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WFMS)已被企业和政府广泛用于组织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任务分派一般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control,RBAC)模型来解决授权控制问题,这为员工的角色或部门变更提供了良好的适应性.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改革的常态化,组织的结构和角色变化日益频繁.另外,一套流程系统实施到不同的组织,也要面对不同的组织结构和角色.RBAC模型导致业务流程定义中的任务授权严重依赖于组织,后者的频繁变化不但会引起授权体系的频繁变化,甚至因影响流程定义而引起执行期的异常.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职位-角色的访问控制(position-role basedaccess control,PRBAC)模型,将角色的粒度细化为组织职位,同时引入业务角色的概念,授权仅针对后者,并通过一个映射层来建立两者的对应关系.证明了PRBAC与RBAC在表达能力上的等价性,并对授权粒度和复杂度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演示了PRBAC模型可以有效提高WFMS应对组织变化的适应性和柔性,实现了组织模型与业务模型的解耦.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开源工作流引擎JBPM的服装外贸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当前流行的Struts+Spring+Hibernate作为它的实现框架,引入基于角色访问控制作为整个系统访问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Agent的虚拟企业工作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业务过程管理与集成,最终实现业务过程自功化的核心技术,为支持企业间的协同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该采用UML及基于XML的过程规范语言(PSL)对工作流业务过程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针对现有工作流技术在开放性以及跨组织动态交互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将Agent技术引入工作流管理,建立了一种基于Agent的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及柔性的分布式企业工作流模型。  相似文献   

4.
王星 《甘肃科学学报》2012,24(2):131-134
随着工作流的发展,工作流建模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介绍了面向角色的建模方法,以及建模仿真平台Ptolemy Ⅱ,利用该平台的面向角色的建模思想,采用层次异构的思想组合各类组件来实现工作流建模仿真工作.同时对实际工作流模型案例进行了分析,采用面向角色的建模思想,在Ptolemy Ⅱ平台上完成了建模设计,仿真结果与模型中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二者的结果基本一致,解决了工作流仿真中遇到的并发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GMA架构的核心流程,基于活动网络图提出了一种监控信息工作流模型的定义,设计了基于GMA的工作流模型.在引入XYZ/E线性时序逻辑语言中的时序算子的基础上,给出了GMA体系架构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信息交互活动工作流模型的形式化语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于工作流的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异常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工作流异常处理模型,建立了异常监测、分析、处理机制,采用ECA规则建立了异常规则库,利用Agent的自学习性解决系统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异常,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增强了系统处理异常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工作流管理系统机制的e化评估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工作流管理系统典型特性:可视化流程表单设计向导,流程自定义,流程角色和用户管理,流程跟踪监控查询统计。系统提供的工作流建模工具用来描述工作流程,采用从模板库内调用用户彩虹 构成专用领域的工作流应用系统,使得工作流可以动态扩展。采用该原型化系统快速构造了一个资产评估管理系统。系统还采用数字电子地图增强地理位置定位准确性和数据可视化,以及内置用户模板库,数值计算方法库和案例知识库,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业务重组柔性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分布式防火墙中客户端的策略分发问题,借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思想,提出一种适合于分布式防火墙环境的访问控制策略模型,策略服务器制定全局策略和角色限制策略,并通过集合运算制定出角色策略,再将其划分为用户级角色策略.对于相同角色的客户端,安全级别和访问权限相同,有效降低了为众多客户端分别制定特定策略的复杂度,规则检索的时间复杂度为O(1).测试结果表明,策略交互产生的网络流量对正常网络流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的基于工作流的企业资源整合基础信息进行分类,并统一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基于工作流的企业资源整合管理的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对有关的各种基于工作流的企业资源整合、客户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该企业的销售工作.作为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来说,本文设计的功能是基本完善的,完全能满足于企业的各种要求要求,提高了企业的服务意识和销售盈利.  相似文献   

10.
工作流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非正常终止的情况,对此,将事前分析方法应用于工作流过程模型的验证中,即在工作流过程实例化前进行模型的有效性分析和结构正确性验证。该方法对传统的有向网络图进行扩展并以此来描述工作流过程,确定模型的有效性;进一步将扩展有向网络图转换成工作流网模型,应用Petri网技术分析该模型的冲突结构,以确保工作流过程的逻辑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MIS开发工具支持MIS中流程定制和控制的实现的必要性。介绍了工作流技术的特点,提出将工作流技术应用到MIS开发工具中以实现MIS中的流程定制和控制;详细介绍了利用工作流构建的MIS开发工具WF-MIS的体系结构和实现过程,并介绍了如何利用其进行MIS开发.  相似文献   

12.
OA系统工作流的工程模型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OA系统的实际业务不但需要经常调整,而且需要工作流程控制技术的支持,提出了一种工作流工程模型,该模型将OA系统的实际业务与工作流程控制结合在一起,缩短了业务流程或行政办公流程再设计的周期,降低了成本.现模型已应用到实际的应用系统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升EPC的安全管理质量效益,人们要将基于激励的安全管理机制引入招投标安全管理、安全设计管理、采购安全管理和安全实施管理中,对各参与方进行安全责任划分,明确组织安全目标,考虑被激励者的需求。本文从EPC总承包企业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激励的EPC安全管理机制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流技术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提高综合办公能力的先进手段之一,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OA系统模型,着重分析了在OA系统中工作流的管理环境,以及对发文工作流程进行petri网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异地制造系统的信息流动特点,在传统的访问控制矩阵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工作流的动态访问控制策略,给出了其访问规则和矩阵形式,并以一个方案评审工作流系统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比较现有C/S程序中用户授权系统常见的权限管理解决方法,介绍了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设计原理和访问控制技术来完成菜单授权和后台数据库授权的方法,并以采用Delphi开发江苏电力管理软件为例提供了一套用户授权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韩鹏  田华  谢威 《应用科学学报》2013,31(6):551-558
针对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异构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随机接入方式的频谱接入策略--对等接入策略,其中两个异构网络关系是平等的,网络中的授权用户具有认知功能,并且一个网络中的授权用户能动态地接入另一个网络进行通信. 利用连续时间马尔科夫模型表征用户行为,并根据用户的阻塞概率和强制中断概率衡量系统性能,分析系统中用户的吞吐量. 与传统非共享接入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对等接入策略能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TRAIGHT模型的、合成语音质量较高的语音转换系统。一方面STRAIGHT模型可以对语音的基频、时长等参数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而不引起合成语音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引入“预测”谱参数的概念,利用搜索预测码书的方法进行转换,既避免了经典系统中GMM模型谱参数估计的过平滑问题,又克服了经典系统基于LPC模型合成语音时,在帧与帧连接处会产生较大脉冲波形的缺点。语谱图分析、ABX测试和MOS分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语音转换算法在合成语音质量和目标说话人特征映射上都远远好于经典的基于LPC模型的GMM转换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智能动画生成过程中三维虚拟爬行角色的运动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面片的场景建模方式和基于碰撞检测的路径搜索方法,并在该过程中引入八叉树进行相交测试和碰撞检测,不但提高了算法实现的效率,而且使规划出的路径符合爬行角色自身运动的特点.使用控制点插值的路径优化策略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获得了较满意的动画效果.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为角色规划出最佳的路径,具有较好的完备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型P2P网络节点的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行为策略模型.模型中,节点的行为策略集合与节点类型相互映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各类型节点调整自身策略的算法以及采取背叛策略的条件.最后,模拟了节点行为策略博弈的演化过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