述,介绍合唱艺术的特点及合唱艺术的艺术形式,进而概括其美学特征。合唱表演艺术作为一种特殊音乐艺术形式,具备了音乐美学的全部特征,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美学特征及艺术特点,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并认识合唱这种集体性表演艺术,能够透过音乐合唱本身真正感知到合唱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2.
合唱从诞生到至今,在无数音乐爱好者的推广下遍及大江南北.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合唱不论在曲目上还是在表演形式、队形、服装及道具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合唱是集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它通过集体演唱来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刻画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作品思想感情,是旋律美、节奏美、复调美与和声美的高度综合。通过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和创造,使其陶冶人的情操,把思想升华到崇高的境界,从而使其具有完美的品格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合唱艺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美育载体,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最具操作性的艺术形式。在素质教育中,合唱艺术激发学生创造力,合唱作品可使其体验审美情趣,合唱基本技能可以磨练学生自控力,合唱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可以说合唱艺术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的变化、民间音乐生存环境的变化,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在特定情况下只能靠民间音乐博物馆加以保存。为了更好地传承民间音乐,需开辟民间音乐多样化发展的新路子。在原曲加上反映时代的新词、借鉴西方多声部技术将原曲改编为合唱作品、将原民间音乐曲调变换为器乐形式、以原始民间音乐语汇作为素材创作大型器乐作品等都是民间音乐多样化创作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航海技术的全面发展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也开始逐步的了解世界。中国的音乐发展也是这样,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民逐步的开始欣赏到各种基督教的音乐,在这其中基督教的合唱艺术表演形式对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影响。本文就是从基督教合唱艺术的发展,对中国合唱艺术发展的启发,从中思考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双爱 《科技资讯》2012,(12):189-189
童声合唱是一种群体性很强的演唱形式,并在音乐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童声合唱可以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感受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受到美的熏陶。但是合唱需要正规的方法训练,严格的纪律要求,所以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觉得合唱太枯燥,逐渐失去兴趣而离开合唱队。那么,到底如何组建好合唱队伍,如何从合唱训练的"趣味性"入手,使孩子们长期保持合唱兴趣,并通过对合唱艺术的热爱,自觉、自愿地唱好每一部作品,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建和谐的合唱氛围,探索趣味的训练模式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合唱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具有演唱多声部合唱曲的能力,并掌握合唱的知识和训练方法,为今后担任音乐教学工作和开展合唱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即用集体的声音来表达共同的音乐内涵与意境,创造整体的艺术效果。该文就如何姐建及如何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的合唱团谈了几个观点,提出要重视基础训练,培养合唱能力;做到寓教于乐,注重合唱教学方法;提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音乐,恰当选择演唱辅助形式。严抓考勤确保高质量、高效率的日常排练。  相似文献   

9.
原国家教委制订的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小学教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合唱教学又占据了整个音乐教学时数的叨%,因此,若想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合唱指挥课的教师,便要不失时机地在合唱教学中实施美育。一、在合唱作品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合唱的审美功能往往取决于合唱作品的优劣。一部优秀的、充满美感的合唱作品一定要具备:一是合唱作品的歌词美;二是合唱作品的旋律美;三是合唱作品的合声美。这三…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都有重大意义。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呢?我的经验是:一、合唱"意识"的建立,即和声感觉训练的前期准备。二、合唱中听觉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和声音程的训练来进行的。所以和声音程的训练是唱好声部的基础。三、获得干净、柔美的声音是课堂合唱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所以每一堂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是必要的。它包括歌唱习惯的培养、咬字吐字的练习、高位置的发声、力度和情感的处理以及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四、在合唱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一个合唱队成功与否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1.
朱秀娟 《科技信息》2007,(17):198-198
合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广大农村和边逛地区学校,合唱教学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音乐教师缺乏,教学条件甚差;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师常使用方言授课,故而使学生在合唱中咬字、蛙字、发声困难重重.即使勉强实施合唱教学,那也是举步维艰,效果不好。由于职业高中学生素质都不十分理想,教学条件有限,但在长期的合唱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求教于广大音教同行。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艺术教育飞速发展,国内国外的合唱教育掀起热潮,随着合唱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的合唱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与国外友人的合唱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多。第六届世界合唱节也圆满举办成功。合唱队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使更多的小学生热爱音乐,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小学生对音乐得自信心。并且合唱中蕴含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这能够使学生们更加团结有爱。合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进行合唱的时候不仅要求歌唱者投入感情,还要求歌唱者具有准确的发音技巧。怎样使学生们养成正确的演唱习惯,并且能够和谐地进行合唱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合唱是包含多个声部的,这种多声部的合唱教学,对现如今的音乐教育事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合唱中音量的协调统一是提高合唱水平和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多年的合唱教学与实践,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达到合唱音量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李武人 《科技信息》2011,(7):245-245,359
合唱是声乐高级的集体表演艺术,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人在长期的中学音乐教育研究中认为,在合唱的排练和教学过程中,还包含着对演唱欲望、合唱技巧、合唱指挥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合唱指挥是集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表演技能于一身的职业,是音乐专业中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合唱指挥应具备的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技能、文化素养、组织能力、音乐感染力和人格魅力等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合唱教育作为高校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高校美育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集美大学在校大学生合唱团与音乐专业合唱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虽然音乐与非音乐专业合唱团的合唱课程内容设置不尽相同,其导致合唱课程的美育教育内容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否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合唱教育均产生了良好的美育作用。因此,高校美育建设应重视合唱教育的发展,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合唱教育的美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新宇 《科技资讯》2008,(1):230-231
合唱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群众合唱由于其组成人员的不同,水平也会存在差距。怎样提高统一群众合唱的声音,提高其艺术表现力,是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在基础训练中,在演唱歌词时都应该注意合唱声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林彦君 《海峡科学》2009,(9):54-54,59
合唱作为声乐的一种演唱形式,是音乐、文学与演唱的结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功能。这种艺术形式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理智,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韩颖 《科技知识动漫》2010,(18):128-128
初中学生合唱,是一个具有极其特殊年龄段的合唱。如何训练初中学生的合唱,是我们中学音乐老师必须钻研的专业课题。  相似文献   

20.
汤苏英 《科技信息》2010,(36):285-285
合唱不仅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及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它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如何让合唱走进高级院校的音乐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也是一个价值较高的实践课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班级合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本人在合唱教学中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