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文化之魅力——西方数学影视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庚 《科学》2007,59(5):57-61
数学在人们眼里通常是枯燥乏味、抽象严谨、繁琐困难,而数学家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隐居于大学校园的刻板天才。其实数学文化极富魅力,但长期以来数学工作者试图通过各种形式澄清误解、传播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收效甚微。不过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转机,那便是数学影视风暴。  相似文献   

2.
王善平 《科学》2002,54(4):59-60
今年8月在北京即将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学术界极具影响的盛会,届时在读者群中也会掀起一个小小的数学热.眼下,各大出版社已陆续出版了数十种优秀数学传播读物.  相似文献   

3.
数学世界之奇妙往往在于:表面上毫不相关的结果之间竟然有着深刻的联系。而导致发现这种联系的思维桥梁是——数学家的联想。当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时,就变成了由定义、定理、推论之类组成的严格陈述。虽然逻辑的力量使人折服,但再也看不到数学家发现证明时那迂回曲折的思路,再也看不到数学家活跃思维时那激动人心的顿悟。奇妙的数学联想消失了,深刻的数学灵感沉寂了。这真是极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一门理性科学,弄清数学理论评价的标准对弄清其它理论自然科学的评价机制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历史上数学家对单个理论的评价标准作了考察,揭示了数学理论评价标准的演化过程和各个历史时期数学家在评价数学理论时所持的具体不同的标准。其次,作者认为历史上数学家往往只是谈论单个理论的评价问题,而实际上他们在评价理论时,常常要涉及到理论系列的评价问题,本文分“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理论系列二种情况,具体分析了数学家在这种理论系列评价时所持的标准。再次,作者认为历史上的数学家往往言明自己只持一种评价标准,而实际上他们在评价理论时,常常要辅以其他几种标准综合考虑。作者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最后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数学理论的“结构—功能”综合评价标准的框架,认为自古以来数学家在评价一个数学理论时往往要从数学理论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个方面着手综合考察,然后作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家既要考虑到单个理论的本身,又要考虑到与其他理论系列的比较;既要考虑到数学理论的基础(即结构问题)又要考虑到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即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那么多美国研究机构的一个分水岭,也是美国发展应用数学的分水岭。在战前,大多数的数学家把应用数学视为第二流的脑力劳动,把应用数学家视为二等公民。尽管两位带头的美国数学家白科夫和维纳是卓越的应用数学家,他们在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曾甘霖 《自然杂志》2015,37(5):392-396
马丁·加德纳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数学科普大师,他在数学界的地位独一无二。他没有数学博士学位,但他的作品雅俗共赏,让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他主持《科学美国人》的"数学游戏"栏目,并使其成为该杂志的"招牌产品";他善于利用公众对魔术的兴趣传播数学知识,魔术在他那里是一种用来数学科普的工具和手段;他还善于运用数学的手段破除人们对数字的种种迷信。他在数学科普领域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8.
何语 《科学之友》2005,(6):38-38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菲尔兹奖的由来菲尔兹奖的正式名称是"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在由国际数学家(IMU)联盟主办、每4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颁发的奖项。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国际数学界的盛会,届时顶级数学家齐聚一堂,研讨数学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史峻平 《科学》2001,53(5):38-40
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在他著名的演讲[1]中提出了23个困难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在20世纪的数学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同一演讲中,希尔伯特也提出了他所认为的完美数学问题的准则:问题要能被简明清晰地表达出来,而问题的解决又必须要有全新的思想方法才能够实现.为了说明他的观点,希尔伯特举了两个最典型的例子:第一个是费马大定理,即代数方程xn+y2=zn在n>2时没有正整数解;第二个就是这篇文章所要介绍的N体问题及其特例——三体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中没有设数学奖。但在国际上与诺贝尔奖享有同样崇高声誉的数学奖却有两种,即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前者一般授予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后者则要考察获奖者的终身贡献。获得上述两个奖项之一者,均是在数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 奖励后生的菲尔兹奖 1924年,第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加拿大  相似文献   

12.
张奠宙 《科学》2002,54(4):3-6
2002年8月20日,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热爱数学的公众,都会把目光投向北京.这一数学家的盛会,第一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举行,又是21世纪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人们期待着国际数学合作将由此揭开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汪晓勤 《科学》2003,55(6):58-60
尽管诗歌与数学在今天看来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问题和解答、运算法则以诗歌形式来表达,数学家本人也可能是诗人,数学家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诗歌,诗人用自己的作品歌颂数学家的业绩,诗歌中融入了数学的概念或意象,等等.自然,第一种情形乃是数学教育史研究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杨雯 《科学通报》1957,2(10):311-311
中国数学会拟于今年8月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数学大会。大会将宣读数论、代数、几何、拓朴、函数、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数理逻辑、数学基础、数学史、力学与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等论文。这次大会除邀请国内提出论文的及各大学和研究单位选派的数学家外,还准备邀请外国的数学家参加。在国外的我国数学家,也将通知他们来参加大会或把论文寄来代为宣读。中国物理学会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召开第二届全国  相似文献   

15.
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凡业绩,而且用他自己的奇特经历告诉所有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过数学考试,你仍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学家。如果我说一位造诣精深的数学家从小讨厌考试,你也许并不诧异,可我要接着告诉你,他痛恨考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数学成绩屡屡不合格,很多人一定会觉得纳闷:这怎么可能呢?数学家会考不好数学,这简直令人难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数学的发展曾从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得到巨大的推动。而最近二三十年,则是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对数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生动例子:数理经济学中经济均衡理论的发展要求找到计算均衡价格的有效算法,这种要求导致美国经济学家斯卡夫(H.E.Scarf)先于数学家发明了不动点算法,从而开创了计算数学中高度非线性问题数值方法研究的新方向。“看不见的手”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亚当·史密斯  相似文献   

17.
"‘奥数’赛上的奖牌多,并不代表就是数学强国."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华人数学家、学者针对在国内已广遭非议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热",再泼冷水.  相似文献   

18.
试论“数学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云九 《科学通报》1978,23(8):459-459
一、概况 数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生物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学科,虽然这两门学科都可称为古老的学科,但长期以来,这两门学科相互来往很少,也很少有数学家兼搞生物学工作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数学的应用:在固体力学中是绝对的,在气体力学中是近似的,在液体力学中就已经比较困难了;在物理学中多半是尝试性的和相对的;在化学中是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在生物学中=0.”这就是一百年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就某些方面来说,现今的工程师比职业数学家需要更为广泛的实际数学知识和素养。职业数学家通常只限于狭隘的范围。然而,工程师一定要会运用分析工具,就象他以前掌握的那样。既然解决重要技术课题是以他的运算为依据,那么工程师必须完成分析计算,不容许有任何差错,而这种差错对职业数学家来说是可能会出现的。其次,在今天,工程师必须掌握计算数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编制程序。此外,他还必须把每件事做完,亦就是达到正确、完善的工作计划,这就需要具有素养、勤劳、注意力集中和有发明的才能。形势又前进了一步: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工程师要跟上这种形势,要适应计算语言的不断变化和计算机类型的变更。最后,工程师的数学教育要象所有的数学教育一样,包括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语言的精确性和无可指责的科学诚实性。上述与明天的工程师模式有关的问题,便是苏联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一次坐谈会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奥数’赛上的奖牌多,并不代表就是数学强国。”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华人数学家、学者针对在国内已广遭非议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热”,再泼冷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