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25045芯片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具有可编程看门狗、电压监控、串行E2PROM功能的X25045芯片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与单片机连接的可应用于语音系统的软件编程.  相似文献   

2.
电子会议桌牌是将PC主机生成的数据通过USB接口传输并显示到液晶屏上。简单介绍了电子会议桌牌的总体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器件X25045及其在总线节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多功能器件X25045的主要特点和原理,结合其在CAN总线节点中的作用,设计并实现其硬件接口电路及软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串行快擦写存储器25045功能、特点、工作原理以及25045在包装机控制器中的应用,并编写了相应的软件。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X光的折射率及X光的全反射,进而分析了普通光学透镜对X光聚束的困难,并讨论了X光在光导管内的传播,介绍了X光聚束装置-X光透镜。  相似文献   

6.
使用整体平行束X光透镜和准直管在Si(111)晶体上进行Cu-Kα辐射的衍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X光源功率条件下,使用整体平行束X光透镜比使用准直管测量的衍射峰强度提高了近4倍。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种不同类型的X光管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综合阐述。介绍了一般常规的X光管的构造、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其性能的参数设置,并对几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反射式X光管的结构设计、适用范围、性能优势等作了系列说明。分析了透射阳极X光管的结构及其具有的较高射线产生率和辐照通量密度的特点,从热膨胀系数及晶格常数匹配角度探讨了靶材选取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X光管在其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阴极和阳极的结构设计会对其性能产生重大的影响,阴极的装配高度和阳极的构造形态会影响到X射线的产生效率,各种结构设计方式终其目的都是要获得更加稳定的X射线束,更加灵巧轻便的装配,以及有效的辐照通量和更低的功率损耗。  相似文献   

8.
综述有关X射线脉冲星的基本观测事实及最新进展,涉及双星、中子星及强磁场等方面的观测证据。并介绍了中子星及其伴星质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凝血因子X的活化及活化的凝血因子X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因子X(FX)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利用鲁氏蝰蛇毒素(RVV)中的FX活化酶(RVV-X),研究了Ga^2 存在时的FX的活化,RVV-X活化FX有两条路径:(1)FX→FXβ→FXaβ;(2)FX→FXaα→FXaβ,研究表明这两条路径在活化初期呈竞争状态,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以第(2)种路径为主,FXβ中间体的存在,可能有利于FX上的活化肽的脱去,通过检测酶活性的方法,研究了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活化的凝血因子X(FXa)的作用,发现EGCG对FXa有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EGCG浓度变化而呈正相关性,表明EGCG是一种潜在的抗血栓和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X射线衍射和散射光束线实验站的建设与主要设备.利用设备采用X射线反射法,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得到了Si/C多层膜的结构信息;通过对标准Si粉末样品的FWHM测试表明该站可进行粉末全谱扫描;利用X射线掠入射衍射技术分析了ZnO薄膜的生长条件与结构的关系;采用X射线散斑方法直接观测了弛豫铁电体内部的纳米空间尺度的电极化团簇的空间时间构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卡尔西格班的生平,回顾了他为适应不同波长的测量精心改进X射线光谱仪、改进X射线管,发现标识谱中M和N线系所做的重要贡献;精益求精、努力改进仪器装置、善于学习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同步辐射和普通X射线源的巨大差别,计算了在D/max-rB X光机上进行EXAFS测量光强计数、能量分辨率、高效谐波等主要参数的限度。为了获得能够用于结构研究的EXAFS谱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选用合适的靶材、工作电压电流、单色器晶体、狭缝、单道分析器等。作者强调探测器的有限线性范围是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EXAFS测量中,总存在x射线光强与分辨能力的矛盾与协调问题。为此,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溶液浓度是一项重要的计量参数,溶液浓度测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为了快速、准确测量溶液浓度,本文提出了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方法 将配制好的10种三氯化铁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方法测量出溶液中Fe的特征 X 射线峰峰面积,得到三氯化铁溶液的标准曲线,利用该标准曲线,对5组三氯化铁溶液进行了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的浓度与溶液中Fe元素的特征 X 射线峰的峰面积成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对五组三氯化铁待测溶液浓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测得最大误差为1.74%,其他误差都在1%以内,小于传统的折射率测量误差(大约 3%)。另外,为了进一步分析其精确度,分别计算了浓度梯度差。由梯度差可知,最大梯度差为 3.71%,绝大多数在1%以内,最小为0。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且出数据快,随测随得,为快速、准确测量溶液浓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在不同工艺下制备的两组纳米SiC颗粒分别进行了小角X射线散射(SAXS)、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显示,两组颗粒试样存在尺寸和粒度分布差异,不同测量方法所包含的信息各有侧重.利用二维探测器XRD系统进行了SAXS和XRD测量,探讨了该系统在SAXS测量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对这些测试结果及其与SEM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发现SAXS更适合于样品尺寸的总体状态表征。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计算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X射线衍射和散射光束线实验站的建设与主要设备.利用设备采用X射线反射法,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得到了Si/C多层膜的结构信息;通过对标准Si粉末样品的FWHM测试表明该站可进行粉末全谱扫描;利用X射线掠入射衍射技术分析了ZnO薄膜的生长条件与结构的关系;采用X射线散斑方法直接观测了弛豫铁电体内部的纳米空间尺度的电极化团簇的空间时间构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X射线激发各种靶片产生X射线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文中给出了靶片和滤波器的选择原则和具体考虑。最后,对由此而产生的X射线源的单色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X射线残余应力的层析扫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法和美国X2001应力仪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测定低原子序数材料内部三维应力的层析扫描方法,对装置和测定原理进行了讨论,设计出适合于层析扫描测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能够对这类材料表面及内部任意一点进行全三维应力分析,计算应力及梯度和被测材料的晶面间距,并有一套计算的自我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子通  李禾 《河南科学》1991,9(3):33-36
本文用 X 射线衍射法对人体胆结石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数据及红外光谱进行了分类鉴定,为确定胆结石的成分及类型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AlCuFe准晶体的形成机理,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2种分析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高度无序体系结构分析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Cu原子进入Al的晶格点阵,经过不同球磨时间分别形成金属间化合物Al2 Cu或者Cu9 Al4,而Fe原子保持原来的体心立方(bcc) α...  相似文献   

20.
MapGIS 6.X与ArcGIS 9.2空间数据转换的方法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讨论MapGIS 6.X和ArcGIS 9.2两种GIS软件数据格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空间数据从MapGIS平台向ArcGIS平台转换的基本思路,即要素分层—数据规范化标准—校正、投影变换—图元数据/注释数据—ShapeFile—专题图整饰,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数据转换验证,对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