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类栖居:传统建筑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具有浓厚的伦理性色彩.宫殿、坛庙、民宅、因林以及整个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注重的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以及"贵和尚中"等伦理观念和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表达,可以说中国建筑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鸿篇巨制.中国传统建筑伦理思想中,又以"礼制"、"中和"、"实用"等思想表现最为突出."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核,这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建筑工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是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礼制性建筑体系."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取向,它模塑了中国传统营造活动的理论品格和独特的文化基调与审美情趣."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即中国传统建筑洋溢着浓厚民族气息的"实践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心理科学发展的伦理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需要现代伦理规范的约束.心理学的伦理约束是对心理学的一种规范与保护,这种伦理约束规范了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心理学的质量.心理学的伦理约束体现在对研究者主体的伦理约束,对研究对象的伦理思考与伦理待遇以及研究过程与程序上的伦理规范.加强心理学的伦理约束应注意做到:制定详尽的伦理道德准则、树立研究者的伦理意识、提升研究者的伦理觉悟、对青年心理学研究者的伦理规范培训以及在学术群体内成立专门的机构审查和监督心理学研究与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伦理约束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3.
克隆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伦理观念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如何对待、甚至解决这些冲突,是应用伦理学界应该关注的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在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面前,人们应该利用伦理观念对它进行积极的引导,而不是仅仅以传统伦理观念为借口对技术加以太多的限制.在历史上,在伦理观念与技术之间各种激烈的论争面前,往往是前者做出了最终的让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伦理框架应该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哲学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日本"本土化"的过程中,这些生态思想对日本的生态伦理及其循环型社会的构建都发生了重大影响。日本的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中以人为本、以生态情感为基础、重视循环再生与效率这三大特点成为了日本构建循环型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剖析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有益于我们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往社会学中关于转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的研究上,缺乏公众对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的认知调查;而关于技术伦理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科技哲学层面上的探讨,缺乏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证性调查研究。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文使用社会调查方法调查了公众对于转基因玉米的技术伦理问题的认知情况,并给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社会学和技术伦理学的相关研究内涵;为技术伦理学中的技术伦理问题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同时也为社会学和技术伦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6-27
通过多单位5年协同攻关,研究获得了不同保护方式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效果,建立了种质活力分子评价技术和3种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超低温保存技术;此外还研究提出了控制玉米、小麦、大豆、菜豆等作物种传病原菌对种质保存与更新潜在危害的技术策略。建立了作物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数据库,研发了作物种质资源指纹图谱识别系统。这些结果和技术的获得,为确保库存种质的安全保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课题研究重要成果和重要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脑类器官技术为人类神经系统所特有的神经发育和疾病过程研究提供了具有生理相关性的模型,可用于大脑发育的研究和脑部疾病的预测。然而,这一技术的最新发展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和潜在风险。通过概述由人脑类器官技术引发的意识风险方面、动物“人性化”和能力增强方面、人脑类器官的道德地位归属方面以及隐私保护与知情同意方面的伦理问题,提出道德预防性原则、进行伦理限制和伦理监督、设立特定伦理评估机构以及扩大公众参与和伦理讨论等对应举措,为人脑类器官的伦理治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程伦理学作为技术伦理和职业伦理的一个分支学科,聚焦于研究以一定方法开发技术的某些人员如工程师,而不是研究程序、产品或系统的开发。对于技术研究者来说,尝试通过职业伦理、特别是工程伦理提供的资源来研究技术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帮助的。文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对职业概念进行一个系统概述;2)评论技术伦理与职业的关系;3)具体分析通过职业棱镜研究技术的优势;以及4)作为一个研究者,如何使用职业作为棱镜研究技术以及它的伦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伦理视角分析了人与海洋动物的关系,并对海洋动物当前的生存状况、海洋动物伦理成立的可能性及其规范、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引导公众培养海洋动物伦理意识,表明了当今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海洋动物带来的种种威胁,而海洋动物生存及权利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还应该诉诸伦理信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对中国工程师学会1933年到1996年之间《中国工程师信条》的内容修订进行考察,在与美国工程师社团伦理守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工程师信条》历次修订所蕴含的工程师伦理意识的变迁,并讨论导致变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认知术语学认为,概念是思维对客体进行范畴化而形成的知识节点,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知即为对概念与概念关系的系统化认知.文章以认知术语学的核心方法论原则为切入点,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在思维、现实和符号三者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式认知处理的过程,明确专业领域知识在译者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多模态媒介在提高译者概念认知准确性和概念关...  相似文献   

12.
The main suggestions and objections raised by Don Ihde and Charles Lenay to my ‘Technology and the body: the (im)possibilities of re-embodiment’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On the one hand, I agree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ole body experience and to further resisting Cartesian assumption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cognition. On the other hand, I explain that my account in no way presupposes the myth of ‘natural man’ or of a natural, delineated body from before the fall into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3.
数学认知不仅涉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而且也关乎知识论的辨护。自R.斯佩里开展裂脑研究以来,关于人类大脑左半球是计算的(或数学的),右半球是几何的(或非数学的)的观点,似乎成为一种定论。然而,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充分发展和脑成像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这种划分和判断过于简单化了,同时缺乏可靠的实证材料的支撑,同时在一些概念上混淆不清。为此,依据最新的实验报告加以诠释,并从知识论的高度进行辨析,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技术以其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塑造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世界。对于技术的思考与认知,也从近代以前的边缘状态转向认知的中心并成为哲学的事业。而且,当前任何一个研究领域都无法回避对技术的思考。围绕技术进行思考的维度主要有技术、自然、社会和人。这四个方面构成技术思考的主要框架并有机联系在一起,每个方面又充斥着各种已经被思考、需要再思考和需要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构成技术思考的图景。技术思考的最终归宿是获得人之为人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5.
隐喻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不管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中,还是在科学共同体面向社会公众的传播中,隐喻认知的存在都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常常以多种形式的隐喻性语言表现出来。隐喻认知的重要价值在于以一种兼具经济性和启发性的方式改变了科学传播受众的认知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知识张力和知识鸿沟。为了更好地提高科学传播的效率,科学传播的施众需要通过类似于生物进化的选择过程,在特定的语境下对各类科学传播隐喻语言的适应性做出判断,并选择出具有最佳个体关联性的源域。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持性资源,技术创新与道德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抑制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为使技术创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必须用主体和客体利益统一的原则来规范技术创新并促使其与道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评估可分为效果评估和伦理评估,两者是科技评估的事实和价值二维."显见义务论"可以作为科技伦理评估的理论基础.评估标准是科技伦理评估的核心,应通过科技活动中的法律权利来选定"显见"的科技伦理原则作为科技伦理评估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8.
气候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和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从善与恶的视角对气候问题进行伦理追问,深刻地揭示气候问题也是个伦理问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善恶问题:发展中国家是生存性排放,属于低排放,是气候资源利用的善,而发达国家是奢侈性排放,属于高排放,是气候资源利用的恶;气候资源利用的"公地悲剧"是恶的体现,气候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如果没有善恶评价和伦理考量,就一定会发生"公地悲剧";气候问题的合理解决需要善的引导,发达国家不能只考虑本国利益的"小善",而不肯接受全人类利益之"大善"的实现。只有全人类利益的"大善"实现了,才会有本国利益的"小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符号片面化是术语翻译构建术语理据的重要手段,译者通过符号对应建立起概念对应,用意义简写式引发认知主体对概念意义的感知,进而构建出术语理据.意义简写式既要凸显概念的本质特征,还需兼顾概念的系统性.在实践中还需避免符号的虚假对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Several trend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have revived the question of the good lif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more elaborate notion of an “art of living”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the technosphere on the basis of recent works i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t also brings ideas from Asian philosophy and from Buddhism in particular into the discussion. The focus is on the notion of non-confrontation, which could lead to a decisive change in the methods and scop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within the humanities. The art of living in the technosphere emerges as an existential virtuosity that pertains to practical wisd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