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内蒙古土默特平原(40~41°N,109~112°E)由于生境变化引起的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种群特征的变化作了研究.在植被盖度<10%的沙地生境,草原沙蜥密度较高,当沙地种植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7~8年后,植被盖度变为>40%且食物较以前丰富充足,其密度下降,低年龄组死亡率增高是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增大,但沙蜥对鞘翅类昆虫的取食频次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或0.01);而海拔、乔木数量、乔木均高、坡向、灌木盖度和均高、草本盖度、离水源距离及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工灌丛生境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生态位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柠条灌丛生境,丽斑麻蜥(Eremiasargus)主要栖息于灌丛之中,而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frontalis)则主要栖息于灌丛之间的空地.二者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低,而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维重叠指数较高.以Nelson相似性系数衡量两种蜥蜴对资源的相互竞争能力,在空间生态位,草原沙蜥的竞争力大于丽斑麻蜥,而在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一维则相反.以各种因素衡量,丽斑麻蜥对灌从生境的适应能力强于草原沙蜥.  相似文献   

4.
对荒漠沙蜥成体代谢率和心率等生理指标的温度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检测不同温度下成体荒漠沙蜥的静止代谢率、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成体荒漠沙蜥的静止代谢率和心率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上升,但呼吸频率的上升并不显著.雌雄两性间,雄性蜥蜴呼吸频率对温度变化的依赖性比雌性的略强,且35?C下雄性的代谢率显著高于雌性的.这些生理特征与荒漠沙蜥的生境和活动特点直接相关.我们推测25~35?C荒漠沙蜥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提高心率和增加血流量来调整代谢率.  相似文献   

5.
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境特征是开展野生动物生境有效管理的前提,喜马拉雅旱獭作为青藏高原鼠疫的主要贮存者,了解该物种的栖息地选择是必要的.为此,2021年9月17日~2021年10月3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境内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境内进行了野外调查,我们利用样方法对喜马拉雅旱獭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设定87个样方(42个利用样方,45个对照样方),共测定了海拔、经度、纬度、坡度、草本盖度、灌木盖度、草本均高、灌木均高等17种生境因子,利用R语言4.1.1软件包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在对6种描述型生境因子的研究中,结果显示:利用样方与对照样方在生境类型(X2=7.988, df=2,P=0.018<0.05)、隐蔽级(X2=11.389,df=2,P=0.003<0.01)、优势灌木(X2=22.317,df=6,P<0.01)和坡向(X2=9.4286,df=3,P=0.0241<0.05)4个生态因子有差异,在优势草本和干扰类型2个生态因子上没有差异性.(2...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冬季栖息地的特征,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在陕西黄龙山采用样线法对褐马鸡冬季取食生境选择性做了研究.在选定的8条样线上一共测定了42个利用样方以及96个对照样方的19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褐马鸡冬季多偏向针叶林、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以及中下坡位.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比较,发现褐马鸡冬季的利用样方以海拔低、接近水源和林边、人为干扰距离较近、乔木盖度和密度较小、乔木高度较低、灌木盖度和高度较大和隐蔽级较小为主要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经达到了78.847%,可以较好地反映褐马鸡的生境特征.第1和2主成分具有较大的信息荷载量,说明海拔、坡位、乔木密度、水源距离、人为干扰距离、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胸径、灌丛盖度和灌丛高度等生态因子在生境选择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和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弄岗自然保护区对弄岗穗鹛和短尾鹪鹛的取食地生态因子进行调查,通过8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种间竞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不同属而同域分布的鹛类在坡位因子、乔木盖度因子、草本盖度因子、小生境类型因子和取食高度因子等5个因子上的生态位宽度较小,而在灌木盖度因子、落叶盖度因子和裸岩比例因子等3个因子上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二者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竞争系数非常高;2种鹛类在取食地中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弄岗穗鹛和短尾鹪鹛对于阔叶林生境、较大的乔木盖度和地面取食等生态因子的选择具有很强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8.
白马鸡冬季群体栖息地选择的经验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3年1-4和10-12月考察了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格瓦村、冉子村等地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群体的栖息地选择.采用样线法进行系统取样或随机取样调查,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判定遇见样方(有白马鸡出现)和未遇样方(无白马鸡出现)间呈显著差异的环境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数据转换(同一类型的变量相互乘积)并以它们为自变量,以白马鸡的出现赋值为1或不出现赋值为0为因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结果中保留相关显著的变量(t检验,P<0.05),从而得到白马鸡栖息地选择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距水源距离、灌木盖度、灌木高度、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胸径和草本盖度等变量在遇见样方与未遇样方间呈显著差异(P<0.05),数据转换后引入的3个新变量亦呈显著差异(P<0.05);回归等式的决定系数较高且回归相关显著(r2=0.832,F=17.125,df=4,P=0.000),各自变量也相关显著(t检验,P<0.05),而灌木盖度、灌木高度、乔木盖度、乔木高度、乔木胸径和草本盖度等变量相关不显著(t检验,P>0.05).在3个乡的考察中对该经验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数据变换,以与经验模型相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最后根据得到的各变量系数利用经验公式对白马鸡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预测.以0.5为切断点将预测结果转化为0/1二态数据,利用成对样本t检验来验证经验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区域利用经验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等式均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并回归显著,各自变量均显著相关(t检验,P<0.05),成对样本t检验均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三叶木通茎藤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个采集点野生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e)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其茎藤生长性状与采集点地理因子、试验点气候因子之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三叶木通地理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海拔垂直梯度变异为主,纬向渐变为辅;海拔及纬度差异产生了温度和光照差异,水热因子的综合选择作用是三叶木通茎藤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重要原因,其中温度和光照是主导因子.海拔或纬度较高的地区,产生了喜温光喜湿的三叶木通气候生态类型;海拔或纬度较低地区,产生了喜温光的三叶木通气候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植物群落中选取6个平行样方,连续3年调查植物数量、盖度和物种数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气候对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群落物种数量和植株数量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季节变化引起的,而多年生灌木盖度的季节变化是植物群落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植物群落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年际变化主要源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变化。植物群落物种数量、植株数量和盖度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正相关,而年际变化与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关系不大。因此,降雨和气温仅影响荒漠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而对年际变化影响不大。在气候条件变化较小的范围内,荒漠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余华小说语言变异艺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华作为先锋派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受评论家们关注的作家,被誉为“最为希望靠近大师这一称谓的极少数作家之一”。其作品语言突兀怪诞、抽象玄虚,与常规语言相比,极具个性魅力与艺术韵味。本文试从变异修辞的角度,阐述余华小说语言是如何“违背”常规语言规范的。拟对其作品语言中的变异艺术做一个全面、深入的探讨,进而分析文学语言是如何“立足常规语言之中,又超越常规语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2.
向量值函数的有界变差与弱有界变差是等价的,强有界变差一定是有界变差的,反之不然.文中还指出强、弱有界变差的条件,及特殊情形下强、弱有界变差可以等价.  相似文献   

13.
P.Nalli和G.Andreoli曾发表了关于黎曼.斯帝阶斯积分的存在条件,陈建功和严绍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该条件的充分性的原证有误,并给出了一个严格的证明,但证明较繁杂。本文对该条件的充分性给出了一个简短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以正则变分和线性变分函数为基础,对互补变分原理作了论证,推导出二阶能量修正的上界和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下界,并对具体计算方法作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互补变分原理在微扰理论近似中应用所求氢原子的极化率结果比一般的变分法和微扰法所得结果更接近于实验值。并指出这理论可以推广应用到激发态或处理高阶修正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变异粗集近似精度与变异知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变异粗集的概念,讨论了变异粗集近似精度与Pawlak粗集近似精度的关系.分析了变异知识重要度、过滤度的性质,得到了变异知识重要度、过滤度、粒度的关系定理以及变异知识挖掘定理.  相似文献   

16.
继代培养6~8个月的玉米自交系黄早4愈伤组织产生的植株,其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出现多种变异。平均株高、叶片数和茎粗低于对照(实生苗).多数植株生育期变短,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结实率低,单株结籽数少.一些植株的株型、叶序或花丝颜色等性状也发生变化.根尖细胞染色体分析表明,再生植株中,二倍体、混倍体和非整倍体的频率分别为84.25%、9.45%和6.36%,有25.2%的植株出现明显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17.
美国西北研究机构(NWRA:NorthWest Research Associates)发布了1963-1992年期间在Kwajalein岛礁(8°N,167°E)上共计1862次火箭探测的平流层风场和温度剖面.本文选取测量较为连续的1969-1972年期间共计345个风场剖面来研究平流层月平均风场及其两年变化、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的特征.同时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风场模式HWM07(Horizontal Wind Model:2007)和CIRA86(COSPAR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Atmosphere:1986)进行了比较.火箭测量的4年逐月平均纬向风在夏季为西向风,并在8月41km处达到最大值45ms-1;在冬季变为东向风,并在3月57km处达到最大值47ms-1.全年的经向风在60km以下基本上是北向风且风速低于10ms-1.纬向风在20~35km之间以两年变化为主,振幅在10~17ms-1之间;在45~55km之间以半年变化为主,振幅是16~25 ms-1之间;在5km以上以年变化为主,振幅在16~25 ms-1之间.测量风场与HMW07相比,HWM07的西向风在7月46km处达到最大值38ms-1,东向风在2月60km处达到最大值37ms-1,均小于测量风场的峰值.测量风场与CIRA86相比,CIRA86的西向风在7月49km处达到最大值36ms-1,东向风在3月60km处达到最大值43ms-1,仍小于测量风场的峰值.测量风速稍大于模式风速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测量风场包含了背景风场和各种波动成分,而模式风场是气候学平均的结果;此外,HWM07和CIRA86虽然包含了不少探空火箭数据,但并没有包含在Kwajalein岛礁的测量资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步深冷浓缩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ACIS-GC/MS)对北京大气中痕量烷烃进行长期连续观测,观测数据表明:日变化有双峰和三峰变化,冬、春呈现与交通高峰吻合的双峰变化,即:上午08:00点至10:00和下午17:00前后各出现一个高值;四季日变化中夜间22:00出现第三峰值;夏季变化呈三峰型,最大值在正午前后.季变化峰值出现在夏季,低值出现在冬季.  相似文献   

19.
The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in Beijing increased rapidly at a mean growth rate of 3.7%@a?1 from 1993 to 1995. After displaying a peak of (409.7±25.9) ?mol@mol?1 in 1995, it decreased slowly. Both the almost stable anthropogenic CO2 source and increasing biotic CO2 sink contribute to the drop of CO2 concentration from 1995 to 2000.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exhibits a clear cycle with a maximum in winter, averaging (426.8±20.6) ?mol@mol?1, and a minimum in summer, averaging (369.1±6.1) ?mol@mol?1.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phenology. The mean diurnal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for a year in Beijing is highly clear: daily maximum CO2 concentration usually occurs at night, but daily minimum CO2 concentration does in the daytime, with a mean diurnal difference more than 34.7 ?mol@mol?1. 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and autumn regulated the interannual trend of atmospheric CO2, wherea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in summer affected the general tendency of atmospheric CO2 in a less degree.  相似文献   

20.
对老哈河流域近50a的水文要素进行了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和线性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a)年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幅度最均匀、离散度最小,而年径流深和年径流系数的年际变化不均匀、离散度大.降雨量是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在某些年份径流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强烈干扰.另外,年径流深不仅受年降雨总量的影响,也受降雨的年内时空分布的影响.(b)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各要素的年代际变化不一致:年降雨量变化为少-多-少-多-少,年径流深和年径流系数变化为多-少-少-多-少.年降雨量年代际距平变化最小,变化幅度较平缓,而年径流深和年径流系数的年代际变化都比年降雨量的年代际变化大得多.(c)降雨量没有明显的增减变化,而径流却具有显著的减少趋势,其中年径流深通过了95%的置信度检验,年径流系数通过了99%的置信度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径流的变化除了受降雨量的影响之外,还可能受气温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